目睹陌生舰队被吞噬的惨剧,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联盟内部残存的最后一丝侥幸。他们面对的“回响吞噬者”,绝非可以简单“饲养”或“安抚”的存在,它是一个游荡的、活着的灾难,一个由古老悲剧凝结而成的、不断制造新悲剧的诅咒。
林墨的指令迅速而坚决地转化为行动。联盟的资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破解“回响吞噬者”之谜倾斜。
范因斯坦的团队进入了不眠不休的工作状态。他们以那丝解析出的“禁忌协议”烙印作为突破口,结合“协奏基石”从“记忆方舟”中调取的、所有关于规则融合实验、意识升维失败案例的记载,进行海量数据比对和模型推演。他们试图逆向工程出那个古老文明进行禁忌实验的核心逻辑,从而找到其必然导致失控的关键节点,那或许就是“回响吞噬者”规则结构中最脆弱的“阿喀琉斯之踵”。
工作异常艰难。那些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充满了警示性的隐喻和刻意模糊的技术细节,显然,即便是“记忆文明”本身,也对此类知识抱有极大的敬畏与恐惧。进展缓慢,但并非毫无收获。他们初步确认,“回响吞噬者”的规则结构确实存在一个极不稳定的、自我指涉的“逻辑奇点”,这似乎是那次失败融合留下的永久性创伤,也是其无尽饥饿感和存在性焦虑的根源。任何试图强行摧毁这个“奇点”的行为,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规则崩塌,波及范围难以预料。
---
与此同时,凌霜、艾尔丹与“协奏基石”共同进行的意识接触尝试,则走上了一条更加玄奥而危险的道路。
他们不再满足于远距离的信息投喂,而是决定进行一次极其冒险的 “意识潜航” 。计划是由“基石”以其强大的规则掌控力,构建一个极其细微、高度隐匿的“意识导管”,将凌霜和艾尔丹那经过特殊强化的、融合了灵能与追溯之歌的混合意识,小心翼翼地送入“回响吞噬者”那狂暴而混乱的规则意识海深处,去寻找那一丝可能残存的、属于其原本智慧生命的理智微光。
这无异于将两颗珍贵的灵魂,投入一片充满规则漩涡和精神风暴的死亡之海。
“太危险了!”吴庸坚决反对,“万一你们的意识被困住,或者被它吞噬同化……”
“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找到非毁灭性解决方案的途径,”凌霜的目光平静而坚定,“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它危险,就放弃尝试。而且,我们有‘基石’作为锚点,有艾尔丹的歌声作为路标。”
艾尔丹抚摸着陪伴他多年的古老乐器,苍老的眼中闪烁着看透生死的光芒:“我们的歌谣一直指引我们追寻根源。如果这根源是一片需要抚慰的痛苦之海,那么歌者的归宿,便在其中。”
在做了万全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后,“意识潜航”在高度保密下启动。
“协奏基石”的光芒凝聚成一道细若游丝、却坚韧无比的规则之线,一端连接着凌霜和艾尔丹端坐的静滞舱,另一端则如同最精巧的手术探针,避开了“回响吞噬者”意识海外围狂暴的规则乱流,悄无声息地刺入了其深处。
刹那间,凌霜和艾尔丹的感知被无尽的混乱与痛苦所淹没。
这里没有清晰的思绪,只有亿万种破碎的规则意象、扭曲的时间片段、以及一种弥漫每一个“角落”的、永恒的、撕心裂肺的饥饿与缺失感。仿佛一个被剥夺了一切、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灵魂,在黑暗中发出无声的咆哮。他们“看”到了星辰被扯碎化为能量流,看到了文明的光辉在规则碾压下熄灭,所有这些都被一种冰冷的、纯粹的吞噬本能驱动着。
艾尔丹立刻开始吟唱那最古老的“追溯之歌”。歌声在这片意识的混沌之海中,如同一缕微弱却纯净的星光,试图穿透重重迷雾,寻找共鸣。
凌霜则全力展开她的灵能,不是对抗,而是如同最温柔的触须,去感知、去理解这片痛苦之海深处可能隐藏的“情感核”。她感受到的不是邪恶,而是一种令人心碎的、迷失方向的巨大悲伤。
他们艰难地前行,依靠“基石”在外界提供的坐标指引和稳定支持,抵御着无处不在的、试图同化他们意识的吞噬意念。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们的意识能量即将耗尽,准备撤离时,艾尔丹的歌声,终于触及到了某种东西!
在意识海的最深处,那片最浓稠的黑暗与痛苦的核心,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几乎被吞噬本能完全掩盖的……波动。那波动对艾尔丹的歌声产生了反应,它不再仅仅是饥饿,而是夹杂了一丝……困惑,以及一丝仿佛沉睡了亿万年后被惊醒的……茫然。
凌霜立刻将全部灵能聚焦于那一点!
她“看”到了——在那片规则的废墟中心,悬浮着一个极其微小、布满裂痕、却依旧在顽强闪烁的意识碎片。它像是一颗被掩埋在泥石流下的钻石,虽然残破,却依然保留着其最初的一丝澄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