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胤禛亲额娘 > 第75章 皇子课业与教育分歧

穿成胤禛亲额娘 第75章 皇子课业与教育分歧

作者:凤傲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3:36:23

胤禛的声音停在门外,清悦笔尖一颤,墨点落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她没抬头,只抬手拦住安蓉,自己站起身,走到门边拉开一道缝。

风卷着槐花香扑进来,胤禛站在廊下,肩头落了片叶子。他低头拍了拍,才抬眼看她。

“进来。”清悦侧身让开,“外头日头毒,晒久了伤神。”

胤禛应了一声,走进东厅,脚步比往常慢半分。清悦回身关上门,顺手把那张沾了墨点的纸折了角,压在纪要簿底下。

“景仁宫修廊子的事,你听谁说的?”她坐回案前,语气平平。

“上书房里有人提了一句。”胤禛站在下首,双手交叠在身前,“他们说九天完工不合规矩,怕是偷工减料。”

清悦点头:“那你信吗?”

“我不信。”胤禛答得快,“我去看过两次,木料没换,匠人也没歇晌。能这么快,是因为差事不卡在档房来回跑。”

清悦这才抬眼看他。少年眉心拧着,不是气恼,是困惑。

“那你今日来,不只是为这事吧?”

胤禛顿了顿,声音低下去:“额娘,我背《大学衍义》已经背到第七遍了。讲官说下周还要考策论,题目还是‘君仁则臣直’——可这题去年就写过三回。”

清悦没接话,只道:“把你的课业本拿来。”

胤禛从怀里取出一册蓝布面的抄本,双手递上。清悦翻开,一页页看过去。策论题目清一色是“圣人之言如何”“先贤之意何在”,批语多是“引经不全”“立意偏狭”。有一篇他写了条注:“若百姓无粮,当开仓乎?抑或待奏准?”旁边朱笔批了四个字:**越界妄言**。

她翻到最后一页,停住。

那是昨日的功课,题为《论井田可行否》。胤禛写了三百字,末尾加了一行小字:“今无地可授,民多流徙,井田恐难复。然赋役不均,亦须变通。”——批语只有两个字:**荒率**。

清悦合上本子,问:“你每日几节课?”

“五节。早课背书,辰时讲经,午后再两节策论,申时习字对句。”胤禛说得平静,“讲官说,皇子当以静修为本,思虑太多,易生浮躁。”

“所以你不能问‘为什么’?”

“问了,就说不合体例。”胤禛苦笑一下,“有一次我说‘赈灾当先察实情’,讲官问我:‘你是御史?还是户部堂官?’全班都笑了。”

清悦沉默片刻,起身走到柜前,取出一份上书房本月课表。她对照胤禛的作业记录,一条条划下来——二十天里,十九次是训诂释义,唯一一次实务题,是“拟一道劝农诏书”,还被批为“文胜于务”。

第二天清晨,清悦换了件素色旗装,带了两盒新制的桂花茶,去了上书房外院。

她没进去,只在窗根底下站了一会儿。屋里传来齐声诵读:“……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声音整齐,却像被绳子拴着,一个调子拖到底。

她敲了敲窗棂。

里面戛然而止。李儒安走出来,见是她,略一拱手:“乌雅主位怎么来了?”

“送点茶。”清悦把盒子递过去,“昨夜熬了些药,今早才醒,想着你们讲课费神,便送来些提神的。”

李儒安接过,神色缓了些:“有心了。”

清悦没走,问:“刚才念的是《王制》?”

“正是。”

“可曾问他们,为何天子只能食万钟,而庶人不得逾百?”

李儒安一怔:“这……经典自有其义,不必深究出处。”

“那要是北直隶今年大旱,国库空虚,该不该减宗室禄米以济灾民?这算不算‘出处’?”

李儒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清悦又道:“我儿子昨儿问我,他背了三年‘民为贵’,可宫外百姓吃不吃得上饭,他连个实数都说不出。他问我,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李儒安脸色变了。

“我不是要改祖宗规矩。”清悦声音不高,“只是想请师傅们,每月加一场‘对谈’——不考文采,不论章法,就问一件事:**若是你来做这个主,该怎么办?**”

“这……恐有不妥。”李儒安皱眉,“皇子思虑未定,若言论出格,传出去惹是非。”

“那就记下来,存档备查。”清悦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我拟了个章程:每周一次,由讲官出题,四阿哥先答,其他皇子可议。内容限于政务民生,不涉朝议党争。全程录副,呈皇上过目。”

李儒安看着那张纸,久久不语。

清悦又补了一句:“第一题,我想用皇庄春耕见闻。四阿哥上月随驾去过,亲眼见过农人抢种。他若说得不对,您尽可驳斥。”

李儒安终于叹了口气:“你说的没错。格物致知,原不在纸上。”

三天后,上书房首次试行“策问对谈”。

题目是:“今岁春旱,种迟半月,秋收恐减三成。户部银少,仓廪虚,当如何调度?”

胤禛第一个站起来,声音稳:“一、查各州县实情,分等定赈;二、令富户捐粮,官给旌表;三、暂停非紧要工程,省工费充籴本;四、开放官山泽,许民采捕自救。”

底下有人笑:“这不就是抄户部折子?”

胤禛不慌:“我不是户部,但我可以学。若连想都不敢想,将来怎么担得起?”

李儒安坐在上首,听完,点了点头。

当天傍晚,清悦在东厅批完最后一份文书,安蓉进来,放下一个封好的匣子。

“上书房送来的。”她说,“是今天策问的记录,李师傅亲手封的,说是按您定的规矩办。”

清悦打开,取出一叠纸,最上面是胤禛的陈述全文,后面附了两位讲官的评语。李儒安写的是:“虽少历练,然条理分明,有实务之思。”

她把纸放回匣中,搁在纪要簿旁边。

窗外天已擦黑,烛火跳了一下。

她伸手扶正灯盏,指尖扫过新送来的那份《策问试行章程》,将它压在铜页簿下。

案头笔洗里还泡着那支狼毫,笔尖散着,像扇开的小蒲扇。

喜欢穿成胤禛亲额娘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成胤禛亲额娘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