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64章 她听见了,那个没被叫出口的名字

那张薄薄的复印件,此刻却重如千钧,烙铁般灼烧着苏霓的皮肤。

一种荒谬而冰冷的预感,像藤蔓般从她心底疯长,瞬间缠紧了她的呼吸。

她几乎是凭借本能,抓起手机,拨通了那个早已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老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和一丝警惕:“喂?苏制片?这么晚……”

“老吴,”苏霓的声音干涩而紧绷,她极力控制着颤抖,“我问你一件事,关于许文澜主任资助的那个女孩,档案编号S-的那个……你还有印象吗?”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在寂静的夜里无限放大。

每一秒,都像是在苏霓紧绷的神经上缓慢拉锯。

就在她以为对方不会回答时,老吴终于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什么。

“那孩子……本名叫赵小雨。”

苏霓的心脏猛地一沉。

“生父是下乡知青,叫赵德海。母亲难产大出血,没救回来。她才八个月大,就被送进了福利院。”老吴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陈年的无奈,“许主任一直不知道这事?不……她知道。”

话音落下,老吴似乎下了某种决心,抛出了那个足以颠覆一切的真相。

“她就是赵小雨。”

轰的一声,苏霓的脑海里仿佛有惊雷炸开。

所有的疑惑、所有的矛盾、许文澜那近乎偏执的严苛与那偶尔流露出的、难以察觉的悲悯,在这一刻尽数找到了源头。

她握着早已没了声音的电话,久久地伫立在落地窗前。

窗外的夜色浓稠如墨,将整个城市吞噬。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有些人看似坚不可摧的恨意,原来只是她们用尽一生,向这个世界发出的、一声深埋心底的求救。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苏霓便驱车赶往城郊一处老旧的家属院。

她以节目需要“补充八十年代福利院历史背景”为由,叩响了退休民政干部老徐的家门。

老徐已经年过七旬,头发花白,精神却还矍铄。

对于苏霓的来意,他起初只是摆手,连连说着“年代太久远了,记不清喽,都记不清了”。

他的眼神浑浊而闪躲,透着一种不愿被惊扰的疲惫。

苏霓没有强求,只是将那份收养登记表的影印件,轻轻推到了老人的面前。

老徐浑浊的目光落在纸上的瞬间,那双布满老年斑的手指,不易察明地颤抖了一下。

他拿起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端详,良久,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仿佛卸下了积压数十年的重担。

“唉……那时候政策乱,为了符合领养规定,很多孩子的登记信息都被涂改过,不算稀奇事。”他的声音变得沙哑而遥远,“但我记得这个孩子。福利院门廊边总坐着个小丫头,不哭不闹,谁问都说‘等爸爸来接我’。我们心疼她,都叫她小雨。”

老人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灰蒙蒙的天空,似乎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孤独的、小小的身影。

“后来有一天,来了个女干部,很年轻,也很坚决。她说要认养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手续办得滴水不漏,我们查不出任何问题,就给她办了。谁能想到……谁能想到啊……那根本不是什么亲戚的孩子,那是她自己。”

老徐摘下眼镜,揉了揉干涩的眼角,声音里满是唏嘘。

“她签协议的时候,只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我要让这个孩子,活得比谁都体面’。可我们后来才明白,那体面底下,埋着的,全是敲碎了骨头也说不出口的伤。”

从老徐家出来,冷风扑面,苏霓却觉得心头一片滚烫。

她回到公司,没有片刻迟疑,立刻将心腹干将赵小芸和经验丰富的老张叫进了办公室。

“我们立刻启动一个新策划案,”苏霓的声音清冷而果决,不带一丝犹豫,“名字就叫——《被遗忘的名字》。”

她将那份登记表复印件拍在桌上,目光如炬:“主题,聚焦‘被制度误读的一代人’。小芸,你马上去联系三位参与过八十年代知青子女安置工作的老干部,邀请他们作为现场嘉宾。其中一位,必须是赵德海当年的旧同事,陈国栋。”

赵小芸

“老张,”苏霓转向摄影指导,“这次录制,我要你用最高规格的电影级镜头。”

最后,她看向赵小芸,语气变得格外郑重:“另外,秘密联系一位叫杨桂芬的老太太,她以前是市第一福利院的保育员。请她作为‘亲历者代表’,安排在观众席最前排。记住,联系她的时候,不许提许文澜一个字,只说我们需要一位了解‘小雨’往事的长辈。”

她要的,从来不是一场残忍的当众曝光,而是一次迟到了三十年的唤醒。

节目录制当天,演播厅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电缆和化妆品混合的紧张气味。

苏霓亲自出面,以“内容质量需要您这位最权威的专家把关”为由,将许文澜“请”进了位于观众席后方的观察区。

那个位置,正对着主控监听窗,能将台上台下的一切尽收眼底,却又仿佛与世隔绝。

许文澜依旧是那副一丝不苟的模样,表情淡漠,只是在坐下的那一刻,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节目按部就班地进行。

当谈及知青返城潮时,台上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

特邀嘉宾陈国栋,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谈及故友赵德海时,神情黯然。

“当时情况复杂,为了完成上面的政绩指标,很多明明有亲属的孩子,也被强行划归为‘无监护孤儿’,统一安置。德海他……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被送去了哪里。”

就在此刻,苏霓对着耳麦里的导播,冷静地发出了指令。

毫无预兆地,一个稚嫩、怯生生的童声,通过现场的音响,清晰地回荡在整个演播厅——

“妈妈,你说爸爸会来看我吗?”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才来接我回家?”

那一声声反复的诘问,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现场紧绷的气氛。

全场骤然寂静。

这段录音,来自老徐珍藏的一盘旧磁带,是苏霓在拜访他时意外发现的。

她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审批,亲手将它剪辑进了节目流程。

观察区里,许文澜的脸色在瞬间褪尽血色,变得一片惨白。

她那双总是握着钢笔、签发着一个个指令的手,此刻死死地掐住了座椅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

镜头没有放过这个角落。

按照苏霓的提前授意,老张悄悄将一个辅机位的镜头拉近,精准地捕捉到了许文澜紧闭双眼时,从眼角决堤般滑落的那一滴泪。

台上的陈国栋听到录音后,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这声音……这是……是小雨?!是德海的女儿小雨!”

话音未落,观众席第一排,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杨老太太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观察区的方向,声音哽咽,几乎不成调:“小雨啊……我是杨奶奶……保育院的人都记得你……你总说,长大了要当大官,不让别的娃娃再像你一样,没人要……”

“够了!”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嘶吼,从观察区传来。

许文澜猛地站起身,身体因剧烈的情绪波动而控制不住地颤抖。

她没有看任何人,踉跄着推开身后的门,冲了出去。

整个演播厅,陷入一片死寂。

直播在混乱中收场。

苏霓没有去追,只是在所有人都离开后,独自走进了那间空无一人的主控室。

许文澜就坐在调音台前,背影僵直得像一尊石像。

她手中死死攥着一张纸,那是苏霓故意放在那叠策划案资料里的——正是那张写着“孩子无错,错在时代”的领养协议复印件。

苏霓没有靠近,只是隔着几步的距离,轻声说了一句。

“有些人拼命想改写历史,撕掉过去,其实只是想回到那一天——能有个人对她说一句,‘你很重要’。”

许文澜的肩膀,在那句话落下的瞬间,微微一震,却始终没有回头。

第二天上午,整个公司都在疯传一个消息:许文澜主任请了无限期长假,去向不明。

苏霓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色平静。

她点开邮箱,一封新邮件静静地躺在那里。

发件人:匿名。

邮件没有正文,只有一个附件,文件名标注着鲜红的“内部禁传”四个大字。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那个附件。

一份原始的知青子女安置名单扫描件,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而在文档的末尾,附言只有一行冰冷的黑字:

“还有三百二十七个‘小雨’。”

苏霓的目光死死定格在那串数字上,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三百二十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是三百二十七段被尘封的命运。

她的手指移向鼠标滚轮,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压在她的肩上。

她知道,当她开始向下滚动这份名单时,她推开的,将是另一扇通往更深、更黑暗历史的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