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61章 她不是反派,是掉队的人

那堆尘封的遗物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陈旧的气味,像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黑洞。

苏霓拨开几卷发霉的图纸,指尖触碰到一个冰凉坚硬的金属盒子。

她打开它,里面并非什么珍贵遗物,而是一沓沓码放整齐的缩微胶片。

借着手机手电筒的光,她看清了标签上的字:八十年代末,城东区知青子女返城安置档案。

就在她准备将这堆与《破晓者》无关的资料放到一边时,陪她一起来取东西的老吴探过头,瞥了一眼,随口嘟囔了一句:“知青子女啊……那时候乱得很。说起来,咱们现在那位姓许的铁娘子,小时候好像也在城东福利院待过一阵子。”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苏霓脑中炸开。

姓许的铁娘子?许文澜!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呼吸瞬间凝滞。

一个疯狂的念头不受控制地蹿升起来。

她立刻将胶片带回办公室,用最快的速度调出了原始扫描记录。

在数千份模糊的档案中,她指尖颤抖着,一帧一帧地翻找。

终于,一张登记卡跳入眼帘——女童,赵小雨,1979年被收养。

生父一栏,赫然写着一个名字:赵德海。

赵德海!

当年亲手推动知青返城政策的地方办主任!

苏霓的瞳孔骤然紧缩。

她想起许文澜那近乎偏执的控制欲,那份对所有“出格”言论的冰冷打压,以及她履历中那片刻意留白的童年。

原来如此,一切的根源,竟然埋藏在四十年前那个冰冷的冬天。

许文澜,就是那个被时代洪流冲刷掉名字的“赵小雨”。

这不再仅仅是工作上的对立,这层被揭开的身份,是理解她所有执念的唯一钥匙。

苏霓压下心头的巨浪,以“口述史项目回访”的官方名义,敲开了杨老太太的家门。

老人住在老城区一栋筒子楼里,空气中弥漫着岁月和樟脑丸混合的味道。

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黑白集体照,几十个孩子的脸庞模糊而相似。

“找……找小雨?”老人浑浊的眼睛努力聚焦,记忆的闸门被这个尘封的名字缓缓推开。

“哦,我想起来了,那个瘦得像根豆芽菜的小丫头,话不多,夜里总爱抱着一个缝了好几道线的布娃娃,翻来覆去地问,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老人的声音开始颤抖,仿佛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夜晚。

“后来啊,院里来了两个人,穿得很气派,说是组织上安排的‘进步家庭’来领养。我们都为她高兴,总比在院里强。可走的那天,那孩子一句话都没说,小脸绷得紧紧的,只是在临上车前,跑回宿舍,把那个宝贝得不行的布娃娃,端端正正地放在了床头。”

苏霓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她默默按下了录音笔的暂停键。

临走时,她从口袋里取出一枚精致的《破晓者》纪念徽章,轻轻放在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心:“杨奶奶,谢谢您。也许,是时候让更多人听听她的故事了。”

证据链还差最关键的一环。

苏霓拨通了老朋友,在档案局工作的老徐的电话。

以补充历史素材为由,第二天下午,一份领养协议的复印件就悄悄出现在了她的办公桌上。

纸页已经泛黄发脆,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

在签字栏,“赵德海”三个字龙飞凤舞,旁边一行小字却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痛了苏霓的眼睛——“自愿放弃抚养权”。

而在协议的附注里,一行打印体小字给出了最终的审判:“因其母方亲属存在海外关系,政治审查不合格,不予批准留城安置。”

不予批准。

原来,她不是被家庭抛弃,而是被那个她父亲亲手参与构建的规则所抛弃。

许文澜不是天生的冷酷无情,她是在童年就被时代冰冷的机器碾碎,然后用尽一生,试图用权力、规则和秩序,把自己重新拼凑成一个刀枪不入的“幸存者”。

当晚,苏霓在自己的私人笔记上,写下了那句让她彻夜难眠的话:“她恨的不是我,也不是《破晓者》。她恨的,是我背后那个可以自由言说、可以犯错、可以被宽容的世界。因为那个世界,曾经亲手将她放逐。”

复仇的火焰并未在苏霓心中燃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大胆、也更加危险的计划。

她要为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做一个注脚。

她连夜撰写了一份特别策划案——《被遗忘的名字》,聚焦八十年代那批在政策夹缝中失去身份的知青子女的命运断层。

她不仅邀请了三位当年亲历政策执行,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干部同台对话,更是在策划案的列席名单里,破天荒地加上了许文澜的名字,身份是——“行业观察代表”。

陈秘书看到策划案时,倒吸一口冷气:“苏霓你疯了?这个题材的敏感度太高了!还把许文澜请来?你这是要在直播现场引爆炸弹吗?”

“陈哥,”苏霓递上一份补充报告,语气平静却坚定,“您看,这不是控诉,这是一场疗愈。我们的立项报告完全基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探讨政策在执行层面的回响。我们要让当年的决策者,听见历史的回声。许主任作为行业内的权威,她的观察视角,能极大地提升我们节目的深度和公信力。”

那份学术性极强、逻辑严密的报告最终说服了上级。项目,获批。

录制前夜,陆承安找到了苏霓,眉宇间满是忧虑:“你真的想好了?你让她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听着那些血淋淋的过去,等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她的伤疤一层层剖开。”

苏霓摇了摇头,目光穿透演播厅的黑暗,望向空无一人的嘉宾席:“我不是要羞辱她,我是要让她,也让和她有同样命运的人,听见那句话——‘孩子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时代’。”

她转身对身边的技术员说:“把那段音频准备好,安排在第二环节的结尾,匿名播放。”那是一段她托人从一盘废弃老磁带中尽力复原的录音,来源不明,却真实得令人心碎。

一个大约五六岁女孩的声音,怯生生地,带着哭腔问:“妈妈,你说……爸爸他,会来看我吗?”

直播当天,演播厅的空气仿佛凝固。

许文澜穿着一身裁剪利落的深灰色套装,准时出现在嘉宾席,神情一如既往地冷峻,像一座不容侵犯的冰山。

节目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当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在镜头前老泪纵横,哽咽着承认“我们那时候只顾着算时代的大局,却忘了去算一算人心的账”时,苏霓通过导播镜头敏锐地捕捉到,许文澜放在膝上的手,指尖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

节目接近尾声,那段被处理过的女孩的音频在整个演播厅幽幽响起。

许文澜的背脊在那一瞬间猛地绷直,像是被无形的电流击中。

紧接着,演播厅的主屏幕上,缓缓打出了一行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重逾千斤:“有些名字,从未被正式记录;有些人生,却因此被永远改写。”

灯光亮起,掌声雷动。

许文澜却在第一时间站起身,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场。

她走过控制室门口时,脚步有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停顿。

经验丰富的老张悄悄按下了暂停键——监控画面精准地定格住了那一刻。

走廊的阴影里,她背靠着冰冷的墙壁,仰头闭上了双眼,一滴泪,终于挣脱了意志的束缚,从紧闭的眼角悄然滑落。

苏霓就站在走廊的另一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她没有上前,只是在心里轻声说道:“有些人拼尽一生想要改写历史,其实,不过是想回到当年的某一天,能有个人走到她面前,对她说一句——‘你很重要’。”

许文澜没有回头,她挺直了背,像一个奔赴战场的士兵,快步走进了电梯。

随着电梯门冰冷地合上,那道光影和她决绝的身影,一同消失在苏霓的视野中。

整个楼层,只剩下金属门闭合后沉闷的回响,以及一片深不见底的寂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