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52章 一块钱,也能买话语权

省电视台内部系统,正式下发了一份通知:非本台立项节目,不得使用主演播厅及播出带宽。

这封邮件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砸在《破晓者》团队每个人的心上。

没有演播厅,意味着他们连录制的地方都没有;没有播出带宽,等于直接被釜底抽薪,彻底宣判了节目的死刑。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几个年轻实习生眼圈瞬间就红了。

就在这时,苏霓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黄志远发来的加密消息:“小心,许文澜已经推动了‘KpI评估前置’,所有新节目立项前,必须提交一笔巨额的‘收视保障金’,如果收视率不达标,这笔钱将作为资源占用损失费,直接扣除。”

消息的最后,黄志远加了一句:“她要的不是数据,是你的命门。”

苏霓指尖冰凉,她抬头看向一旁的陆承安,后者脸色同样凝重。

她翻开手机银行,那空空如也的账户余额,像一个无声的嘲讽。

“她说得对,”苏霓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她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团队一张张或沮丧或愤怒的脸,“她就是要我们的命门。既然她要堵死体制内的路,那我们就绕开她的规则——我们不找电视台要资源,我们去找观众要信任!”

一场紧急会议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召开。

苏霓没有废话,直接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大字:“破晓会员制”。

“观众预付十元,成为我们的初创会员。”她语速极快,思路清晰,“每一位会员,都会获得一个专属的会员编号,一份独家幕后花絮视频,一张年度主创见面会的入场券,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名字,将会出现在我们每一期节目的片尾鸣谢名单里。”

话音刚落,满室哗然。

赵小芸第一个提出质疑:“苏霓姐,十块钱能干啥?连杯奶茶都买不起,谁会愿意为这个花钱?”

“他们给的不是钱。”苏霓没有反驳,而是打开了投影仪。

屏幕上出现的,正是几天前,那位叫老金的退休工人颤巍巍地将录音带交给她的画面。

镜头里,老人眼中的期盼和渴望,穿透屏幕,直击人心。

“他们给的,是愿意被听见的决心,是一个证明自己存在过的机会。”

整个团队沉默了。

那份来自底层的沉重托付,瞬间压过了所有商业逻辑上的疑虑。

当晚,团队通宵达旦。

苏霓亲自带队,设计出三款不同风格的实体会员卡,卡片中心,是一个由无数声波环绕的“言”字徽标,象征着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刚刚志愿加入团队的小陆,一位才华横溢的视觉设计师,主动揽下了整个视觉系统的设计。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苏霓带着赵小芸和两名实习生,在市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广场支起了一个简陋的红布展台。

一条横幅被高高挂起,上面写着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你的故事,值不值一提?我们替你回答。”

起初,行色匆匆的路人只是驻足观望,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不解。

半个小时过去,没有一个人上前。

团队的气氛开始变得压抑,赵小芸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就在这时,一位拄着拐杖的阿婆,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

她正是陈阿婆,上次节目里下岗女工故事的原型之一。

她走到台前,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纸币被捏得又皱又旧。

“姑娘,”她看着苏霓,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我上次在电视里,听你讲了那个下岗女工的故事,太像我女儿了。我也要一张卡——我要让你们知道,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等着听真话。”

仿佛一个开关被按下,陈阿婆身后,六位一同晨练的退休老教师也接连走了上来。

“算我一个!”“还有我!”他们纷纷掏出钱包,七张十元纸币,就这样被郑重地放进了募捐箱。

七百元。

对于庞大的制作费而言,这只是杯水车薪,但对于濒临绝境的团队来说,这是燎原的星星之火。

与此同时,陆承安的企业端谈判也在同步推进。

他调取了那家港资集团在本地的全部投资布局图,敏锐地发现,他们即将开业的新商场主打青年消费群体,正极度缺乏一个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文化Ip来引流。

苏霓当机立断,亲自拜访了曾宪阳。

饭桌上,曾宪阳只听了三分钟,便拿起手机,直接拨通了百货公司总经理方建业的电话。

晚宴设在一家私密性极高的会所里。

面对这位在商界以精明着称的方总,苏霓没有谈一分钱的赞助,也没有诉苦。

她只是打开笔记本电脑,播放了一段她连夜剪辑出来的三分钟预告片。

片子里没有明星,没有华服,只有一个个普通人——深夜还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凌晨四点就开市的菜贩,在工地塔吊上俯瞰城市日出的建筑工人。

他们的脸庞被汗水和岁月刻画,但他们的眼神,无一不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这些人,从没上过电视,”苏霓关掉视频,轻声说,“但他们,撑起了这座城的日与夜。”

方建业沉默了许久,他取下金丝眼镜,用指节用力地按了按眉心。

良久,他抬起头,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锐利与决断:“五十万,我签冠名。就叫‘破晓·星辰百货特别呈现’。”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我要让来我商场的那些年轻人知道,什么叫真实的力量。”

资金有了着落,场地仍是最大的难题。

电视台的小剧场常年空置,但负责管理的李主任却百般推诿:“小苏啊,这剧场是归物业管,我做不了主。万一租出去出了安全问题,这个责任我可担不起。”

陆承安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文件,轻轻放在李主任桌上:“李主任,这是《国有资产闲置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公共文化设施长期空置,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鼓励社会公益性使用。我们《破晓者》完全符合条件。”

李主任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正当他准备发作时,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

他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由红转白,连连点头:“是,是,局长您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支持民间优秀文化节目的创作……”

电话是曾宪阳打给广电局领导的:“一个民间节目,能让上万市民自发众筹,这是民心所向,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压力之下,李主任终于松口:“……可以给你们试用两周,但水电费自理,安全问题自己负责。”

当晚,大雨滂沱。

整个团队像一支打了胜仗的军队,冒雨将设备搬进尘封已久的小剧场。

赵小芸蹲在湿冷的地上,小心翼翼地接着线路,雨水和泪水混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

她哽咽着对苏霓说:“我妈还在医院等我回去……可这个节目,真的不能停。”

第七十二小时,会员卡发售的第三个点,移师到了全市最大的菜市场。

苏霓直接站在一个临时的蔬菜摊位之间,开启了手机直播。

“各位,我们是《破晓者》栏目组。每卖出一张会员卡,我们就多一份底气,去多录制一位普通人讲述这个时代的故事。”

镜头扫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一个卖豆腐的大姐,把刚收到的钱揣进围裙,然后高高举起手中的会员卡,对着镜头大声喊道:“我闺女考上大学那年,电视里没一个人说过我们这种人家的事儿——现在,轮到我说了!”

直播间瞬间沸腾。

后台数据显示,会员数一路狂飙,正式突破五千大关。

而此刻,在电视台顶楼许文澜的办公室里,巨大的监控屏幕上正分割成数十个小窗口,实时滚动播放着城市各个角落的街头画面。

她看着菜市场里那片沸腾的人群,冷笑一声,拿起笔,在面前的一份名单上划掉了几个名字。

“一群乌合之众,也配定义主流?”她不屑地低语。

手机轻微震动,是下属发来的汇报:“许总,苏霓团队的‘声浪计划’账目已经独立建账,由一个叫高敏的财务在做每日流水公示,完全透明。”

许文澜的目光,死死盯住了那张被下属截图放大的“言”字徽章。

那枚由无数声波汇聚而成的徽章,仿佛带着一种穿透屏幕的能量,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她的指尖,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越收越紧。

与此同时,团队的临时财务室内,高敏正对着电脑屏幕上飞速滚动的入账记录,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短短三天,来自数千个陌生人的十元、二十元汇聚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笔她从未经手过的、数目惊人的资金洪流。

这笔钱,承载着前所未有的信任,也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数字跳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让人心生敬畏,也快到……足以引来最严苛的审视和最致命的狙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