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43章 票数炸了,茶杯也碎了

那一刻,仿佛是应和着这块崭新招牌的诞生,一场席卷全城的风暴,正以苏霓为中心,悄然酝酿。

《街巷烟火》栏目的特别短片,在所有官方渠道同步上线。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配乐,镜头里只有苏霓一人,她直视着镜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声音里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大家好,我是苏霓。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从谁手中抢走一支话筒,而是想把这支本就属于你们的话筒,还给每一位真正的观众。”

话音落地,石破天惊。

短片播出后的第二天,苏霓没有选择在办公室里等待舆论发酵。

她带着陆承安和小梁,以及一台小巧的便携式录音机,真正走进了街巷烟火里。

第一站,是城西的老纺织厂。

轰鸣的机器声中,女工们布满粗茧的手接过录音机,有些羞涩,却又无比真诚地说着:“俺们就想听听,啥时候能给俺们涨点工资,娃上学的钱太紧了。”“苏记者,能不能说说我们这些下岗工人的养老问题?”

第二站,是人声鼎沸的菜市场。

卖鱼的大叔满手鱼腥,却毫不在意地凑到话筒前,嗓门洪亮:“苏丫头,就想让你帮我们问问,这市场的管理费年年涨,我们起早贪黑的,到底挣了个啥?”

第三站,是市重点中学。

放学后的礼堂里,苏霓站在讲台上,没有多余的演讲,只是拿起粉笔,在巨大的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你想听谁说话?”

起初是一片安静,接着,一个胆大的男生冲上讲台,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了“苏姐姐”三个字。

这仿佛一个信号,孩子们蜂拥而上,粉笔在他们手中传递,黑板上很快被密密麻麻的名字填满。

最终统计,超过七成的名字,都是“苏姐姐”。

这一幕,被跟在后面的小梁用手机悄悄录下。

他没有告诉苏霓,回到台里后,连夜将这些画面剪辑成一个一分钟的短视频,没有配乐,只有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脚步声和粉笔划过黑板的“刷刷”声。

第二天,这个短视频,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单位内部的闭路电视上,循环播放。

每一个路过大厅的人,都能看到那块写满民心的黑板。

这无声的宣言,比任何檄文都更具杀伤力。

江曼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迅速联合了电视台的老牌主持人赵德海,召开了一场所谓的“行业正风座谈会”。

会议上,她意有所指,声音尖锐:“现在有些年轻人,为了博眼球,不惜将严肃的新闻节目娱乐化、庸俗化!打着‘倾听民声’的旗号,实际上是在煽动民粹,对抗组织的权威性!这是对我们新闻行业几十年来传统的践踏!”

话音刚落,角落里一个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文艺中心的陶主任,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前辈。

“江曼同志,此言差矣。”她推了推老花镜,缓缓站起,“让群众参与,表达诉求,这不是民粹,这是最基本的民主。我们的节目如果脱离了群众,那才是真正践踏了新闻的根基。”

会场一片死寂。

会后,陶主任没有停下脚步。

她一个电话打给了市妇联的老朋友。

很快,各个社区的宣传栏里,都张贴上了一份鲜红的倡议书,标题醒目——《新时代的女性,不该被限定在幕后》。

而在那所中学里,历史老师老郑则将那天的录像在班会课上播放。

他对着台下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说:“历史告诉我们,推动时代进步的,往往是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第二天,全班同学自发制作了手绘的投票卡,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卡通话筒,旁边只有一句话:“她说真话,我们投她。”这句话,如燎原之火,迅速传遍了整个校园。

投票通道开启,倒计时三天。

钱文彬在江曼的授意下,终于露出了獠牙。

他一个电话打到技术科,用不容置喙的命令语气说道:“苏霓团队在街头搞的那些直播,信号不稳定,影响市容,全部切断!”

信号中断的那一刻,正在广场上和市民交流的苏霓团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但仅仅半小时后,陆承安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冷静得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别慌,我处理。”

他连夜从档案室调出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用红笔圈出了第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扰、阻碍广播电视信号的传送与接收。”紧接着,一封措辞严谨的函件,附上条例复印件,直接送到了电视台纪检组组长的办公桌上,标题是:“关于保障公民合法传播权不受侵害的紧急申诉”。

与此同时,他拨通了声浪工坊的电话。

凌晨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辆庞大的卫星转播车悄无声息地开进了市中心广场最显眼的位置。

车身侧面,一条巨大的横幅缓缓展开,在黎明的微光中,上面的字迹振聋发聩:“你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投票日当天,整座城市仿佛被动员了起来。

后勤组的老金,那个平日里最沉默寡言的司机,不知从哪里借来一辆三轮车,车身贴满了“为苏霓投票”、“我们要听真话”的标语。

他亲自改造了六个投票箱,载着它们,像一个穿行在古老城区的骑士,在一条条狭窄的巷弄里穿梭。

他还发动了自己所在的退休职工协会,在各个老旧小区门口设立了临时投票点。

队伍排得太长,连附近的派出所都破例为维持秩序的市民延长了下班时间。

傍晚,数据开始汇总。

当技术人员将最后一个投票点的数据上传时,电视台内网的服务器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悲鸣,瞬间陷入瘫痪。

全台的技术骨干都被紧急召集,花了整整半个小时才恢复系统。

最终评审会现场,气氛凝重如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大屏幕上。

当最终的统计结果跳出时,整个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苏霓,总获票率78.3%。

第二名的江曼,获票率16.1%。

一个近乎碾压的、超出近五倍的恐怖数字。

“哐当——”一声脆响,江曼手中的青瓷茶杯轰然滑落,在光洁的地板上碎裂开来,滚烫的茶水溅湿了她昂贵的鞋面。

她却感觉不到烫,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她强撑着最后一丝体面,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冷笑:“呵,雕虫小技,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

话音未落,苏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她没有看江曼,而是径直走到她面前,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弯下腰,将那些破碎的瓷片一片片拾起,然后转身,扔进了墙角的垃圾桶里。

做完这一切,她才回过头,平静地看着脸色煞白的江曼,一字一句地说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江主任,这话您上次用来教训我的时候,我就记下了。”

全场落针可闻。

唯有角落里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笔尖在纸上顿住,留下一个浓重的墨点。

会议不欢而散。

苏霓刚走出会议室,总编室的黄志远就匆匆追了上来,神色复杂而敬畏:“苏霓,等一下,高书记要见你。”

高书记的办公室里,没有想象中的严肃。

老人正戴着老花镜,手里翻看的不是什么数据报告,而是一叠从中学里收集来的、孩子们写着心里话的纸条。

他抬头,看向站在面前的苏霓,目光温和而锐利:“有人向我反映,说你哗众取宠,搞个人崇拜?”

他拿起一张纸条,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希望苏姐姐能说说我们课业负担太重的问题”。

“可是,”老人缓缓说道,“这些字,比我办公桌上任何一份报告都真实。”

说罢,他没有再征求苏霓的任何意见,而是直接按下了桌上的内部专线电话,声音沉稳有力:“通知下去,今年国庆的台里重点项目——《时代脉搏》,总负责人,由苏霓担任。”

电话挂断的刹那,窗外持续了一整天的暴雨骤然停歇。

一道绚烂的虹光穿透云层,斜斜地照射进窗内,正好落在苏霓的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苏霓站在原地,心脏剧烈地跳动着。

她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望向那道横跨天际的彩虹,目光却越过虹光,落在了电视台大楼那一个个亮着灯的窗口上。

新闻部、专题部、文艺中心、技术科……每一个窗口背后,都藏着无数或激昂或沉寂的灵魂。

《时代脉搏》,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敢于发声的话筒。

它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心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