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335章 没说完才算接上了

年终总结会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晚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巨浪。

“……因此,我决定,从下个季度开始,‘倾听亭’项目将全面移交,由各地方青年自治团队接管运营。”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声。

一名资深项目主管立刻站了起来,眉头紧锁,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担忧:“林总,这太冒险了!‘倾听亭’是我们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标杆项目,它的核心是信任和安全。交给经验不足的青年团队,万一出现内容泄露、设备维护不当,甚至引导不力造成二次伤害,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我们的品牌声誉可能会毁于一旦!”

他的话代表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

这不是权力之争,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作品”的保护欲。

林晚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直到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

她抬手,示意助理播放一段音频。

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一个年轻而颤抖的男声响起,带着撕心裂肺的哭腔:“妈,我……我没考上……”

仅仅七个字,声音便被剧烈的抽噎吞没。

现场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压垮骆驼的绝望。

接着,是亭门开启又关闭的声音,然后是长久的沉默。

就在众人以为音频结束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可你已经很努力了。”

那是一个温婉的女声,陌生,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抚慰力量。

她仿佛在对着空气,也仿佛在对着那个已经离去的灵魂,补完了那句未竟的安慰。

现场一片哗然。

林晚没有停止播放。

音频继续。

第三天,一个苍老的男声接了下去:“孩子,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路还长着呢。”

第四天,一个活泼的少女声音响起:“学长!加油啊!我去年也复读了,现在超开心的!”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整整七段来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完全陌生的声音,像一场横跨时空的温暖接力,共同将那一句破碎的哭诉,缝合成了一首完整的、名为“鼓励”的诗。

音频播放完毕,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之前提出质疑的主管,眼眶微微泛红,缓缓坐了下去。

林晚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轻柔却字字千钧:“我们最初的目标是什么?是让声音找到回家的路。你们看,它找到了,不是通过我们的管理,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自发的情感链接。我们建的,从来都不是一台台冰冷的设备,而是一个能让一句话、一个遗憾、一种情绪,继续生长下去的地方。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是时候把土地还给种子了。”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同一时间,城市的另一端,苏霓正坐在午后的阳光里,指尖轻轻拂过一本厚厚的手抄本。

封面上是小满清秀的字迹——《她说·续》。

翻开内页,她惊讶地发现,除了小满的记录,后面还出现了十几个截然不同的笔迹。

每一段,都记录着一个“中断后终于说出的话”的故事。

有的是写给天堂的父亲,有的是说给多年前分手的恋人,有的是对自己青春的呐喊。

这些年轻的灵魂,在小满的影响下,自发地成为了新的记录者。

有出版社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价值,托人联系苏霓,希望能将这本手抄本出版。

苏霓拒绝了所有采访和出版邀约。

她拨通了许文澜的电话。

几天后,一批崭新的盲文读物被送往了本市的特殊教育学校。

书的扉页上没有作者,没有出版信息,只有一句附言。

“有些话,不必用耳朵听。”

源点科技的数据中心内,许文澜的眉头却紧锁着。

她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代偿录音”功能的一项新数据趋势。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上传他人替述的录音。

这些录音,大多是临终者未能说出口的遗愿、来不及送达的道歉、或是埋藏一生的告白。

它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相似的开头:“我替我的父亲\/母亲\/朋友,说一句他\/她没来得及说完的话……”

运营团队为此兴奋不已,立刻提交了一份“天堂来信”专题推广计划,建议设立专门分类,利用算法精准推送到相关人群,引爆新一轮的情感共鸣。

许文澜沉默地看完了计划书,然后,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关闭‘代偿录音’功能的所有推荐算法。”

“什么?!”运营总监几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许总,这等于自断双臂!这个题材的潜力无可估量,关闭算法,就意味着它只能在熟人圈子里传播,影响力会呈几何级数下降!”

许文澜转过椅子,冷静地看着他,眼神锐利如刀:“影响力?你想要什么样的影响力?让一个陌生人因为算法推荐,听到别人父亲的遗言而掉几滴眼泪,然后划走点个赞吗?”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服务器矩阵前,那里面闪烁着代表“心跳”的指示灯。

“这些声音,不是商品,不是流量密码。它们是生命最后的余温,是亲友间最沉重的托付。这种传递,如果需要靠冷冰冰的算法去推送,那本身就是一种亵渎。”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真正的传递,不该靠推送,而应靠心跳。它必须由最亲近的人,鼓起勇气,亲手分享。这一个动作的重量,比一万次算法推荐更重要。”

与此同时,城西的老旧小区里,陆承安正被一桩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搞得焦头烂额。

原告王先生指控楼上的李老太常年弹奏钢琴,制造噪音,严重影响他休息。

李老太则坚称自己只在白天弹琴,且音量很低。

双方积怨多年,社区调解了数次都无果。

调解会上,王先生情绪激动,拍着桌子:“我不管!她就是不能弹!一天到晚叮叮当当,烦死了!”

陆承安正想开口用法条约束双方,王先生却突然话锋一转,声音哽咽了下去,一个中年男人的眼泪毫无征兆地滑落:“其实……其实我不是嫌她弹琴吵……”

他捂着脸,声音从指缝里挤出来:“我是想起……我女儿要是在的话,今年也该到练琴的年纪了……”

满屋的嘈杂瞬间消失。

被告席上的李老太,那个一直板着脸、寸步不让的老人,身体猛地一震,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惊愕。

她怔怔地看了王先生许久,什么也没说,转身默默地离开了调解室。

所有人都以为调解彻底破裂了。

然而第二天清晨,王先生推开窗,楼下那棵老槐树下,李老太竟搬出了一架蒙着灰尘的电子琴。

她颤巍巍地坐下,缓缓奏响了一首曲子。

那是一首简单的儿歌,弹得磕磕绊绊,严重走调,却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了清晨空气里的所有棱角。

王先生站在窗前,泪流满面。

陆承安没有将这一幕写进调解报告,他只是在最终归档的案卷备注栏里,用钢笔写下了一行字:

“有些误会,要用沉默以外的声音化解。”

凛冬将至,林晚再次踏上了前往边疆的旅途。

她要去复查那个已经升级的“沉默展览”。

抵达时,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展览早已超出了她的预设,那些当初羞于表达的孩子们,此刻竟成了主动的收集者。

他们开始记录身边人的“未完成语句”:奶奶临出门前那句欲言又止的叮咛,父亲在病榻上最后比划的那个手势,同桌转学前那个混杂着不舍与祝福的微笑……

这些碎片化的、无声的瞬间,被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贴满了整个展厅的墙壁。

随行的助手问林晚,是否需要指导他们如何分类、整理、阐释。

林晚摇了摇头。

她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让人从车上搬下了一台沉重的老式打字机,放在了展厅的正中央。

孩子们好奇地围了过来,没人见过这种“老古董”。

沉默了几天后,一个胆大的女孩走上前,伸出手指,在键盘上用力地敲击出第一行字。

嗒,嗒嗒,嗒……

纸带上出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文字:“她说‘天气凉了’,其实是想让我抱抱她。”

仿佛一个开关被按下,从那天起,这台老式打字机日夜不息。

孩子们排着队,将他们收集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所有“潜台词”,一个个敲击上去。

长长的纸带从打字机里吐出,一天天变长,蜿蜒在地板上,像一条汇聚了无数心声的、通往理解的无声长河。

林晚站在展厅门口,看着那条不断延伸的白色纸带,知道她所播下的那些种子,已经长成了她从未想象过的森林。

北方的风开始变得凛冽,冬天,就要来了。

一个季节的结束,似乎正预示着另一个故事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