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96章 黑板上的倒计时

那滴答声仿佛是从地底深处传来,又像是贴着耳膜响起,让林晚和伪装成电路检修员的两名民警心头一紧。

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动作瞬间变得更加轻巧。

这里是早已废弃的城北粮站东仓,空气里弥漫着陈年谷物腐烂和水泥返潮的混合气味,每一寸黑暗都像是凝固的深渊。

“头儿,所有角落都看过了,没有监控。”一名年轻民警压低声音,用口型对林晚说。

林晚点点头,从工具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仪器——军用级别的热成像仪。

她没有去扫描墙壁或天花板,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脚下那片斑驳的水泥地砖。

屏幕上,幽蓝色的冷光中,绝大部分区域都呈现出均匀的色块,唯独在第三排货架的旧址下方,一个清晰的、温度略低于周围的方形轮廓赫然在目。

“金属反应。”林晚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就在这下面。”

“理由?”老民警问。

“排查鼠患,怀疑下面有大型鼠窝,需要撬开检查。”林晚立刻给出了天衣无缝的借口。

撬棍插入地砖缝隙,发出的刺耳摩擦声在空旷的仓库里激起回响。

随着几块厚重的地砖被翻开,潮湿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往下挖了不到半米,撬棍的尖端碰到一个坚硬的物体,发出一声沉闷的“叩”响。

三人心中剧震,刨开最后的泥土,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口部用蜡封得严严实实的黑色陶罐,静静地躺在那里。

半小时后,市局一间绝密的物证分析室里,陶罐的封蜡被小心翼翼地清除。

罐口开启的瞬间,一股尘封了近三十年的干燥纸张气味逸散而出。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三卷用细麻绳捆扎的泛黄纸质清单。

林晚戴上白手套,缓缓展开第一卷。

粗糙的纸面上,是用钢笔写下的一个个名字,旁边跟着一串编号和意义不明的单位代码。

清单的标题触目惊心——“东风林场1993-1996年度批量注销人员名录”。

整整八十七个名字,像八十七个沉默的亡魂,在灯光下无声呐喊。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部分名字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冷酷的字样——“已处理”、“待清除”。

“立刻比对!”林晚将高清扫描件发给了远在省城的许文澜。

许文澜的十指在键盘上化作幻影,一行行代码如瀑布般流淌。

她将清单上的名字与民政系统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一个恐怖的真相浮出水面。

清单上的八十七人中,有四十一人至今仍在民政数据库里被标记为“自然死亡”,死亡时间集中在1997年初。

更诡异的是,她调取了这四十一人配偶的养老金领取记录,发现备注栏里清一色地写着:“丧偶补贴,发放正常。”

人死了,却不是死于“注销”之时。

国家发的钱,也一分不少地落到了家属手中,仿佛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封口费。

“钱流向了哪里?”苏霓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冰冷而锐利。

“我正在追。”许文澜眼中闪烁着数据的光芒,她迅速构建起一个复杂的资金流向模型。

那笔持续了二十年的“特殊抚恤金”,像一条狡猾的毒蛇,在全国数个省市的财政账户间反复横跳、交叉拨付,每一次都巧妙地利用了政策漏洞和监管盲区。

最终,所有的资金线索,都汇入了一个终点——一家在省城注册,名为“恒源咨询”的皮包公司。

许文澜调出该公司的工商信息,注册地址是省城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旧写字楼,而法人代表那一栏的名字,让整个团队的呼吸都为之一滞——周启明,省政法委前常务副书记周正雄的独子。

线索,终于从冰冷的名单,指向了活生生的人。

与此同时,赵小芸正在策划一场特殊的“仪式”。

她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名单上那些尚有亲属在世的家庭,邀请他们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回到那个带给他们无尽伤痛的起点——城北粮站旧址。

那天,粮站废弃的露天场地上,没有主持人,没有哀乐,只有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些中年男女,他们是那八十七人的父母、妻子和子女。

赵小芸让人搬来一块巨大的旧黑板,旁边放着一个装满了卡片的盲盒。

“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赵小芸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不说话,也不哭。请每家派一位代表,从箱子里抽一张卡片。如果抽到的是您家人的名字,就亲手把它钉在黑板上,我们带他们‘回家’。”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颤抖着伸出手,抽出一张卡片,看到上面的名字,泪水瞬间决堤。

她蹒跚地走到黑板前,用一把小锤子,将那张写着儿子名字的卡片,重重地钉了上去。

一个接一个,人们默默上前,抽取,辨认,然后钉上。

每一次锤击,都像一声压抑了二十多年的心跳。

当最后一张卡片被钉在黑板的右上角,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八十七个名字,竟在黑板上拼凑出了一幅清晰的地图轮廓。

一位当年在林业局工作过的老人,抚摸着黑板上儿子的名字,浑浊的眼睛里流露出巨大的悲哀与彻悟,他喃喃自语:“家……原来你们当年在作业本上偷偷画的‘家’,就是我们弄丢了你们的地方……”

那正是当年东风林业局的完整管辖范围图。

风暴,已在酝酿。

陆承安没有丝毫犹豫,他将许文澜整理出的“恒源咨询”涉嫌套取、诈骗公共财政资金的全部证据链,打包成一份刑事控告材料,直递省监察委员会。

然而,对方的回应却如一盆冷水:“材料已收悉,情况复杂,需进一步核实。”

“他们在拖延。”陆承安当即启动第二方案。

他指导所有受害人家属,以个人名义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核心诉求只有一个:撤销当年错误的“自然死亡”登记。

法院立案庭以“时效已过”“证据不足”为由,百般推诿。

陆承安算准了开庭前的媒体通气会日期,让赵小芸组织了一场无声的抗议。

那一天,几十位家属没有拉横幅,也没有喊口号,只是静静地坐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

每个人怀里都抱着一件亲人的遗物——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毛衣,一个褪了色的帆布书包。

闪光灯聚焦在一位抱着书包的母亲身上,她眼神空洞地对着镜头说:“他们说我儿子病死了,我不信。他走的时候跟我说,妈,等我毕业了就回来孝敬您……我儿子还没毕业呢。”

这句话,配上她怀中那个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旧书包,次日引爆全网。

“对手要反击了。”苏霓的预警冰冷而及时,“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让这些证据消失。”

她立刻下令:“文澜,启动‘风语者’协议。将完整的清单数据拆分成十三个加密数据包,分别嵌入到十三个不同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公开学术研究报告里去。”

许文澜立刻明白。

很快,《关于边疆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历史变迁分析》、《东北林业系统企业化改制成本与阵痛评估》、《九十年代国有资产流失案例复盘》……一篇篇专业性极强的报告被上传至各大公共数据库。

那些冰冷的名字和编号,就像无害的基因片段,被植入了庞大的信息洪流,获得了最完美的合法外衣。

“协议启动,”许文澜回复,“一旦其中任何一篇报告被后台强制下架或删除,其余十二篇将触发连锁反应,在三分钟内,自动向我们合作的五百个国内外媒体平台、学术机构和民间组织群发完整原始数据。”

这是一道信息世界的“死亡捆绑”,要么不动,一动,就玉石俱焚。

深夜,林晚独自在办公室里整理着所有物证。

当她再次拿起那个空空如也的黑色陶罐时,指尖无意中触碰到内壁,似乎有一丝不平整的触感。

她打亮战术手电照进去,瞳孔骤然收缩。

在陶罐粗糙的内壁上,赫然刻着一串极细微的数字:728.55\/Z59。

这串数字的格式,她无比熟悉——图书馆索书号!

她立刻在省图数据库中输入这串索书号,屏幕上弹出的信息让她心脏几乎停跳:周晓虹,毕业论文《转型期社会边缘群体的心理代偿机制研究》。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完美闭环!

林晚抓起车钥匙,连夜驱车赶往省图书馆。

然而,当她气喘吁吁地站在服务台前时,却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

“这本书……已经被借走了。”图书管理员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内部调阅”标记,有些为难地说。

“什么时候?被谁借走的?”林晚追问。

“就昨天下午。对方拿了组织介绍信,手续齐全,我们也不好问太多。”

“哪个单位的介绍信?”

管理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别问了”的抗拒。

林晚心头一沉,快步走出图书馆。

夜色已深,停车场空旷寂静。

就在她转身的刹那,眼角余光瞥见一辆无牌的黑色轿车,正从图书馆的后门悄无声息地滑出,汇入车流。

车窗玻璃一闪而过,隐约映出一个穿着深色夹克、轮廓冷硬的男人身影。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那张打印着论文信息的复印件,纸张的边缘被手心的冷汗浸湿。

对方比她快了一步。

但他们不知道,那封被管理员轻描淡写提及的“组织介绍信”,才是撕开这张弥天大网的、最锋利的一把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