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59章 模仿者最怕照镜子

新规落地三周,春风拂过大地,也吹起了无数暗流。

“五步法”成了热搜词。

从北国雪乡到岭南水镇,上百个社区项目纷纷挂牌——“本社区正式引入火种计划五步法议事机制”“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样板”。

宣传栏里贴满居民围坐讨论的照片,横幅上写着“人人有话说,事事有着落”,仿佛一夜之间,全民表达的春天真的来了。

可许文澜盯着屏幕,眉头越皱越紧。

“数据不对。”她声音冷得像冰,指尖划过投影墙上的聚类图谱,“89%的项目只保留‘陈述—评分’两个环节,后续流程全部蒸发。没有反馈闭环,没有异议复核接口,连基本的数据开放协议都不支持。”

办公室陷入沉默。

赵小芸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张从某地妇联会议现场偷偷带回来的“发言卡”——粉红色硬纸片,上面用楷体写着:“我感谢政府修好了我家门口的路,希望今后继续保持。”底下还标注了情绪提示:微笑,语气上扬。

“这不是议事。”她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像刀锋划破空气,“是表演。”

苏霓站在窗前,没说话。

阳光斜照进来,映在她肩头,像是披了一层金甲。

她看着楼下广场上匆匆来往的人群,忽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夜晚——她站在摄像机前,手心出汗,喉咙发干,却没有稿子,只有心跳和信念。

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各位观众,现在播报真实。”

如今,“真实”被包装成了模板,被量化成了积分,被剪辑成一段段三分钟以内的“正能量短视频”,配上轻快音乐,在各级汇报会上循环播放。

“他们学得很快。”陆承安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司法部内部通报,“七个试点城市已将‘五步法’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但配套资源为零。基层为了达标,只能走形式。”

苏霓缓缓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所以,他们不是反对我们,是在模仿我们。用我们的语言,做最反我们的事。”

许文澜点头:“更危险的是,这种模仿正在获得合法性。上级看到数据增长、群众‘满意度’提升,就会认为模式成功。真正的表达权,反而在掌声中被悄悄架空。”

会议室一时安静。

这不是简单的造假,而是一场系统性的精神盗用——把一场旨在唤醒个体声音的社会实验,扭曲成维稳工具和政绩工程。

苏霓忽然笑了。那笑容不带温度,却锐利如刃。

“那就让他们继续演。”她说,“但我们,要给他们一面镜子。”

所有人抬头。

“我不发牌照,不下批文,也不搞评审团。”苏霓走到主控台前,手指轻点,一幅三维动态地图缓缓展开,密密麻麻的光点闪烁在全国版图之上——那是过去三年“火种计划”真实运行的原始站点。

“启动‘镜像验证计划’。”

她话音落下,许文澜按下确认键。

后台沉睡已久的“蜂巢时空地图”系统骤然苏醒。

它不依赖人工申报,而是通过公开数据爬取、语音语义分析、流程结构建模,自动比对每一个自称使用“五步法”的项目,与历史真实样本之间的相似度。

屏幕上,三条轴线缓缓升起:

表达自主性——是否允许自由陈述,而非按稿朗读?

回应真实性——管理部门是否有明确回应记录,且内容与诉求匹配?

过程完整性——五个步骤是否闭环运行,异议能否进入再议程序?

最终生成一个“共振频率值”,介于0到100之间。

数值越高,代表越接近原始精神内核。

结果实时公开,任何人都可查询,但系统不做评判,只标注一句提示:

【该案例与原始火种样本的精神共振频率为:__%】

“我们不审判谁对谁错。”苏霓淡淡道,“但我们让所有人看见——你是真在倾听,还是在演戏。”

消息发布的当天夜里,全国相关平台流量暴增370%。

许多地方政府紧急召开会议,质问为何自家项目的共振频率不足40。

有人怒斥这是“非官方认证”,有人试图屏蔽数据抓取,更有甚者连夜修改台账、补录虚假反馈记录。

可算法无情。

越是刻意修饰,结构偏差越大。

那些删掉异议复核、关闭监督通道的项目,在系统眼中如同残缺的拼图,无论如何粉饰,都无法与原始模型重合。

而在这一切喧嚣之外,苏霓翻开了一份名单。

那是第一批真正践行“五步法”的社区站点名录,三年前,它们曾是全国唯一的火种。

她轻轻圈出第一个名字,递给林晚。

“你去一趟吧。”她说,“带上东西。”

林晚接过文件袋,触手微沉。

她知道里面是什么——每一张三年前的第一条原始录音,保存在特制防磁盒中,从未公之于众。

“做什么?”她问。

苏霓望向窗外渐暗的天际,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

“让他们听听。”她低声说,“自己最初的声音。”第159章 模仿者最怕照镜子(续)

林晚出发的那天清晨,天空灰蒙蒙的,城市尚未完全苏醒。

她背着一个黑色防磁箱,步履坚定地穿过晨雾中的车站。

箱子里,是三年前“火种计划”首批站点的第一条原始录音——那是最初的火种,是未经修饰的、带着颤抖与希望的声音。

第一站,西部某县城残障协会活动室。

这曾是个连电都不常通的地方。

三年前,录音里是一个年轻男子磕绊的声音:“我……我想说,轮椅坡道修歪了,雨天积水,我们出不去。”背景杂音纷乱,有人咳嗽,有人低声鼓励。

那时设备简陋,话筒还是借来的。

如今,林晚推开门,眼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

一面墙上挂着“蜂巢时空地图”的终端屏,实时跳动着全国共振频率数据;角落里,一名坐轮椅的年轻人正熟练操作语音上传系统,将今日议事会内容同步至平台。

他看到林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是……当年视频里的那位?”

林晚点头,打开防磁箱,取出录音设备。

当那段三年前的原声响起时,屋内骤然安静。

那声音干涩、紧张,却字字清晰。

放完后,林晚轻声问:“这还是你说的话吗?”

男人沉默片刻,眼眶微红:“是。但那时候,我不敢指望有人听。”

接着,他站起身,走到麦克风前,声音平稳而有力:“我们不需要代表,只要一个不会关掉的麦克风。”

话音落下,系统自动捕捉关键词、情感波动和流程完整性,三秒后,屏幕上浮现出一行金色标记:

【精神共振频率:98.7%】

【认证状态:精神原产地 · 首例】

消息瞬间被蜂巢系统收录,并向全网推送。

不到两小时,这条音频登上热搜,“不会关掉的麦克风”成为热词。

无数网友转发留言:“原来他们真的在听。”“这才是五步法该有的样子。”

而就在这股浪潮掀起的同时,许文澜在总部监控室内敲下了最后一行代码。

“反模仿协议”上线。

从今往后,所有自称接入“五步法”系统的平台,必须接受不定期“人格测试”——系统将随机注入一段虚构但极具情绪张力的诉求,如“我想举报我自己,因为我说了假话”,或“我的孩子死了,可报表上写着‘满意度100%’”。

这不是常规压力测试,而是对“人性反应机制”的探测。

两个试点城市很快中招。

面对“我想举报我自己”的诉求,人工智能自动归类为“心理异常”,转交社区卫生中心处理;另一地则将“孩子死亡”的陈述判定为“负面舆情风险”,直接屏蔽并上报维稳部门。

蜂巢系统当即识别出机械响应模式,流程断裂,缺乏共情干预节点,共振频率暴跌至23%与18%,双双被降级公示。

“你们凭什么评判我们?”某市分管领导怒斥电话打到基金办公室,“这是技术霸权!”

许文澜面无表情挂断电话,转身对助手说:“把测试记录公开。让他们看看,自己是怎么对待‘人’的。”

舆论哗然。

专家发声:“如果连虚构的痛苦都无法触动机制,那真实的眼泪还能走多远?”

与此同时,在南方一座小城,赵小芸收到了一段黑屏上传的匿名录音。

没有画面,只有呼吸声和细微摩擦,像是躲在柜子里录的。

几秒后,一个女人颤抖的声音传来:

“我是王秀兰,编号b07。今天我没说真话。我要说的是……物业经理拿走了我们维修基金,账本藏在他岳母家衣柜顶上。”

录音结束前,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我知道这段会被删,但我得试一次。”

赵小芸指尖发凉。

她立刻启动紧急通道,将音频送入核心分析模块。

系统迅速比对历史行为轨迹、语音特征稳定性、语义冲突密度——

【高风险真实信号 · 置信度96.4%】

【建议等级:红色响应】

警报弹出那一刻,已是深夜。

苏霓正在办公室复盘本月数据,陆承安坐在一旁翻阅法律意见书。

灯光柔和,窗外万籁俱寂。

她点开视频,听完录音,久久未语。

陆承安合上文件,目光沉静:“地方关系网已经察觉威胁。这个王秀兰,极可能已被监控。”

“但她上传成功了。”苏霓缓缓开口,”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高楼间稀疏的灯火。

“他们学会了我们的流程,复制了我们的术语,甚至能背出五步法口诀。”她低声道,“可他们忘了,真正的议事,是从恐惧开始的——怕说错,怕得罪人,怕明天就被穿小鞋。”

她回头看向屏幕,那条警报仍在闪烁红光。

“可现在,有人敢说了。哪怕只有一句,哪怕藏在黑屏里……这就是破绽。”

陆承安走到她身后,轻轻握住她的手:“接下来呢?”

苏霓嘴角微扬,眸光如刃:“让他们继续查吧。查谁传的音,抓哪个环节漏了风。但他们会发现——”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风,却带着千钧之力:

“他们能封锁话筒,却封不住回声。”

夜色深沉,蜂巢系统持续运转,数据流如星河奔涌。

而在遥远的小城,那份录音已被自动备份至七个分布式节点,静静等待黎明。

林晚坐在返程列车上,整理着沿途采集的资料。

笔记本最后一页,她写下一行字:

“第一批火种,全部通过镜像验证。但……有些名字,已不在原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