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56章 八万次心跳,汇成时代脉搏

晨光穿过数据大厅的玻璃幕墙,在地板上投下细密的光影。

苏霓站在巨幅弧形屏前,指尖轻点,一串数字如潮水般涌动——

“今日新生陈述:条。”

每一条,都是一个普通人第一次鼓起勇气说出的真实。

赵小芸的纪实短片《第一句话》上线第七天,没有热搜,没有宣发,仅靠公益组织口耳相传,播放量却悄然突破千万。

镜头里,那个在工地会议室攥着安全帽、声音发抖却一字一句说出“我们三个月没发工资”的中年工人;那个在社区议事厅红着脸、坚持要为小区主妇们争取夜间停车位的家庭主妇;还有那个站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手心冒汗却坚定陈述“我们需要心理老师”的高中生……他们的眼神,像火种,点燃了无数沉默已久的喉咙。

“这不叫传播,”许文澜看着后台曲线陡然跃升的数据流,低声道,“这是共振。”

而真正让苏霓瞳孔微缩的,是三天后一封来自某央企工会的正式函件:愿出资一千万,联合基金会共建“职工表达中心”,首批试点覆盖全国十二个工业城市。

“他们不是来捐钱的。”陆承安坐在她对面,指节轻叩桌面,“是来借势的。但这也说明,‘五步法’不再是边缘实验,它正在成为一种标准。”

苏霓笑了。笑得锋利又清醒。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权力开始主动靠近规则,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领导视察那天,天空湛蓝如洗。

一行人走过研究中心长廊,墙上挂着的不是奖状,而是各地民众手写的“第一句话”影印件:“我想有个家”“我儿子不该被霸凌”“我不是懒,我只是病了”。

走进数据大厅,领导望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久久未语。

良久,他感叹:“你建了个新衙门啊。”

苏霓摇头,声音轻得像风,却稳如磐石:“我没建任何门,我只是拆了门槛。”

那一刻,整个大厅安静下来。连机器运转的嗡鸣都仿佛退去。

临走前,领导驻足回眸:“下周要开个会,关于媒体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一句话,轻飘飘落下,却似惊雷滚过众人耳际。

当晚十一点,许文澜的消息弹进工作群:【截获内部文件草案,《媒体社会责任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及‘参照蜂巢镜像公众参与指数’作为核心参数之一。】

苏霓坐在办公室,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

她盯着那行字,指尖微微发烫。

这不是胜利,是战书。

她按下录音键,声音沉静而清晰:

“时间:2025年5月21日,地点:国家数字治理研究中心,记录人:苏霓。第一句:今天我们不定义未来,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敢说清楚的人,已经正在写下新的章程。”

录音结束,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张面孔:矿难家属、盲校学生、边境牧民、工地板房里的男人……他们的声音从未宏大,却始终不肯熄灭。

可就在此时,系统警报忽然轻响。

一条来自边疆片区的异常日志跳出:某地基层治理平台新增“批量导入”功能,权限开放给村级管理员。

苏霓睁开眼,目光骤冷。

她还没来得及深查,手机震动。

林晚发来一张模糊截图,是一份即将下发的试点通知标题:

《关于推广“代陈述积分兑换系统”提升基层服务效率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苏霓盯着那行字,指尖缓缓收紧。

风,又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