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50章 津门暗渡与烽火归程

从狼烟北平开始 第50章 津门暗渡与烽火归程

作者:周赫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0:42:16

1938 年谷雨前夕,天津卫的码头笼罩在浓雾中。周明远裹着件破旧的棉袍,混在扛货的脚夫里,盯着远处停泊的日本货轮。雾气沾在睫毛上,凝成细小的冰粒,他却丝毫不敢眨眼 —— 货轮甲板上的日军哨兵正来回踱步,枪托上的刺刀在雾中泛着冷光,那是他们要截击的 “文物运输船”,里面装着日军从北平搜刮的古董字画。咸涩的海风卷着码头上腐烂鱼虾的腥气,混着远处日军岗哨烧煤炉的焦糊味,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整座码头裹得密不透风。

方景林跟在他身后,西装外套里藏着两支驳壳枪,袖口别着枚伪政府的徽章 —— 那是从松井身上搜来的,能暂时蒙混过关。“按计划,你去货轮底层找文物舱,我引开甲板上的哨兵。” 方景林的声音压得极低,混着海浪声几乎听不清,“记住,文物舱的锁是特制的,得用程先生给的银簪挑开。” 他伸手拍了拍周明远的肩膀,手掌里的温度透过棉袍传递过来,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却也能感觉到他掌心因长期握枪而生出的老茧。

周明远摸了摸贴身藏着的银簪,簪头的缠枝莲硌着心口,像在提醒他程蝶衣的嘱托。他点点头,弯腰扛起个空麻袋,装作要上货轮卸货的脚夫,一步步朝着跳板走去。日军哨兵拦住他,叽里呱啦地说着日语,周明远故意装傻,用生硬的天津话比划着 “卸货、吃饭”,同时悄悄将一枚银元塞进对方手里 —— 北平城里的市井智慧,在天津卫依旧管用。那银元被他攥得温热,塞出去时,他瞥见哨兵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贪婪,那神情和北平城里那些见钱眼开的地痞无赖并无二致,只是多了身让人厌恶的军装。

踏上货轮的瞬间,浓重的煤烟味混着海水的咸腥味扑面而来。周明远顺着狭窄的楼梯往下走,底层船舱昏暗潮湿,墙壁上渗着水珠,每走一步都能听见木板 “嘎吱” 的声响。头顶的灯泡忽明忽暗,在潮湿的空气中拉出诡异的光影,老鼠在角落窸窸窣窣地乱窜,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气氛添上一笔不安。他摸到文物舱的铁门时,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 门把手上的铜锁闪着冷光,正是白连旗说的 “十字锁”,只有用细长的银簪才能挑开。那铜锁表面布满细密的锈迹,却依旧牢固异常,仿佛在嘲笑他们的不自量力。

他掏出银簪,指尖微微颤抖。这枚银簪陪他闯过西山地道,躲过日军搜捕,此刻又要帮他完成最重要的任务。银簪插进锁芯,轻轻转动,随着 “咔嗒” 一声轻响,门锁开了。推开门的瞬间,他屏住了呼吸 —— 船舱里堆满了木箱,每个箱子上都贴着日军的封条,上面写着 “华北文物” 的字样,月光透过舷窗照进来,在箱子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月光下,他看见封条上狰狞的日文印章,那是侵略者的烙印,而箱子缝隙间隐约露出的绫罗绸缎边角,像是在无声诉说着这些文物曾经历过的辉煌与如今的屈辱。

就在他要打开第一个木箱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周明远猛地转身,匕首已握在手里,却看见程蝶衣站在门口,戏服换成了粗布棉袄,脸上沾着煤灰,眼神却依旧明亮。“我不放心,还是跟来了。” 程蝶衣的声音带着喘息,显然是偷偷溜上船的,“段小楼和白先生在码头接应,咱们得快点,货轮半小时后就要开了。” 他的粗布棉袄肩头被海水打湿,裤脚还沾着码头的烂泥,可眼中的坚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仿佛京剧舞台上那永远不会倒下的英雄角色,从戏文里走到了这真实的战场。

周明远又惊又喜,赶紧让程蝶衣帮忙搬箱子。两人将文物箱搬到事先准备好的小船上,程蝶衣虽然力气小,却格外细心,每个箱子都用棉絮裹得严严实实,生怕碰坏。当最后一个箱子搬上船时,货轮的汽笛声突然响起,周明远赶紧拉起船锚,程蝶衣摇着橹,小船像条鱼般钻进浓雾中,身后传来日军的叫喊声,子弹在船边溅起水花。子弹打在船帮上,木屑纷飞,程蝶衣一边奋力摇橹,一边还不忘叮嘱:“稳住!别碰着箱子!” 他的声音在枪声和海浪声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充满力量。

划到码头时,段小楼和白连旗早已等着。四人将文物箱搬上马车,白连旗掏出张地图,指着上面的红点:“根据地的同志在静海镇接应,咱们得赶在天亮前到达。” 段小楼赶着马车,程蝶衣坐在车旁,手里握着银簪,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 夜色中,远处传来日军的巡逻车声,却始终没发现他们的踪迹。马车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程蝶衣不时用银簪挑起车帘,借着月光查看周围动静,月光映在银簪上,流转的光芒如同他起伏不定却又坚定无比的心。

赶到静海镇时,天刚蒙蒙亮。根据地的战士们早已举着红旗在村口等候,看到他们运来的文物,个个激动得欢呼起来。周明远看着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箱子,突然觉得浑身的疲惫都消失了 —— 这些文物,是北平的根,是中国的魂,他们守住了。战士们粗糙的双手轻轻托起木箱,眼中满是敬畏,有人小声说着:“这些宝贝,可算回家了。” 这话让周明远鼻子一酸,仿佛看到了北平城里那些古老的建筑、街巷,还有在战火中坚守的百姓。

休整了三日,周明远接到根据地司令员的命令:带着部队反攻北平,解救被日军关押的百姓。他穿上崭新的军装,腰间别着匕首和驳壳枪,站在队伍最前面。程蝶衣、段小楼和白连旗也跟着队伍出发,程蝶衣把银簪别在发髻上,段小楼抱着新做的月琴,白连旗则拿着文物清单,要把从日军手里夺回的古董交还给北平博物馆。程蝶衣的军装有些宽大,却被他穿得笔挺,银簪在晨光中闪烁,像是他独有的勋章;段小楼的手指轻轻抚过月琴的琴弦,仿佛已经在奏响胜利的乐章;白连旗反复核对清单,眼神中满是对北平的牵挂。

部队逼近北平城时,城楼上的膏药旗在风中瑟瑟发抖。周明远举起望远镜,看见日军哨兵慌乱地跑动,机枪架在城墙上,却没了往日的嚣张。他回头望了眼身后的队伍 —— 战士们举着步枪,眼神坚定;程蝶衣穿着军装,却依旧带着股戏子的文雅;段小楼的月琴斜挎在肩上,随时准备奏响冲锋的旋律;白连旗握着清单,脸上满是期待。战士们的军装上沾着尘土,却依旧昂首挺胸;程蝶衣时不时整理下衣领,保持着独特的优雅;段小楼轻轻哼着小调,为紧张的气氛增添一丝轻松。

“进攻!” 随着司令员的一声令下,枪声在北平城外响起。周明远带着突击队冲在最前面,匕首和驳壳枪交替使用,日军在他面前不堪一击。程蝶衣和段小楼跟在后面,程蝶衣用银簪挑开日军的铁丝网,段小楼则用月琴的琴杆打翻试图反抗的日军,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程蝶衣穿梭在枪林弹雨中,银簪在他手中灵活翻飞,仿佛化作了戏曲中的兵器;段小楼挥舞着月琴,琴音与枪声交织,奏响一曲独特的战歌。

当部队攻进北平城时,百姓们举着红旗涌上街头,欢呼着 “打跑小鬼子了”。周明远站在广和楼前,看着程蝶衣走上戏台,拿起银簪对着台下的百姓说:“今天,我要唱《霸王别姬》,唱给所有守住北平的英雄听!” 段小楼的月琴声响起,程蝶衣的唱腔清亮婉转,在北平城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散。戏台下,百姓们挥舞着红旗,泪水与笑容交织;程蝶衣的唱腔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唱出了北平的坚韧,唱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段小楼的月琴节奏明快,为这胜利的时刻伴奏。

周明远靠在戏楼的柱子上,摸出怀里的银簪 —— 这枚陪着他走过无数生死的银簪,此刻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结束,但只要身边还有这些人,还有千千万万热爱北平、热爱中国的百姓,他们就一定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迎来真正的和平。阳光洒在银簪上,缠枝莲的花纹仿佛活了过来,绽放出希望的光芒,周明远望着戏台上的好友,望着台下欢呼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力量,坚信未来的路虽艰难,但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