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长姐回家,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 > 第157章 大概的合作方式

所有方子里只有这个豆皮,他不认识食材。

叶青萝笑道:“是我回叶家后偶然琢磨出来的一种干货,方便储存两、三个月时间,做菜很好吃。”

“你还做干货?”顾子熙诧异。

叶青萝点点头,道:“我下一个要做的买卖就是干货,要找一些卖干货的大铺子谈谈订单,或者找酒楼收一些货去。”

“毕竟能将豆皮大量用于吃食的,也就是酒楼了,你吃过我刚才做的豆皮了,那只是其中一种吃法。”

“当然,做菜简单,所以那方子没算钱,还可以和其他食材一起炒,并不限定你吃过的这种。”

叶青萝又赶紧道。

顾子熙看着叶青萝,突然好奇问:“这豆皮方子咋卖?”

叶青萝连忙摇头,正色道:“这方子不卖,我要自己开作坊,村子里有人手干活,你要买了还得买人、买地方建作坊。”

但她很快话锋一转又道:“但你若想卖干豆皮,可以直接找我进货。”

“如果你最近开酒楼花费成本太多,又不想错过干豆皮生意,我的建议是……”

“你将货拖到县城、府城甚至更远的地方,你算上你的成本和利润,再去和别的大铺子谈订单。”

“我们农家人想要找订单自然不如你有优势,若你有足够的人手和马车,有帮你管事和谈生意的人,做订单就容易多了。”

“豆皮能储存但也不能放太久,它是个消耗物,不是摆设不是衣裳。”

“但你要算好时间,不能在路上跑一、两个月或是在库房放一两个月,这样留给最后买家的时间就少了。”

“买家再一存放……放坏了就会责怪豆皮质量不好。”

“嗯,如果作坊在我们仙桂村……你最方便拓展的生意盘子可能就是青阳州了,或是离青阳州最近的地方。”

因为在这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时间限制了距离。

“前期一个青阳州就够我发展的了,后期……”顾子熙目光灿烂地看着叶青萝,“那时你还不增加作坊吗?”

“若只有两、三个月的储存期,想要将生意盘子扩大,你最好在每个州都有一座大作坊。”

“能供得上整个州销量的那种大作坊,若是你本钱不够……还是可以考虑卖方子,像糕点方子这样卖使用权就行。”

这样,他就直接在京城外的庄子上建个作坊,供应整个京城的豆皮销量。

然而,叶青萝却不为所动,只道:“贪多嚼不烂,今年我就做好仙桂村的作坊就行。”

“明年说不定我又有其他买卖想法了。”叶青萝瞥了顾子熙一眼。

“比如我这两天其实在想成衣铺子的事,我可以自己画一些衣裙款式出来,手底下养一批绣娘。”

哼,想要她的干豆皮方子?

若知道她还有红薯方子、豆腐方子没拿出来,不得疯掉?

但她就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表示她手里不只一个生意路子。

果然,见她如此,顾子熙突然尴尬地抬手摸了摸鼻子,屋里气氛有一瞬间的冷场。

谈生意的事,叶青彦相信堂妹的聪慧,是不会介入的,他只是一个陪坐的。

“我手头正好有个布庄,若你将来想做成衣铺子,咱们可以合作。”

顾子熙将手从鼻子上收回时,人已恢复冷静,顺着叶青萝的意思转移了话题,看着她的目光很是认真。

“成衣铺子我们一起开,你还是负责成衣作坊,毕竟女子针线事我也不懂。”但苏云萝在苏家却是学过女红的。

“我布庄给你作坊供应布匹,你作坊向成衣铺子供应制好的成衣,铺中售卖你我再分利。”

“好,这个合作方式可以,我接受。”叶青萝眼睛亮了亮,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你如今想来投入太多,可以暂缓成衣生意,明年可以做,若你忙于科举,也可等你金榜题名之后再合作。”

“开铺不影响我科举。”顾子熙立刻道,随即又笑了笑,再道,“不过开成衣铺子前,我要看到你的新款样式。”

“也要带你去府城看看别家成衣铺子的样式,再看咱们开成衣铺子的潜力,有商机才能做,不赚钱的买卖肯定不能做。”

在商言商,这个道理叶青萝自然是懂的,对此她没异议。

如果可以,她倒是想今年内就做一批修身款保暖衣出来,但……

今年成本不够、人手不够、产量怕也不够,若是仓促上市只会给人学了手艺去,最后自家生意只有被抢的份。

因此,这个念头在心里转过,她并没有说出来。

合作成衣生意的事也只说了大概的合作方式,具体如何分利就不需要现在细谈了。

但对顾子熙而言,有了未来合作意向也给他打开了思路,他再道:“干豆皮生意,咱们也合伙来做?”

“你现在仙桂村作坊有多大规模,一天能出多少货?既然储存两、三个月,想来最后食用期限不会超过四个月。”

“那么,要往整个青阳州各县镇铺货,就要每天出货多,不然在作坊时间长了也是消耗储存期的。”

顾子熙说明问题所在,随即又道:“最好在府城也开一家作坊,但府城物价高、成本高。”

“那你在仙桂村里的作坊就不能小了。”

“在确定订单之前,出货肯定不能多,接到大订单了才会加大出货力度,还得先收订金。”

叶青萝并没被顾子熙的话影响,而是冷静道。

顾子熙略一沉吟,道:“还没问你干豆皮什么价,收货多最优惠的价。”

“干豆皮目前我算出来的硬成本,也就是做成干豆皮的一应成本摊到每斤是五文,我只赚一文薄利,出作坊是六文。”

“这是为了将最大利润让给收货商,收货商赚到大利才会增加收货,而我赚的就是薄利多销。”

“这是实话,我自己估算的是一斤散卖要到十五文,一斤能做几盘菜,也就是能吃几回了。”

“收货商再便宜往外卖,怎么也得八文以上,算上自家路上车马人工还有干豆皮的损耗、入城费什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