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坊市归来后,赵小白便将全部心神沉浸在了那本《百草图解》之中。夜晚的石屋内,油灯下,他一页页仔细翻阅,将各种草药的形态、习性、药性,乃至一些粗浅的配伍禁忌,强行刻入脑海。王铁柱起初还凑趣看了几眼,但很快就被那些繁复的文字和图画弄得头晕眼花,嘟囔着“这比练功还累人”,转而继续跟他那难以驯服的灵气较劲去了。
赵小白却甘之如饴。每认识一种新的草药,他仿佛就感觉自己对这片药田、对丹鼎峰、乃至对那神秘莫测的丹道,都多了一分了解。尤其是当他看到书中关于“凝露草”的详细记载,以及它作为基础辅材在多种丹药中的应用时,心中那种模糊的向往便愈发清晰。
机会,很快便不期而至。
这日午后,两人正在药田里忙碌,忽然听到一阵喧哗从丹鼎峰主峰方向传来。只见许多杂役弟子,甚至一些外门弟子,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兴冲冲地朝着半山腰一处开阔的广场涌去。
“哎,怎么回事?出啥事了?”王铁柱拉住一个匆匆跑过的相熟杂役问道。
那杂役满脸兴奋:“你还不知道?丹鼎峰的刘师兄今日在地火房外的演示台公开炼制‘辟谷丹’!这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快去占个好位置!”
“炼丹演示?”王铁柱眼睛瞬间亮了,他本就对炼丹充满好奇,立刻看向赵小白,“小白,我们去看看?”
赵小白心中也是一动。《百草图解》终究是死物,若能亲眼目睹丹药是如何从草药变成一颗颗灵丹的,无疑对他理解丹道有莫大好处。他点了点头:“走!”
两人将工具草草收好,跟着人流奔向那处位于几排地火房之前的青石广场。此刻,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观摩的低阶弟子,大多都是炼气初期的杂役和外门弟子,个个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
广场中央,有一座高出地面数尺的圆形石台,石台中央镶嵌着一个脸盆大小的孔洞,隐隐有炽热的气息从中透出,连接着下方的地火脉。石台旁,站着一位身着丹鼎峰标准青色弟子服、面容约二十七八、神色颇为倨傲的青年。他气息沉稳,灵力波动远胜在场绝大多数人,赫然有着炼气七层的修为。他身旁的石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样东西:一个造型古朴、约一尺高的赤红色丹炉,几只玉盒,以及一个盛放清水的玉碗。
“肃静!”一名执事弟子维持秩序,声音盖过了现场的嘈杂。
人群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石台中央的刘师兄身上。
刘师兄目光扫过台下众多充满渴望和敬畏的面孔,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似乎对给这些“门外汉”演示颇有些不屑。但他还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日,便由我为诸位师弟演示‘辟谷丹’的炼制。辟谷丹虽只是一阶下品丹药,却是丹道之基石,其间控火、投药、凝丹的诀窍,与高阶丹药一脉相承。尔等需仔细观看,用心体会。”
他的声音带着灵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炼制辟谷丹,主材为‘五年份黄精’、‘三年份茯苓’,辅以‘凝露草汁液’三滴,以地火为源,文武交替,淬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凝丹而成。”
说着,他打开玉盒,取出里面处理好的黄精块和茯苓片,又用玉勺从那盛有凝露草汁液的玉碗中,精准地舀出三滴碧绿色的液体。动作流畅,带着一种特有的韵律。
赵小白挤在人群中,努力踮起脚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刘师兄的每一个动作。他看到那黄精和茯苓被以特定的手法投入预热的丹炉,听到药材接触炉壁时发出的轻微“嗤嗤”声。
“炼丹之首,在于控火!”刘师兄并指如剑,一道灵力打入石台中央的地火口。
“轰!”
一股赤红色的火焰骤然从地火口喷涌而出,包裹住丹炉底部。炽热的气浪即使隔着老远,也能让前排的弟子感到面部发烫。
“初始需用武火,猛烈而短促,旨在快速激发药材活性,逼出内部灵气与药力!”刘师兄一边操控着火焰,一边解说。只见丹炉在他灵力的引导下缓缓旋转,炉壁很快变得通红,隐隐有药香开始弥漫。
赵小白看得目眩神迷,这就是炼丹吗?掌控火焰,化草木为灵丹,何等神奇!他努力记忆着刘师兄的每一个手势,火焰的大小变化,丹炉旋转的速度。
然而,对于他这样毫无基础的凡人而言,那火焰的变化太过迅疾复杂,那灵力的操控更是玄奥难明。他只能看个热闹,记住个大概流程,其中的精微之处,如同雾里看花,根本无法理解。
就在他感到有些气馁,觉得此行恐怕收获有限之时——
胸口那枚一直沉寂的古朴戒指,突然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
这波动不同于之前引气入体时的清凉气息,也不同于辅助灵雨术时的掌控力提升,而更像是一种……**共鸣**?或者说,是一种对特定能量变化的**敏锐感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