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峰,地火殿,甲字三号炼丹房。
此处乃是丹鼎峰内门弟子乃至真传弟子方能申请使用的高级炼丹室,不仅地火稳定精纯,远超外门地火房,四周墙壁更是以“赤焰石”混合“静心玉”砌成,既能辅助控火,又能有效隔绝内外干扰,平复心绪。
此刻,丹房内热浪蒸腾,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中心处,一尊造型古朴、三足两耳的“青鸾鼎”正悬浮于地火口之上,鼎身符文流转,隐有青芒闪烁。
赵小白与樊妙晴分立丹炉两侧。
赵小白神情专注,筑基中期的灵力被他精细地操控着,化作缕缕丝线,透过丹炉的感应法阵,感知着炉内每一分药力的融合与变化。他主控火候,地火在他引导下,时而如文火慢炖,温柔舔舐鼎腹,时而似武火急攻,烈焰包裹鼎身,变幻由心,精准得令人叹为观止。
樊妙晴则负责投药与药性调和。她玉指轻弹,一道道被处理好的灵草精华便如乳燕归巢般投入鼎中,时机、分量,拿捏得妙到毫巅。她的灵力更为柔和,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梳理着炉内偶尔因药性冲突而产生的细微躁动,确保融合过程平稳有序。
两人并无过多言语,仅凭眼神微动,灵力感应的些微调整,便能明了对方意图,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默契,是在多次共同钻研那“紫心破障丹”丹方的过程中,一点点磨合出来的。
时间悄然流逝。
数个时辰后,鼎内药香骤然内敛,一股奇异的灵力波动开始凝聚。
赵小白眼神一凝,双手法诀变幻陡然加快,低喝一声:“凝!”
地火猛地一收,转为温养之火。樊妙晴几乎同时出手,十指如穿花蝴蝶,打出道道凝丹法印,没入鼎中。
嗡——
青鸾鼎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鼎盖自动开启,三颗龙眼大小、通体浑圆、呈现琥珀色泽的丹药滴溜溜飞出,被樊妙晴早有准备的一个玉瓶尽数收起。
丹药表面,赫然萦绕着一道清晰的云纹。
“上品‘琥珀护心丹’!”樊妙晴清冷的眸子中掠过一丝喜色,她拔开瓶塞轻嗅,点头道,“药力纯净,丹纹清晰,品质极佳。赵师弟,你的控火之术,愈发精妙了,尤其是最后收丹的火候转换,堪称完美。”
赵小白散去周身灵力,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水,笑道:“樊师姐过誉了,若非师姐以精纯灵力调和药性,平复了那‘血精草’与‘冰魄花’最后的冲突,此丹能否成就上品,还是两说。”
他这话并非纯粹谦逊。这“琥珀护心丹”乃是二级丹药中炼制难度颇高的一种,主要用于守护心脉,抵御外魔或灵力反噬,对筑基期修士而言是极佳的保命丹药。其中几味主药药性相冲,对炼丹师的火候掌控与药性调和能力要求极高。
樊妙晴微微摇头,将玉瓶递过:“丹药你收好。此番合作,我亦获益良多。你于丹道之上的许多见解,看似离经叛道,细思之下却直指本源,往往能另辟蹊径,化繁为简。”
她顿了顿,美眸落在赵小白身上,带着一丝探究:“有时我甚至觉得,你背后似有高人指点。否则,纵是天纵奇才,于丹道一途,也难有如此惊人的进益与……独特的视角。”
赵小白心中微微一凛,知道以樊妙晴的聪慧与在丹道上的造诣,迟早会有所察觉。药老的存在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泄露。他面上不动声色,坦然迎向她的目光,半开玩笑道:“或许是我这四系杂灵根,看待灵气的角度与常人不同吧。若真有高人,那定是师姐时常与我论道,潜移默化之功。”
樊妙晴见他不想深谈,也不再追问,只是浅浅一笑,如冰雪初融:“油嘴滑舌。”
两人收拾好丹房,并肩走出地火殿。时值黄昏,夕阳给丹鼎峰的诸多殿宇楼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他们没有御剑,只是沿着蜿蜒的山道缓缓而行,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光。
山风拂过,带来远处药田的芬芳,也吹动了樊妙晴额前的几缕青丝。她伸手将发丝拢至耳后,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在夕阳余晖下,美得令人心醉。
“赵师弟,”她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柔和了许多,“你如今已是筑基中期,真传之位亦稳,对未来,可有何打算?”
赵小白脚步微顿,侧头看向她。霞光映照在她完美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线条,那双清冷的眸子此刻也仿佛染上了暖意。
“打算……”赵小白望向远方起伏的云海,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自然是追求更高的境界,探索更广阔的天地。金丹、元婴,乃至化神……仙路漫漫,我想去看看更高处的风景。”
他收回目光,深深地看着樊妙晴:“此外,便是守护我想守护之人,不负承诺,不负本心。”
樊妙晴感受到他目光中的灼热,脸颊微不可查地泛起一丝红晕,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气氛却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流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