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129章 镜与灯:照见来时路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初夏的风带着一丝暖意,拂过校园里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徐卓远最终面试的前一天,封瑶的心绪如同树梢间跳跃的光斑,既明亮又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纷乱。她深知那支陪伴他征战考场的笔,不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一种象征。于是,她独自去了市里最大的书店,决心为他挑选一支最称手的“利器”。

在琳琅满目的文具专区,她流连许久,指尖划过一支支设计各异的钢笔,最终选中了一支设计简约流畅、笔身透着沉稳暗光的铂金尖钢笔。它低调而内蕴锋芒,像极了徐卓远本人。正当她准备去结账时,目光却不经意间被旁边社科区域一本封面素雅的书籍吸引——《内在小孩与自我接纳》。

封瑶的脚步顿住了。鬼使神差地,她伸出手,将那本书从书架上取了下来。冰凉的封面触感却仿佛带着某种灼人的温度。她想起了近期与徐卓远之间那些深入灵魂的夜谈,想起了自己心底那片即便重生也未能完全驱散的迷雾,想起了母亲那无处不在的、带着否定意味的目光……她深吸一口气,将这本书和那支钢笔一同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握住了一把探索内心迷宫的钥匙。

夜晚的视频通话如期而至。屏幕那端的徐卓远似乎刚结束一轮紧张的模拟面试,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当封瑶将那只精心挑选的钢笔展示给他看时,他眼中漾开清浅而真切的笑意,那笑意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心中荡开一圈圈涟漪。

“很合适,”他声音温和,“它会带来好运。”

随后,封瑶犹豫了一下,像是捧着一个脆弱而珍贵的秘密,缓缓将那本《内在小孩与自我接纳》举到了摄像头前。

“卓远,我还买了这个。”她的声音比平时更轻柔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和勇气,“或许……在我们各自前行的路上,这也是一份值得翻阅的‘地图’。”她刻意用了“地图”这个词,这是他们之间关于未来、关于探索的默契暗语。

屏幕那端的徐卓远沉默了。他的目光变得深邃,如同幽潭,紧紧落在那个书名上。以他的洞察力,瞬间就明白了封瑶的用意。他们的“共生关系”建立在深刻的互相理解与支撑之上,是彼此最坚固的堡垒。但封瑶心结的根源,那一部分连他都未曾完全踏足的、属于她前世沉重阴影的领域,始终是她需要亲自面对和整合的课题。这份礼物,是她主动向他展示她正在进行的、更深层的自我探索,是一种无声的信任和邀请。

片刻后,他抬起眼,目光穿透屏幕,牢牢锁住她:“好。”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带着一种郑重的承诺,“我们一起看。”

这个“一起”,并非指物理空间的共同阅读,而是精神上的同步与共鸣。他们约定,在各自忙碌的间隙,阅读这本书,并在每晚固定的通话时间里,分享各自的感悟,不设限制,不分对错,如同两位在心灵荒野上并肩前行的旅人,交换着各自发现的地形与风景。

与此同时,封瑶身边那个以她为“锚点”的小小生态圈,也在悄然生长,展现出更具体的脉络。林晓的课题报告在校级论坛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她自身的信心也随之水涨船高。以前在小组讨论中总是下意识缩在角落的她,现在开始能更主动地表达观点。更让人惊喜的是,她甚至能对沈哲那个情感计算项目,提出一些基于她心理学背景的、颇具启发性的用户视角建议,比如指出算法在识别“强颜欢笑”类复杂情绪时可能存在的盲区。

“封瑶学姐,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微表情的持续时间参数,而不只是肌肉运动单元的动作幅度,”林晓在一次小型项目讨论后,悄悄对封瑶说,脸上带着尝试突破自我的红晕,“这是我之前看文献时想到的,不知道对不对……”

封瑶鼓励地拍拍她的肩:“很好的思路,晓晓。你可以整理一下,下次直接跟沈哲说。”

而沈哲的算法优化成功,让他所在的兴趣小组项目获得了院内的小额资助。这个平日里除了代码对其他事物都有些漫不经心的技术天才,对封瑶的敬佩也转化为了更实际的行动——他主动找到封瑶,略显笨拙但态度坚决地表示,可以承担“情境场”项目部分外围代码的优化工作,算是“答谢学姐之前的点拨”。

“学姐,你那句‘技术应该服务于人的感知,而不是强行定义它’,点醒了我。”沈哲推了推眼镜,语气认真。

这种良性的互动,让封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价值感。她不仅是徐卓远的“战略伙伴”,也在成为林晓、沈哲他们迷茫路途中的一盏“小灯”。这种身份的多元化,让她对“重生”的意义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修正过去的错误,更是主动创造新的联结与价值。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仍在涌动。原生家庭的烙印,并非轻易可以抹去。

这天下午,封瑶刚结束一段关于“情境场”中情绪触发机制的文献阅读,便接到了一通来自家乡的、意料之外的电话。来电显示是那位并不常联系的远房表姨,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关切和不易察觉的打探。

“瑶瑶啊,听说你现在在学校里很出色,项目也做得风生水起?”一番公式化的寒暄过后,表姨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你妈妈前几天跟我通电话,说起你……唉,她还是老样子,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安稳最重要。她好像听说了有个老邻居家的儿子,条件不错,在老家事业单位工作,挺稳定的,正托人打听你呢……话里话外,还是希望你能回来发展。”

听筒里的声音絮絮叨叨,如同一条冰冷的蛇,缠绕上封瑶的心口。她握着手机,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那些被她刻意压抑在记忆深处的、来自原生家庭的窒息感,如同带着陈腐气味的潮水,再次漫上心头,几乎让她喘不过气。前世的她,正是在母亲这种以爱为名、实则充满控制欲和价值否定的观念下,一步步变得敏感自卑,不断妥协,最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怀疑中,与近在咫尺的幸福失之交臂。

重生后,她凭借预知的优势和对徐卓远感情的坚定,规避了最主要的悲剧节点,但来自家庭的压力,这块沉重的“暗礁”,依然顽固地横亘在她的人生航道上,在她以为风平浪静时,冷不防让她触底心寒。

挂了电话,封瑶独自走到图书馆后那片僻静的小树林,在一条斑驳的长椅上坐了许久。初夏的阳光奋力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却丝毫驱不散心底那一片冰冷的角落。她意识到,仅仅依靠对徐卓远的爱和自身事业的追求,并不足以完全抚平前世留下的所有创伤。与母亲的关系,对自身价值的终极认同,是她必须独自穿越的荆棘之地。徐卓远是她的灯塔,但划船渡河的人,终究只能是她自己。

晚上与徐卓远视频时,她努力维持着平静,甚至刻意弯起嘴角,谈论他明天的面试细节。但眼底那一丝未能完全掩藏的疲惫与波澜,还是被他敏锐地捕捉。

“瑶瑶,”他打断了她关于面试着装的建设性意见,放下手中的文献,目光专注而沉静地落在她脸上,带着不容回避的温柔,“今天发生什么事了?你的眼睛告诉我,你不开心。”

在他洞若观火的目光下,封瑶所有伪装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她深吸一口气,没有选择隐瞒,也不想再独自承受这份沉重。她将表姨电话的内容,以及自己内心随之而来的震荡、那种熟悉的被否定感和无力感,尽可能平静地叙述出来。她提到了母亲那套根深蒂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变种观念,提到了那种无论自己取得何种成就,在母亲眼中似乎都不如一个“稳定归宿”的挫败。

徐卓远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发表意见,没有试图用理性的分析去“解决”她的情绪,更没有说出任何“别想太多”或者“她也是为你好”之类的苍白安慰。他只是隔着屏幕,用那双沉静如古井的眼睛给予她全部的注意力,那目光本身就像一种无声的宣告:“我在听,我在这里,你的感受是真实且重要的。”

直到封瑶说完,胸口那股郁结之气似乎随着倾诉消散了一些,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仿佛能直接安抚灵魂的褶皱:“瑶瑶,记得我们昨天看到的那一章吗?关于‘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对话。”

封瑶微微一怔,点了点头。那章的内容瞬间清晰地回响在脑海。

“外界的声音,尤其是来自重要他人的否定,很容易激活我们内心那个脆弱、不安、渴望认可却又屡屡受挫的‘小孩’。”徐卓远的声音不急不缓,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的心理规律,却又充满了深刻的理解和共情,“但你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无力反抗的孩子了。你拥有了成熟的认知,独立的能力,清晰的目标,以及,”他顿了顿,目光温柔而坚定,如同最可靠的磐石,“对我,对你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的信任。你可以选择成为自己内心那个强大、智慧、充满爱意的‘父母’,去看见、去倾听、去安抚那个受惊的‘小孩’,告诉她,‘你足够好,你值得被爱,你值得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无需任何人的许可和肯定’。”

他的话,如同精准而温和的手术刀,剖开了封瑶混乱的情绪内核,将问题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是啊,她重生的意义,不正是为了打破这些桎梏吗?母亲的观念是她无法轻易改变的,那是属于母亲自己的人生课题。但她可以改变自己回应的方式,可以重新建构自我价值的评价体系,可以坚定地守护自己选择的边界。

“我明白。”封瑶的声音渐渐恢复了力量,眼中重新凝聚起清亮的光芒,那光芒里带着一丝决绝,“我不能期待她的理解,因为这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但我可以坚定我的边界。我的价值,不需要用她的标尺来衡量。我的人生,由我自己定义。”

就在这时,封瑶的宿舍门被轻轻敲响。门外站着的是林晓和沈哲。林晓手里提着一盒看起来就很精致的点心,脸上带着腼腆又真诚的关切。沈哲则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手里拿着一个U盘,表情一如既往的有点技术宅的直率,但眼神里也透着一丝笨拙的关心。

“封瑶学姐,”林晓小声开口,带着点试探,“我们看你晚上没去实验室,好像……心情不太好的样子?这是沈哲他们项目组今天庆祝拿到资助买的点心,味道很好,我们给你带一点。”她将点心盒往前递了递。

沈哲在一旁推了推眼镜,接口道,语气干巴巴但内容实在:“嗯……学姐,如果项目上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技术问题或者其他,随时可以找我们。”他晃了晃手中的U盘,“这是初步优化的代码框架,你先看看。”

看着门口两张真诚的脸庞,感受着这猝不及防却又恰到好处的温暖,封瑶心中那股因家庭电话而升起的寒意与孤寂,瞬间被这股来自同伴的、涓涓细流般的暖意冲散了许多。她忽然深刻地意识到,在她主动成为别人“锚点”和“灯”的同时,她也在这个新生的、健康的关系网络中,为自己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和情感慰藉。这不再是前世那种孤立无援、只能独自舔舐伤口的状态。

她拥有了并肩同行、灵魂相契的爱人,拥有了互相信赖、彼此支持的伙伴,更重要的是,她正在一步步地、坚定地构建一个强大、独立、自我接纳的内心世界。

结束与徐卓远的通话后,封瑶翻开那本《内在小孩与自我接纳》,在柔和的台灯光芒下,开始认真阅读。笔尖在纸页上划过,留下清晰的痕迹,也像是在一点点梳理自己内心的脉络,与那个躲在角落的、受伤的“内在小孩”进行一场迟来的对话。

她知道,第二天,徐卓远将迎来他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她会在心底为他默默点亮一盏灯。而她,也即将面对属于自己的一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战役——与过去的幽灵和解,安抚那个受惊的孩子,并彻底拥抱这个由她自己选择、自己创造、自己赋予意义的、崭新的现在。

他们的征途,果然是星辰大海,但照亮这航程的,不仅是彼此眼中映照的熠熠星光,更是各自内心逐渐点燃的、那盏名为“自我”的、永不熄灭的灯盏。镜能照见来路,灯则指引归途与前程。而她,正在学习同时拥有镜的清明,与灯的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