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80章 照进心底的光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80章 照进心底的光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八十章 照进心底的光

项目攻坚阶段的紧张节奏,如同给封瑶的生活按下了加速键。她精准地规划着每一分钟,像一位严谨的指挥家,调度着心理学系的课堂、计算机实验室以及图书馆之间的协奏曲。在实验室,她将认知心理学理论融入用户语言数据模型的分析,试图捕捉情感在数字维度上的细微涟漪;在图书馆,她又沉浸在算法优化的文献中,寻找提升模型灵敏度的钥匙。这种在不同知识领域间自如穿梭,并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充实感,让她前所未有地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力量——那是一种源于内在驱动,而非外界认可的力量。

然而,精神的亢奋并不能完全抵消身体的疲惫。高强度的投入终于显露出代价。一个午后,在连续分析了几个小时数据,屏幕上的字符开始像疲倦的飞虫般模糊晃动时,一阵轻微的眩晕和反胃感猛然袭来。封瑶下意识地扶住额头,指尖用力按压着太阳穴,试图将那不适感驱散。

“封瑶学姐,你的脸色好白,是不是不舒服?”坐在她对面的李薇立刻放下手中的代码,担忧地倾身过来,“快休息一下吧,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没事,可能就是有点用眼过度。”封瑶勉强笑了笑,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团队进度。她习惯性地想将不适归因于可克服的外部因素。

恰在此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周景明拿着一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报告走进来。他目光一扫,精准地落在封瑶缺乏血色的脸上,眉头立刻蹙起:“封学妹,身体不舒服?”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快步走近,“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是场持久战,拼的不是一时之勇,而是持久的续航能力。身体才是我们最核心的‘服务器’,不能过载运行。”他转向李薇,果断安排道:“李薇,陪封瑶去楼下咖啡厅坐一会儿,透透气。这里的进度我先盯着,有几个参数正好需要重新核对。”

封瑶还想推辞,但周景明已经不由分说地拿起了她手边的数据稿,眼神温和却坚定。李薇也立刻挽住她的胳膊,语气轻快却不容拒绝:“走吧学姐,休息是为了更高效地赶路嘛!听说今天咖啡厅有新品的栗子蛋糕哦!”

坐在温暖明亮的咖啡厅里,窗外是午后慵懒的阳光,手捧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牛奶,封瑶感觉那股萦绕不去的眩晕感渐渐消散。李薇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最近在心理学选修课上学到的趣事——关于“吊桥效应”如何被误解,以及她如何灵活运用封瑶教她的“情绪标注”方法,成功化解了一次小组讨论中因意见不合而险些升级的冲突。

“我就按照学姐说的,先肯定对方的出发点,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我感觉我们现在都有些着急,或许可以先把各自的核心诉求理清楚?’哇,当时那个气氛真的就缓和下来了!”李薇眼睛发亮,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封瑶听着,嘴角不自觉地泛起温和而真切的笑意。这种被同伴细心关怀、被学妹真心信赖并学以致用的感觉,如同冬日穿透玻璃窗的暖阳,柔和却有力地驱散了她因疲惫而产生的些许阴霾。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想起前世那个孤零零的身影。也曾因为熬夜苦读导致低血糖,晕倒在冰冷安静的图书馆书架间,醒来时身边只有匆匆掠过的好奇或冷漠目光,值班老师公事公办地递来一杯糖水后便不再过问。那种孤立无援的冰冷感觉,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至今记忆犹新。而如今,仅仅是细微的不适,就有关切的目光投来,有温暖的陪伴在身边,有可靠的同伴主动分担。环境的改变,真诚的人际支持,原来真的可以如此深刻地滋养一个人的身心状态。

“学姐,我觉得你真的很厉害。”李薇双手托腮,目光里满是纯粹的钦佩,“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能把这些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带着我们做这么酷的项目。而且……你好像总是很平静,很温柔,但又很有力量,一种……嗯……让人安心的力量。”

封瑶微微一怔,随即莞尔。平静?温柔?有力量?这些词汇在前世,几乎与她绝缘。是那场决绝的重生带来的视角转换,是徐卓远那双总是盛满信任与爱意的眼眸毫无保留的映照,是主动迈出社交舒适区后收获的正面反馈,如同涓涓细流,一点点冲刷掉自卑与恐惧的泥沙,重塑了她坚实而温暖的内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光芒,只是有时候被暂时的尘埃掩盖了。”封瑶轻声对李薇,也像是对那个曾经蜷缩在角落里的自己说道,“我们需要的那点勇气,往往就藏在一次主动的尝试,一次真诚的分享里。相信自己值得被看见,本身就是一束很亮的光。”

---

傍晚,封瑶接到徐卓远的电话,说他临时被导师叫去讨论一个学术竞赛的关键细节,可能会晚些结束,反复叮嘱她记得按时吃晚饭。听着电话那头他略带歉意的声音,封瑶心里暖暖的,独自去了食堂。

打好饭,刚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一个温和而略带熟悉的声音便在旁边响起:“封瑶同学,介意我坐这里吗?”

封瑶抬头,看到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是她这学期一门专业选修课《认知心理学前沿》的任课老师,林瀚教授。林老师学术造诣深厚,是学院里学生又敬又畏的人物,讲课深入浅出,但要求极高。他在课堂上几次点名让封瑶发言,都对她独到的见解和清晰的逻辑链条表示过赞赏。

“林老师,当然不介意,您请坐。”封瑶连忙起身,心下有些意外。

林老师坐下后,没有过多寒暄,而是直接切入了主题,显示出一贯的高效作风:“封瑶,我这学期一直有关注你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突出。尤其是上次你提交的那篇关于‘情绪效价与认知决策偏差非线性关系’的课程论文,视角新颖,文献梳理扎实,论证过程环环相扣,显示出了超越本科生的研究潜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谢谢林老师鼓励。”封瑶有些受宠若惊,但更多的是被认可的欣喜。

“不必谦虚,好的学术苗子值得被认真对待。”林老师摆摆手,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充满期待,“我最近在筹备一个关于‘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多维情感认知模型构建’的课题,已经获得了校级的重点支持,正在组建一个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小组。我听周景明提起,你正在和他们团队合作开发那个情感辅助应用,在情感维度分析和用户交互逻辑设计上提出了很多关键性建议。所以,我想正式邀请你加入我的课题组,主要负责情感认知理论框架的搭建和部分交叉研究的设计工作。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时间上的考量?”

封瑶的心跳骤然加速。林瀚教授是学院里知名的学者,他的课题组门槛极高,通常只招收最顶尖的博士生和特别优秀的硕士生,能被他亲自邀请加入,无疑是对她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极大肯定。这不仅仅是参与一个项目,更是接触学术前沿、系统提升科研思维与能力的宝贵平台,是多少同学梦寐以求的机会。

前世的她,囿于根深蒂固的自卑和社交封闭,几乎从未想过能接触到这个层面的学术资源,甚至下意识地认为那与她这类“平凡”学生无关。但此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封瑶在短暂的震惊与狂喜之后,心中涌起的更多是跃跃欲试的激动和清晰的权衡。她首先想到的,是当前与周景明团队项目的承诺,是自身精力的合理分配。

她迅速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认真而诚恳地对林老师说:“林老师,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和邀请!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不过,我目前正和周景明学长的项目处于攻坚的关键阶段,投入了很多精力,也对他们有承诺在先。我需要协调一下两边的时间投入,确保不影响任何一个项目的进度。请问,我可以了解一下课题组具体的工作安排、预期的时间投入周期,以及近阶段的里程碑节点吗?”

林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更深的欣赏。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能迅速冷静下来,优先考虑已有的责任和承诺,并能敏锐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责任感和规划能力,在他看来,比单纯的学术敏锐度更为难得。

“很好,考虑得很周全。”林老师微笑着拿出手机,“我把课题的初步研究计划、团队构成、以及大致的时间安排表发到你邮箱,你仔细看看,下周之前给我答复就好。不用担心景明那边的项目,我和他的导师很熟,也会亲自跟他沟通一下。事实上,你们现在做的应用项目,在情感标注和用户反馈数据方面,与我们课题的底层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共通之处,或许未来还能找到结合点,相互促进,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与林老师告别后,封瑶看着邮箱里新收到的、标题带着林瀚教授名字的邮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第一时间就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徐卓远。她拿出手机,指尖在对话框上停顿了片刻,却没有立刻拨出去。她意识到,自己首先本能地去思考如何协调、如何平衡、如何负责,而不是像前世那样,遇到好事要么盲目欣喜若狂,要么下意识地怀疑自己是否“德不配位”,陷入惶恐不安。

这种心态的转变,源于内心力量的生长,让她感到一种由衷的踏实和自信。她不再是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棋子,而是有能力、有意识、有魄力去规划、去选择、去承担自己人生路径的棋手。

晚上九点多,徐卓远才风尘仆仆地忙完。他没有回自己宿舍,直接来到了封瑶的宿舍楼下。封瑶下楼,看到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疲惫,但在看到她的一瞬间,那疲惫如同被风吹散的薄雾,瞬间化为深潭般温柔而专注的暖意。

“等久了吧?”徐卓远自然地牵起她微凉的手,轻轻拢在掌心,“手这么凉,是不是又贪凉穿少了?”说着,便习惯性地要脱下自己的外套。

“不冷,真的,刚从楼上下来,楼道里暖和。”封瑶按住他的手,仰起脸,眼睛里像落入了星辰,闪闪发光,“阿远,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想跟你说。”

她拉着他在宿舍楼旁的长椅上坐下,将林老师邀请她加入课题组的事情原原本本、条理清晰地叙述了一遍,包括课题的重要性、自己的惊喜、以及她最核心的考量——对当前项目时间安排的担忧,和她初步的协调思路。

徐卓远安静地听着,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或意外,脸上只有满满的骄傲与欣慰,仿佛早就预料到他的女孩会如此耀眼。他伸手,极其轻柔地将她被夜风吹拂到脸颊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微热的耳垂,带着珍而重之的怜爱。

“我的瑶瑶,本来就这么优秀,像一颗精心打磨的钻石,迟早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被林老师这样严谨的学者赏识,是必然的事情。”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肯定,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不用顾虑太多,也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按照你自己的节奏、兴趣和判断来选择。如果你评估后觉得能兼顾,并且充满热情,那就勇敢地去拥抱这个机会;如果觉得现阶段压力太大,需要更专注于一件事,暂时拒绝也没关系,未来还会有很多机会。无论你怎么决定,我都会在你身边,支持你,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他的支持,从来不是盲目的鼓励,而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她、信任她判断力的基础之上,给予她最大的自由度和最深沉的安全感。

封瑶心中暖流涌动,仿佛被温热的泉水包裹。她将头轻轻靠在他宽厚坚实的肩膀上,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清冽又令人安心的气息。“我想接受这个挑战。”她轻声说道,语气却异常坚定,“这不仅是一个学术机会,更是对我能力的一次检验和提升。而且……我不想再因为潜在的害怕、或者残留的自我怀疑,而错过任何拓宽生命维度的可能性。我想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

“好。”徐卓远揽住她的肩膀,将她往怀里带了带,语气温柔而笃定,充满了力量,“那就去做。记住,你只需要向前飞,无论飞往何处,你背后永远有我。累了,倦了,一回头,我就在。”

夜空深邃,星子寥落,路灯将两人相拥的身影温柔地拉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仿佛不可分割的整体。封瑶知道,前路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挑战、更繁重的任务、更忙碌的节奏,但她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因为她不仅找到了自我价值,拥有了修复亲情、拓展人际的勇气,更拥有了一个无论她飞得多高多远,都会为她照亮归途、无条件给予她无限支持、理解和爱的港湾。

这束由内而外生发、又被周围爱与善意不断滋养的光芒,正越来越亮,越来越稳,足以照亮她前行的每一步,也悄然影响着身边的一切,荡开更广阔、更明亮的涟漪。新的故事篇章,正在她主动的执笔书写下,朝着无限光明的未来,稳健而自信地延伸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