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81章 科研课题进展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81章 科研课题进展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八十一章 科研课题进展

加入林瀚教授课题组的决定,如同在封瑶原本就波澜涌动的生活中投入了一颗新的石子,激荡起更广阔的涟漪。她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时间表,像一位精密的指挥官,将每一天都分割成高效利用的区块。清晨,她利用头脑最清醒的时间阅读林教授课题组的前沿文献,构建理论框架;上午的课程全神贯注;下午则专注于周景明团队的项目开发,将理论洞察转化为代码逻辑;晚上则留给交叉领域的知识补充和两个项目的衔接思考。

这种高强度的思维淬炼,虽然辛苦,却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她就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不同领域的知识养分,并在脑海中将它们融会贯通。前世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常常感到思维滞涩的封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成一个能够主动创造知识、思维敏捷的研究者。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 在林教授的课题组第一次正式会议上,封瑶遇到了一位新面孔——来自计算机学院博士生三年级的陆文川。陆文川是林教授特意从人工智能研究所挖来的技术核心,主攻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性格沉稳,话不多,但逻辑极其清晰,眼神中带着科研者特有的专注与锐利。他身边还跟着一位硕士二年级的男生,名叫张鑫,是陆文川的直系师弟,对陆文川颇为推崇,看向封瑶这个本科生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封瑶学妹是吧?”会议结束后,陆文川主动走到封瑶面前,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林老师特别提到了你对情感维度理论的见解。我看了你之前那篇课程论文,关于非线性关系的论证很精彩。”他语气平静,话锋却随即一转,“不过,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可计算、可训练的算法,是另一个维度的挑战。理论上的完美曲线,在真实数据噪声和算力限制面前,往往不堪一击。”他的语气带着技术研究者特有的审慎,甚至可以说是挑剔,一旁的张鑫也微微点头,似乎很认同师兄的观点。

封瑶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技术观点的交流,更是她在新团队中确立地位的第一次无形交锋。 她迎上陆文川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回应:“陆师兄好。您说得非常对,理论落地确实充满挑战,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我初步设想,或许可以引入注意力机制,动态加权不同语境下的情感信号,来应对您提到的噪声问题。当然,这还很粗糙,希望能向师兄多学习,一起找到那个关键的衔接点。”

陆文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料到这个本科师妹不仅心态沉稳,还能迅速提出具有一定技术可行性的思路。他微微颔首,语气缓和了些:“想法有点意思。相关资料和初步代码框架我已经发到项目共享盘了,有空可以先熟悉一下,下周我们针对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开个碰头会。”

“没问题,师兄。”封瑶干脆地应下。 她感受到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出的斗志。她知道,在这个更高水平的平台上,她必须更快地成长,用实力赢得尊重。

与此同时,与周景明团队的合作也进入了深水区。 有了林教授课题组的理论支持,封瑶在情感模型优化上提出了几个大胆的修正方案。一次项目讨论会上,她针对一个长期困扰团队的“情感极性混淆”问题(例如,将“讽刺”误判为“喜悦”),提出了引入“上下文情感记忆单元”的构想,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借鉴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来设计该单元的网络结构。

“这个想法很大胆,”周景明看着白板上封瑶勾勒的示意图,眼神亮了起来,“但实现起来复杂度不低,对数据标注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现有的标注规范可能无法支持。”

“数据标注的标准和流程,我可以结合林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来重新梳理和优化。” 封瑶自信地接话,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初步拟定的《细粒度情感标注指南V0.5》,“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多层级、多标签的标注体系,虽然初期工作量会增加,但能从根本上提升模型的区分能力。我已经和李薇讨论过,她认为组织培训后,标注团队可以胜任。”

被点名的李薇立刻点头,带着崇拜看着封瑶:“是的,周学长!学姐设计的这个指南非常清晰,还配了详细的案例,我觉得可行!感觉学姐你同时在做两份工作,还能都想得这么深入!”

封瑶笑了笑,心中感慨。 这并非她突然变得天才,而是重生带来的视角,让她敢于打破学科壁垒,将心理学洞察与工程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前世的她,即使有同样的想法,也可能因自我怀疑和不敢表达而错失机会。同时,她也有意培养李薇, 这个小学妹踏实肯干,只是缺乏一点自信和方向,封瑶乐于在细节上指导她,将她推向台前。

忙碌中,封瑶并没有忽略与徐卓远的感情。他们见面的时间或许被压缩了,但每一次相处的质量却更高。徐卓远同样忙碌于他的学术竞赛和实验室项目,但他总能精准地出现在封瑶需要的时候——或许是一个深夜接她回宿舍的电话,或许是一份悄然放在她书包里的暖宝宝和手写的鼓励便签,或许只是在她疲惫时,一个无声却充满力量的拥抱。

这天晚上,封瑶在图书馆赶完林教授课题组的文献综述初稿,已是月上中天。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收拾东西时,发现手机上有徐卓远的未读消息:“老地方等你,不急。”

她心头一暖,加快脚步。走出图书馆,果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等在路灯下。

徐卓远靠在自行车旁,路灯将他挺拔的身影拉长。他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夹,上面隐约可见复杂的电路图,显然也是刚结束学习。

“等很久了吗?”封瑶小跑过去,语气带着歉意。

“刚到。”徐卓远将文件夹放进车篮,自然地接过她肩上的书包,挂在自己车把上,然后伸手,用温热的手掌轻轻覆上她微凉的脸颊,“累不累?” 他的动作自然无比,带着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亲昵与疼惜。

封瑶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一天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她摇摇头,顺势靠进他怀里,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内心一片安宁。

“阿远,”她轻声说,“有时候会觉得像做梦一样。现在的我,可以同时应对这么多挑战,身边有关心我的伙伴,还有你……这一切,和前世的那个我,判若两人。”

徐卓远低下头,下颌轻轻蹭了蹭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不是梦。是你自己抓住了重来的机会,用勇气和努力一点点改变了轨迹。瑶瑶,你值得所有最好的东西。”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对了,下周我父母过来这边开会,想顺便见见你。你……方便吗?”

封瑶身体微微一僵。见家长?前世,她和徐卓远的感情始终停留在地下,从未有机会接触他的家庭。她只知道他的家庭条件优渥,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让她潜意识里感到一丝畏惧和自卑。

感受到她的紧张,徐卓远收紧手臂,语气带着安抚:“别紧张,他们早就知道你了,看了我之前发回家的那些项目获奖报道和……嗯,我提到你的那些邮件,一直很想见见这个让我‘神魂颠倒’的姑娘。我妈妈还说,很佩服你在学术上的追求,说现在这样有想法又肯努力的女孩很难得。”

他话语中的肯定与支持,以及透露出的父母事先的了解与好感,像暖流般熨帖了封瑶微澜的心绪。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对上他充满信任和爱意的眼眸,那份残存的畏缩悄然褪去。是啊,她已不是前世那个唯唯诺诺的封瑶了。她是正在发光发热的封瑶,是徐卓远选择的、并肩而行的恋人。

“好。”封瑶展颜一笑,眼神清亮,“我也很想见见叔叔阿姨。”

见她答应得爽快,眼神中没有丝毫勉强,徐卓远眼中笑意更深,低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放心,有我在。我妈很好相处,我爸话不多,但人很开明。”

为了缓解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徐卓远还特意补充了一句:“他们订的餐厅口味比较清淡,我记得你好像挺喜欢粤菜?”

这个细节让封瑶心头更暖,他连她随口提过的口味偏好都记得。 “嗯,喜欢的。”她点头,心里对即将到来的见面多了几分真实的期待。

周末,封瑶回了一趟家。推开家门,温暖的饭菜香扑面而来。母亲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脸上是真切的笑意:“瑶瑶回来啦?快洗手,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父亲则放下手中的报纸,难得地没有立刻询问学业,而是温和地问:“最近项目忙不忙?注意休息,别太累着。” 他的目光落在封瑶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

弟弟封锐从房间里窜出来,手里举着一个手工做的、略显粗糙的木头模型,模型看起来像个小火箭:“姐!你看!这是我劳技课做的,送给你!你说你在做很厉害的程序,这个当……当幸运物!祝你一飞冲天!”

封瑶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曾几何时,这个家对她而言是压力和窒息的来源,父母的期望是沉重的负担,弟弟的调皮是恼人的噪音。而如今,通过她主动的沟通、耐心的陪伴和显而易见的成长,这个家终于变成了她可以汲取力量的温暖港湾。亲情的裂痕,在双方的努力下,正被一点点修复、弥合。

她接过弟弟的模型,那粗糙的木纹硌在掌心,却带着无比真挚的温度。她郑重地将其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摸了摸他的头:“谢谢小锐,姐姐很喜欢,一定会带着它‘一飞冲天’。”

饭桌上,封瑶分享了被林瀚教授邀请加入课题组的事情,以及即将见到徐卓远父母的安排。父母在最初的惊讶过后,脸上涌现的是由衷的骄傲和关切。

“林教授的课题组?那可是了不得的机会!瑶瑶,你真是给爸妈争气了!”父亲难得地情绪外露,眼眶有些湿润,连忙拿起酒杯掩饰。

母亲则更细腻些,给她夹了块排骨,拉着她的手:“见家长是大事,但也不用太有压力。咱们家瑶瑶这么优秀懂事,谁见了都会喜欢的。到时候穿得体些,大方一点,带点像样的礼物,礼数到了就行。对了,他父母喜欢什么?咱们家库房里还有两盒不错的茶叶,要不要带上?”

家人的支持与积极出谋划策,如同最坚实的后盾,让封瑶心中充满了底气。 她意识到,重生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爱情和学业的弥补,更是与整个世界——包括家人、朋友、师长——关系的重塑与深化。这种稳固的后方支持,是她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回到学校,封瑶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学习和研究。在与陆文川的后续合作中,她展现出的理论素养、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对跨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逐渐赢得了这位挑剔师兄的认可。两人时常在实验室里就一个算法细节或模型假设激烈讨论,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有一次,封瑶甚至指出了陆文川代码中一个关于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潜在瑕疵,并用林教授课题组文献中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证。 陆文川在最初的错愕后,仔细验证,最终采纳了她的建议,之后对封瑶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平等的尊重。而李薇也在她的影响和鼓励下,变得更加主动和自信, 不仅在数据标注工作中表现出色,甚至在一次小组汇报中,独立解决了一个关于数据预处理管道效率的棘手技术难题,得到了周景明的高度表扬。

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课题的进展,伙伴的成长,关系的融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她向前的力量。

见徐卓远父母的前一晚,封瑶站在宿舍的镜子前,试穿着精心挑选的得体衣裙——一条款式简洁的米白色针织连衣裙,外面搭配浅灰色羊绒大衣,既显气质又不失温婉。她看着镜中那个眼神明亮、气质沉静的少女,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心中虽然仍有细微的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坦然与期待。

这一世,她不再是被动等待命运眷顾的灰姑娘。她手握笔杆,亲自绘制着青春的图谱,每一笔都清晰而有力。过去的遗憾正被逐一填补,而未来的光芒,正透过她自身努力打开的窗口,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照亮前路,也温暖了她曾经冰冷过的心房。明天,将是另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