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61章 秦风的指导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61章 秦风的指导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六十一章 秦风的指导

秦风的指导像一块坚硬的磨刀石,每一次碰撞都迸发出刺眼的火花。过程带着刮骨般的疼痛,却实实在在地削去了“星桥”项目初期那份不自觉的浮华与稚嫩,让每一个细节都显露出更为锋锐、沉静的寒芒。

项目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和高压状态。原本那份带着些许自矜、充斥着技术噱头和愿景描绘的阶段性报告,在秦风毫不留情的审视下被批得“体无完肤”。数据不足、逻辑跳跃、实证缺失……问题被一个个尖锐地指出,几乎到了需要推倒重来的地步。

“我要看到的是坚实的脚印,不是空中楼阁。”秦风的话冷硬如铁,“用户为什么需要‘星桥’?你们的智能路由,凭什么比现有的推荐算法更懂人心?用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告诉我,而不是形容词。”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林皓习惯性挂在脸上的轻松笑容消失了,沈雨凝紧抿着嘴唇,快速记录着要点。封瑶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秦风质疑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她负责的、也是项目核心的“智能路由与心理学模型结合”部分。这不仅是当前的技术难点,更是前世她知识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但这一次,她没有丝毫退缩。前世的遗憾与今生的目标如同背后的推力,让她迎难而上。

-----

封瑶开始了近乎疯狂的“补课”与重构。她几乎泡在了图书馆的社科阅览区,与那些厚重的《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导论》、《决策与判断》为伍。她不再满足于理论表面的理解,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机制,试图将“认知偏差”、“选择过载”、“框架效应”等抽象概念,与“星桥”已经收集到的早期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交叉印证和量化建模。

夜深人静时,实验室里常常只剩下她和徐卓远两人。键盘敲击声、书页翻动声和偶尔的低声讨论,构成了宁静夜晚的主旋律。

徐卓远默默陪伴着她。他不仅是情感上的依靠,更是技术上的坚实盟友。当封瑶被一个模型参数的设定困住时,他会放下手中的代码,走到她身边,用极清晰的逻辑帮她梳理思路:“瑶瑶,你看,如果我们把用户在这个节点上的停留时长和后续操作路径结合起来看,是不是更能反映其‘决策冲突’的程度?”

有时,封瑶会对着一组看似异常的数据波动蹙眉,徐卓远会递上一杯温热的牛奶,然后拿起笔,在旁边的白板上开始演算另一种可能性,引入新的变量或调整算法权重。“或许不是数据错了,是我们的模型还没捕捉到更深层的关系。试试从这个角度……”

他们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交汇,便能明了对方遇到的困境;一个轻轻的点头,便是对彼此思路的肯定。这种无声的默契与支撑,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注入力量,驱散疲惫。

“这里,”一次,徐卓远指着屏幕上封瑶写下的一段代码注释,“如果把用户决策时的犹豫时长——也就是从信息呈现到最终点击之间的间隔——也作为一个动态权重因子加入模型,会不会更能精准体现你刚才提到的‘选择过载’理论?负荷越重,犹豫越长,我们需要动态调整信息呈现的密度和顺序。”

封瑶眼睛一亮,手指快速在键盘上飞舞起来:“对!这样就不是静态的模型了,它能根据用户的实时反应进行微调!卓远,你总是能在我思路卡住的时候,点亮那盏关键的灯。”她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赞叹和依赖。

徐卓远看着她因兴奋而微红的脸颊和重新焕发神采的眼睛,心底漾开温柔而满足的笑意。他清晰地感受到,封瑶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进,更是一种内核的稳定与强大。她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或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质疑和创造,甚至开始反过来启发他,提出一些他未曾细想过的跨学科连接点。这种双向的、共同攀升的感觉,让他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充实与喜悦。

-----

在封瑶全身心投入项目,几乎以实验室为家时,一个被她暂时忽略的角落——寝室,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她的室友苏瑾,一个平时大大咧咧、酷爱动漫和同人创作的女孩,心思其实相当细腻。她最近明显感觉到封瑶的不同。以前的封瑶安静、低调,甚至有些疏离,仿佛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寝室里的八卦闲聊兴趣缺缺。但最近的封瑶,虽然更加忙碌,常常深夜才归,清晨即走,但身上却多了一种难以忽视的光彩——那是一种目标明确、全心投入某种热爱事业时才会有的专注与自信。

这天晚上,封瑶抱着一叠刚从打印机出来的厚厚资料回到寝室,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清亮有神,仿佛有火焰在底层燃烧。

苏瑾终于忍不住好奇,凑过来小声问:“瑶瑶,你最近……是不是在跟徐大神他们做那个很厉害的项目?就是那个叫什么……‘星桥’的?”她之前隐约听封瑶提过一嘴,但没太在意。

封瑶微怔,随即放下资料,温和地点点头:“嗯,是的。一个试图帮助人们更好地连接信息和建立认知桥梁的工具。”她试着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

“哇!真的啊!”苏瑾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就说嘛!感觉你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以前你总是……嗯,很安静,好像对什么都不太关心。但现在,你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感觉……在发光诶!”她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汇,语气里充满了真诚的赞叹,没有半分嫉妒。

封瑶的心像是被轻轻撞了一下。前世的她,因敏感自卑而自我封闭,与室友的关系也仅止于礼貌而疏远的点头之交。苏瑾这番直白而善意的观察,像是一面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她重生后由内而外发生的、连自己都未曾刻意察觉的改变。

她笑了笑,声音柔和了许多:“可能是因为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还有一群可以并肩作战、值得信赖的伙伴吧。”这种拥有“伙伴”和“目标”的感觉,对她而言无比珍贵。

“真好啊……”苏瑾托着腮,一脸羡慕,“我们宿舍居然出了个技术大牛!以后出去我都能跟人吹牛了,说我室友是搞高科技的!”她顿了顿,又压低声音,带着点俏皮的八卦,“对了,瑶瑶,你……你和徐大神……”她挤挤眼睛,意思不言而喻。

若是前世,面对这种直接的探问,封瑶可能会立刻脸红否认,或者感到窘迫不安。但此刻,经历了实验室的并肩作战和月光下的坦诚心意,她只是落落大方地笑了笑,没有直接承认,但那眼角眉梢自然流露的温柔与光彩,已经比任何语言都更具说服力。

苏瑾恍然大悟,捂着嘴偷笑:“懂了懂了!郎才女貌,并肩作战!这简直就是漫画里的情节嘛!太酷了!”

这场简单的对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在封瑶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她意识到,重生带来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她和徐卓远的感情进展、在“星桥”项目的艰难推进上,也在潜移默化地修复着她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她开始主动接纳外界的关注,而外界,也正回报给她如此纯粹而善意的反馈。这是一种微妙而积极的循环,是她前世从未体验过的、充满烟火气的“正常”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

一周后,秦风再次准时出现在实验室。

这一次,项目组准备的报告扎实了许多。数据图表取代了空泛的描述,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尤其是封瑶负责的心理学模型数据化部分,她不仅引用了多个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展示了基于早期用户数据进行的模拟测试结果。虽然离大规模实证和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理论基础的扎实性和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已经初步显现。

秦风听着汇报,脸上的表情依旧冷峻,但打断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提问的角度也从基础的“为什么”转向了更深入的“如何实现”和“如何优化”。当封瑶条理清晰地阐述完她的模型设计思路和初步验证结果时,他沉默了片刻,那双锐利的眼睛审视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图。

然后,他开口,问题依旧尖锐,却不再是动摇根基的质疑,而是指向更深层次的挑战:“模型参数如何避免固化?如何实现基于真实用户反馈的动态学习和优化,而不是变成一个更精致的静态刻板印象生成器?”

封瑶与身旁的徐卓远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沉着。她从容地调出另一份备份的设计文档:“秦师兄,我们考虑到了这一点。计划在下一阶段引入一种轻量级的在线学习机制,通过A\/b测试和用户隐式反馈数据(如停留时长、交互深度)对模型参数进行持续微调。同时,这里……”她指向文档中的一部分,“我们设置了明确的伦理边界条款和定期的模型校准机制,由人工审核团队参与,确保其不仅具有适应性,更能维持公平性,避免算法偏见。”

秦风的目光在封瑶和徐卓远之间扫过,最后定格在封瑶身上,说了一句让所有在场项目组成员都有些意外的话:“这一部分的思考,有点意思。方向是对的,继续保持这种批判性和建设性结合的思路。”

这几乎是秦风第一次给出近乎肯定的评价!实验室里那根紧绷了好几周的弦,瞬间松弛了不少。林皓甚至悄悄在桌子底下对封瑶比了个夸张的大拇指,沈雨凝也投来祝贺的微笑。

指导结束后,秦风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依旧是那副生人勿近的气场。然而,走到实验室门口时,他脚步顿住,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封瑶身上,语气依旧平淡无波:“封瑶。”

“秦师兄?”封瑶抬头。

“你对‘分布式系统共识算法在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变种优化’这个方向有了解吗?”秦风问得直接。

封瑶愣了一下,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知识。这超出了她目前主要钻研的领域,但并非完全陌生。她坦然回答:“了解一些基础概念,比如paxos、Raft算法在延迟和节点故障下的挑战,但深度不够,没有实际研究过变种优化。”

“嗯。”秦风似乎对她的坦诚并不意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黑色的U盘,递过来,“这里有几篇这个领域的前沿论文和我的一些笔记。周教授手上有个相关的横向课题,正在找有潜力的本科生参与。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下周告诉我你的想法。”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离开,留下一个利落的背影。

实验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林皓压低声音的惊呼:“我去!周教授的课题!秦风这冰山居然主动递橄榄枝了?!”

沈雨凝也笑着看向封瑶,眼中带着清晰的鼓励:“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瑶瑶。”

封瑶握着那枚小小的、沉甸甸的U盘,感觉手心有些发烫。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让她心潮澎湃,但也伴随着一丝疑虑。她下意识地看向徐卓远。

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嫉妒或不安,只有纯粹的为她感到高兴和支持,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与有荣焉的骄傲。他轻轻对她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接触到工业界的实际问题和顶尖的学术资源。”徐卓远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不必立刻做决定,也不必感到压力。遵循你自己的兴趣和长远规划。”

----

夜晚,清冷的月光再次洒满校园熟悉的林荫道。封瑶和徐卓远并肩漫步,树影婆娑。

封瑶将U盘的事和心中的犹豫全盘托出:“周教授的课题方向很前沿,参与肯定能极大开阔眼界,接触到更底层的技术。但是,‘星桥’现在正是打磨核心算法的关键时期,全国大赛的日期也越来越近……我怕同时兼顾,精力分散,最后两边都做不好。”她微微蹙眉,理性地分析着利弊。

徐卓远耐心地听着,握紧了她的手,传递着温暖和力量:“瑶瑶,记得吗?我说过,我希望看到你光芒万丈,飞向属于你的广阔天空。无论是‘星桥’,还是周教授的新课题,都是你施展才华、实现成长的舞台。不要因为暂时的顾虑,或者害怕辛苦,就束缚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沉稳而令人安心:“‘星桥’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承载着我们的初心和梦想。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它因为任何原因掉队。技术上的难点,我们可以一起攻克;时间管理,我们可以一起规划。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我们之间的默契。你需要做的,不是担心精力不足,而是倾听你内心真正的声音——你对那个新方向,有探索的**吗?”

封瑶抬起头,望着夜空中那几颗格外明亮的星子,内心翻涌的思绪渐渐平息、明晰。重生一次,她不仅要弥补前世的遗憾,守护失而复得的爱情,更要勇敢地去抓住每一个能让自己成长、变得更强大的机会。畏惧挑战和贪图安逸,不属于这一世的封瑶。徐卓远说得对,她需要问的是自己的内心。

一股熟悉的勇气和决心重新汇聚。她转头看向徐卓远,眼中闪烁着清晰的光芒和全然的信任:“我想试试。时间上,我会做好详细的规划,提高效率。而且,”她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深深的依赖,“有你在,我总觉得很安心。你就像我的锚点,无论我探索多远,面对怎样的风浪,都知道归处在哪里,知道有一个能让我停靠、给我力量的港湾。”

徐卓远的心因她这番话而柔软得一塌糊涂。他停下脚步,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两人相拥的身影上,将影子拉得很长。

“好。”他低沉的嗓音在她发顶响起,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承诺,“去做你想做的。我永远是你的锚点,也是你的后盾,你的同路人。无论你飞向哪里,我的线,永远牵在你手里。”

星桥之上的共舞,并非只有步调一致的缠绵,更有相互支撑、鼓励对方飞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壮阔。新的机遇(秦风的邀请)如同突然出现的岔路,封瑶在爱情、责任与自我成长的天平上,找到了最平衡的支点——不是牺牲,而是携手共进。而这份由信任、理解与共同目标铸就的平衡,将支撑着她,也支撑着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属于他们的破晓华章,正在这一笔一划的抉择与耕耘中,被书写得愈发璀璨而坚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