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62章 征帆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62章 征帆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六十二章 征帆

秦风的U盘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封瑶心中漾开层层涟漪。机会与压力并存,欣喜与忐忑交织。

接下来的几天,她在完成“星桥”核心算法迭代的间隙,争分夺秒地阅读了U盘里的资料。那几篇关于分布式系统共识算法优化的论文艰深晦涩,涉及大量数学证明和底层系统架构知识,远远超出了她目前的专业范畴。秦风的手写笔记更是字迹凌厉,观点犀利,直指当前研究中的瓶颈与可能的突破口。

封瑶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但奇异的是,并没有被压垮的感觉。前世的她,面对超出舒适区的难题,第一反应往往是退缩和自我怀疑——“我做不到”、“这太难了”。但今生,在经历了“星桥”从无到有的磨砺,在徐卓远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下,她的心态已然蜕变。

“不懂,就去学;落后,就去追。”这成了她心中默念的信条。

**\\*新的挑战与盟友\\***

她主动联系了秦风,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课题的兴趣以及目前知识储备的不足,并询问了周教授课题组的基本情况和加入要求。秦风的回复依旧简洁,却提供了关键信息:周教授的课题组氛围严谨,每周有固定的研讨会,强调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暗示,封瑶目前在“星桥”项目中展现出的跨学科思维和将理论模型数据化的能力,正是周教授看重的潜力。

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在了封瑶的视野里。

为了更快补足知识短板,封瑶在徐卓远的建议下,去旁听计算机系高年级的《高级分布式系统》课程。在一次课后,她鼓起勇气向授课的李教授请教一个关于Raft算法在异步网络环境下活性保证的问题。

李教授尚未回答,旁边一个清朗的男声插了进来:“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引入弱一致性阶段和乐观响应的角度来考虑,牺牲部分场景下的强一致性以换取系统的最终可用性。”

封瑶循声望去,看到一个穿着干净白衬衫、戴着细框眼镜的男生。他个子很高,气质斯文,眼神却透着一种技术宅特有的专注和直接。

“这位是陆星辰,计院大三的,也是周教授课题组的成员。”李教授笑着介绍,“星辰,这是封瑶,电子系的,对分布式系统很感兴趣。”

陆星辰看向封瑶,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将话题拉回技术本身:“我看过你们‘星桥’项目早期开源的部分架构设计,很有意思。将心理学模型与路由算法结合,本身就会面临分布式环境下状态同步和共识的问题。周教授的这个新课题,其实和你们的需求在底层有共通之处。”

封瑶心中一动。她没想到对方不仅知道“星桥”,还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潜在的技术关联。两人就着白板讨论了十来分钟,陆星辰思维敏捷,知识渊博,总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虽然言辞直接,甚至有些技术性的固执,但并无倨傲之色,只有对技术纯粹的热忱。

这次偶遇,让封瑶在陌生的领域找到了一个可以交流的“向导”。陆星辰就像一本行走的分布式系统参考书,逻辑清晰,信息密度极高。在随后的几天里,封瑶通过邮件和线下又向他请教了几次,他都给予了详尽的解答,并分享了一些入门必读的文献清单。

徐卓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并无任何芥蒂。他了解封瑶,知道她此刻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状态有多么迷人。他欣赏陆星辰在技术上的纯粹,甚至私下对封瑶说:“陆师兄在这个领域造诣很深,他的思路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多和他交流是好事。”

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封瑶内心暖融融的。她主动挽住徐卓远的手臂,声音带着依赖:“但他的思路太天马行空了,有时候跟不上。还是你讲得最清楚,最能抓到我的困惑点。”

徐卓远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那是因为我了解你。术业有专攻,互相学习而已。”

**\\*亲情的微光:一封家书\\***

就在封瑶忙于平衡“星桥”与新课题,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之际,她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几件换季的衣物,一些她爱吃的家乡特产,还有一封薄薄的信。

前世的封瑶,与父母的关系疏离而僵硬。她总觉得父母不理解她内心的敏感和挣扎,那些关切的话语在她听来也常常变成压力和指责。尤其是母亲,总是念叨着她要更开朗、更合群,却从未真正走进过她封闭的内心。

重生后,她刻意减少了与家里的联系,一方面是忙于改变自身的轨迹,另一方面,也是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曾经让她感到沉重和无措的亲情。

她拆开信,母亲的字迹一如既往的工整,却少了几分前世的焦灼,多了些小心翼翼的问候。

“瑶瑶,天气转凉,记得添衣。寄来的东西收到了吗?你总说学校食堂吃不好,这些家乡小吃给你换换口味。最近看你在朋友圈发的照片(虽然很少),感觉你比以前忙了很多,但气色看起来很好,眼神也亮亮的。妈妈很为你高兴。无论你在做什么,注意身体,劳逸结合。家里一切都好,勿念。”

信很短,言语平淡,却让封瑶的视线瞬间模糊了。

她翻出手机,点开几乎从不更新的朋友圈。最近唯一一条动态,是前几天苏瑾抓拍的一张实验室窗边的照片。夕阳的余晖洒在桌面的资料和她的侧影上,她正低头和旁边的徐卓远讨论着什么,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配文是苏瑾搞怪的:“看看我们宿舍的技术担当和她的神级搭档!认真工作的样子最美!”

就是这样一张不经意流出的照片,却被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状态的变化——“气色很好,眼神亮亮的”。

原来,那些她以为无人理解的挣扎和蜕变,那些她独自承受的压力和成长,一直都被亲人默默关注着。只是前世的她,用冷漠和抗拒筑起了高墙,将所有的关心都隔绝在外。

一种混合着酸楚与释然的情绪涌上心头。她拿起手机,第一次主动且认真地给母亲回了很长一条信息,没有抱怨忙碌,没有诉说困难,只是分享了最近项目取得的一点小进展,提到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和伙伴,让家里放心,也叮嘱父母保重身体。

信息的最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加上了三个字:“想你们了。”

这是重生后,她主动迈出的,与过去和解、与亲情重建的第一步。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了她前行路上,另一道温暖而坚韧的力量。

**\\*抉择与分工\\***

一周的时间在紧张的学习和实验中飞逝。封瑶对周教授的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能否胜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她找到徐卓远、林皓和沈雨凝,开了一个小会,坦诚地说明了情况。

“周教授的课题机会很难得,方向也和‘星桥’未来可能遇到的扩展性问题相关,我确实很想尝试。”封瑶目光清澈,语气坚定,“但我向大家保证,‘星桥’永远是我的第一优先级。全国大赛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绝不会因为任何事分散对它的核心投入。”

她拿出自己精心规划的时间表:“我已经和秦风师兄、陆星辰师兄沟通好,课题组那边的任务,我会利用碎片时间和周末集中攻坚。‘星桥’核心算法的迭代,尤其是心理学模型的动态优化部分,我负责的设计和关键代码绝不会落下。一些前期的、模块化的测试和数据处理工作,可能需要大家分担一部分。”

林皓首先表态:“瑶妹你放心去!咱们团队不就是互相兜底的嘛!那些重复性的测试交给我,保证完成任务!”

沈雨凝也温柔笑道:“数据清洗和部分界面交互的优化我可以接手。瑶瑶,能接触到更底层的技术是好事,对你的成长、对‘星桥’未来的发展都有利无弊。”

徐卓远最后开口,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封瑶身上,带着毋庸置疑的支持:“技术路线我们已经共同确认,大的框架不会改变。封瑶负责的核心部分,我会协助她进行代码审查和难点攻关。团队协作的意义就在于优势互补,动态调整。我们是一个整体,信任是基础。”

他没有说“我帮你”,而是“我会协助你”,他将她放在主导的位置,自己则稳稳地站在她身后,做那个查漏补缺、保驾护航的同行者。

封瑶看着眼前这三张真诚而可靠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力量。这就是她前世渴望而不可得的“伙伴”。今生,她拥有了。

**\\*并行的轨道\\***

从那天起,封瑶的生活进入了更加高速、却也更加有序的节奏。她的时间被精确分割,像两条并行的轨道,一条通向“星桥”的最终打磨,一条通向分布式系统的新知识海洋。

白天,她大部分时间依然投入到“星桥”的完善中,与徐卓远默契配合,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傍晚,她会背着厚厚的资料,前往周教授的实验室参加研讨会,或者与陆星辰等人进行技术讨论。夜深人静时,实验室里常常是她和徐卓远各自对着电脑屏幕,键盘声此起彼伏,偶尔抬头相视一笑,递上一杯热茶,便是无声的鼓励。

徐卓远果然如他承诺的那样,成为了她最坚实的“锚点”。他不仅帮她梳理复杂算法的逻辑,更在她因课题压力而偶尔流露出疲惫时,及时地拉她出去散步,或者只是安静地陪着她,用他的沉稳化解她的焦虑。

他就像是她专属的定海神针,无论她这艘小船想要探索多么遥远的海域,都知道身后有一个永远不会倾覆的港湾。

而封瑶,也在这种高强度的双线作战中,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她的技术视野被极大地拓宽,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更加系统化和底层化。她甚至开始尝试将分布式系统中关于“共识”和“容错”的一些思想,隐喻性地应用到“星桥”的心理学模型设计中,思考如何让系统在面对用户矛盾或模糊的需求时,能更具“弹性”和“智能”。

这种跨领域的思维碰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灵感火花。

**\\*破晓之前\\***

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校内选拔赛日期日益临近。“星桥”项目迎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所有的功能模块已经整合完毕,进行了多轮内部测试和优化。封瑶负责的核心算法,在徐卓远的协助下,稳定性和适应性都达到了预期目标。林皓和沈雨凝负责的部分也完成得相当出色。

在最后一次项目组内部预演的前夜,封瑶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做最后的检查。她一遍遍运行着演示程序,检查着每一个交互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安静的实验室内。封瑶看着屏幕上流畅运行的“星桥”原型,心中百感交集。

从重生回来时那个内心荒芜、敏感自卑的女孩,到如今能够从容面对挑战、统筹项目、把握机遇的团队核心;从与徐卓远前世擦肩而过的遗憾,到今生彼此支撑、共同成长的笃定;从与父母的隔阂疏离,到开始尝试理解与沟通……

这一路走来,有磨砺的疼痛,有成长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新生带来的充盈与喜悦。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命运、蜷缩在角落里的封瑶。她的世界,因为自己的勇敢、因为徐卓远的爱、因为伙伴们的支持、因为亲情的回归,而变得无比广阔且坚实。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徐卓远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手里提着两份宵夜。

“就知道你还在。”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夜里格外温柔。

封瑶回过头,对他展露一个明媚而安心的笑容,那笑容里,充满了对过往释然的坦然,和对未来无限的期待。

“都检查好了。”她说,“明天,一定会顺利的。”

徐卓远走到她身边,将宵夜放下,然后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两人并肩而立,望向窗外沉静的夜色。

破晓将至,属于他们的华章,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他们已做好准备,携手迎接那必将到来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