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7章 青年科技创新大赛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37章 青年科技创新大赛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三十七章 青年科技创新大赛

梁教授带来的消息,像一阵强劲的风,吹皱了实验室302原本趋于平缓的湖面,激荡起新的涟漪。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不仅是一个竞赛,更是一个宣告——向外界,也向徐卓远自己内心那个苛责的声音,宣告“星桥”的价值。

挑战是巨大的。下个月底完成基础模型演示,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将尚在襁褓中的“微协议适配器”架构转化为稳定运行的demo。压力如山,但这一次,徐卓远没有像以往那样将压力内化为自我攻击的刀刃,而是将其转化为了专注的动力。他的眼神里,除了惯有的沉静,更添了一种被点燃的、名为“目标”的火焰。

封瑶将他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欣慰,却也并未放松。她知道,那条来自“徐家”的短信如同悬顶之剑,并未真正消失。徐卓远内心的坚冰虽出现裂痕,但根源未除,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寒意复萌。

项目推进需要更多助力。封瑶想到了陆星辰,他的活力和创意是团队宝贵的财富,但仅靠他们三人,面对如此紧迫的工期和可能随之而来的、来自徐家方面的干扰,仍显单薄。她需要一个契机,引入更稳固的外部支持。

机会很快到来。计算机系为备战创新大赛,组织了一次跨年级的学术沙龙,旨在促进交流,碰撞灵感。封瑶鼓励徐卓远一同参加,他起初有些抗拒这种公开场合,但在封瑶“我们需要听听不同视角,或许能找到优化架构的灵感”的务实理由,以及她安静却坚定的陪伴下,最终点头同意。

沙龙上,徐卓远关于“微协议适配器”底层逻辑的简短发言,依旧带着他特有的、近乎苛刻的严谨,却意外地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沈瀚,计算机系研二的学生,也是系里有名的技术极客,以其扎实的工程实现能力和耿直的性格着称。

沈瀚对徐卓远提出的架构表现出极大兴趣,沙龙结束后主动找了过来。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技术细节,提出的几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你的理论模型很漂亮,但考虑过在实际异构网络中,时钟同步的微小漂移可能引发的雪崩效应吗?”沈瀚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

徐卓远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棋逢对手的光芒。他迅速调出脑中的代码,开始详细解释自己设计的容错机制。两人就着白板,旁若无人地展开了激烈的技术讨论。

封瑶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暗喜。沈瀚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团队在具体工程实践和细节 robustness(鲁棒性)上的可能短板。而且,沈瀚性格直接,不绕弯子,这种风格反而容易与直来直去的徐卓远相处。

讨论暂告一段落,沈瀚直言不讳:“你们这个项目,想法很前沿,但实现起来坑不少。距离大赛截止时间不多了,需要帮手吗?我对这个适配器很感兴趣。”

徐卓远看向封瑶,眼神中带着询问。封瑶微笑着上前,落落大方地向沈瀚介绍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当前进展,并真诚地发出了邀请:“沈学长能加入,我们求之不得。你的工程经验正是我们急需的。”

于是,沈瀚成为了“星桥”项目的第四名成员。他的加入,像给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带来了更务实、更高效的协作氛围。徐卓远负责核心算法与架构设计,封瑶统筹规划、负责部分上层应用逻辑及对外沟通,陆星辰继续发挥他的创意优势,负责交互设计和部分前端演示,而沈瀚则专注于将精妙的架构落地为稳定可靠的代码。

就在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时,那根“悬顶之剑”终究还是落了下来。

一个周五的傍晚,实验室的门被敲响。门外站着一位身着定制西装、气质精干的中年男人,他自称是徐父的特别助理,姓高。

高助理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语气却不容置疑:“卓远,徐总很关心你的学业。他希望你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更‘主流’、更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上,比如学院重点扶持的AI大数据分析项目。至于这个……学生兴趣项目,他认为应该适可而止。”

他目光扫过实验室里略显简陋的设备,和白板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公式,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否定。

徐卓远刚刚因为解决了一个关键协议冲突而略显明亮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嘴唇紧抿,刚刚有所松动的坚冰,似乎又以更快的速度重新冻结。父亲甚至不愿意亲自出面,只派了一个助理,就用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否定了他倾注了心血和热爱的“星桥”。

封瑶的心沉了下去。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远比技术难题更伤人。

就在徐卓远周身气息越来越冷,几乎要退回那个封闭的壳中时,封瑶上前一步,轻轻挡在了他和高助理之间。她没有愤怒地质问,也没有怯懦地退缩,而是用一种平静却异常坚定的语气开口:

“高助理,您好。‘星桥’项目并非小打小闹的学生游戏。它基于徐卓远同学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其核心创新点‘微协议适配器’架构,已经得到了我们系梁启明教授的认可,并被推荐参加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代表了学校对我们项目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肯定。”

她顿了顿,目光清澈地直视着高助理:“徐卓远在项目中展现出的架构设计能力和对底层协议的深刻理解,是极其稀缺的才华。我们认为,真正的‘前景’,在于突破现有技术的边界,而非仅仅跟随所谓的‘主流’。我相信,以徐总的远见,最终会理解并支持这种探索的价值。”

封瑶的话,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她搬出了梁教授和全国大赛作为背书,将徐父的“不务正业”定性为“前沿探索”,并直接将徐卓远的个人才华提升到“稀缺”的高度。她没有攻击徐父,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更有利的叙事框架。

高助理显然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温婉安静的女生会有如此得体的应对,他脸上的职业笑容僵硬了一瞬。

徐卓远怔怔地看着封瑶的背影。她并不高大,此刻却像一棵柔韧的树,为他挡住了一部分刺骨的寒风。她的话语,如同她之前展示的博客一样,再一次将他从被否定的泥沼中拉出,为他构建了一个可以被认可、被尊重的支点。

内心剧烈翻涌的冰海,似乎因为这道柔韧的屏障,而减缓了冻结的速度。

高助理最终留下几句“会向徐总转达”的场面话,便离开了。实验室里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却异常凝重。

陆星辰和沈瀚也感受到了这低气压,识趣地暂时离开,将空间留给了徐卓远和封瑶。

徐卓远站在原地,低着头,许久没有说话。封瑶没有催促,只是走过去,将他手边那杯早已凉透的水换成了温热的。

“为什么?”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为什么……要这样帮我?甚至不惜……对抗我父亲?”他用了“对抗”这个词,虽然封瑶的方式是如此温和而坚定。

封瑶转过身,靠在桌沿,面向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她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柔和。

“徐卓远,”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帮你,不是因为同情,也不是为了对抗谁。是因为我坚信‘星桥’的价值,更因为我看到了你的价值。”

她注视着他的眼睛,目光温柔而笃定:“那个能在奥数题中找到星辰般璀璨解法的人,那个能设计出如此精妙架构的人,不应该被束缚在别人定义的‘正业’里。你的才华,值得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光发热。而我,只是想守护住这片星光。”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回忆的悠远,仿佛在说一个珍藏已久的秘密:“就像那个博客曾经无声地鼓励过我一样。现在,我只是想用我的方式,告诉你也好,支持你也好,让你知道,你值得被看见,被认可,按照你自己的意愿,走你自己的路。”

这不是告白,却比告白更撼动徐卓远的内心。这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和真诚欣赏的守护,是一种跨越了时空的、双向的救赎。

他看着她,看着她在夕阳中温柔而坚定的眉眼,看着这个一次次在他即将坠入黑暗时,为他点亮微光的女孩。心脏深处那厚厚的冰层,在这一刻,发出了清晰无比的、碎裂的声响。一股暖流,带着酸涩与悸动,冲破了一切阻碍,汹涌地漫溢开来。

他猛地别开脸,掩饰住眼底翻腾的情绪。但紧握的拳头,却缓缓松开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回头,声音依旧有些低,却不再冰冷,而是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沉重与释然:“演示系统……还差最后一个多协议兼容性测试。明天,我们把它做完。”

他没有说感谢,也没有直接回应她的那番话。但封瑶知道,他听进去了,并且选择了继续前行。这就够了。

“好。”封瑶微笑着应道,眼中闪着光,“我们一起。”

星桥之上,荆棘王座的阴影依旧盘踞,但执剑前行的少年,身边已有了并肩的微光。冰封的心湖之下,春水已开始潺潺流动,等待着破冰而出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