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膳时通古今 > 第192章 诗圣的困顿与东坡的豪情

膳时通古今 第192章 诗圣的困顿与东坡的豪情

作者:星辰玄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8:00:46

林薇带着满腹疑云离去,姜小勺却无法平静。他知道,这位敏锐的女记者就像一只悄然靠近的猫咪,看似慵懒,实则爪牙锋利,随时可能揭开他竭力掩盖的秘密。必须更加小心了,他暗自告诫自己。

几日后的一个雨夜,雨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时味居的窗棂。送走最后几位因天气滞留的客人,姜小勺正准备打烊,后院的铁锅再次泛起微光,这次的波动带着一种沉郁顿挫、忧思深重的气息。

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面容憔悴、眉头紧锁的中年文士,在涟漪中显出身形。他身形消瘦,似乎饱经风霜,手中紧握着一卷书稿,眼神中充满了对现实的忧虑与对理想的执着。他环顾这明亮、温暖且充满食物香气的陌生环境,先是警惕,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那是对于安宁与温饱的本能向往。

“杜工部(杜甫)?”姜小勺试探着问道,心中已基本确定。这气质,这眼神,与诗圣流传后世的形象太过吻合。

那文士微微一怔,看向姜小勺,叹了口气,拱手道:“在下杜甫,字子美。不知此处是何地界?杜某似乎……迷途于此。”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疲惫。

“杜先生,这里是时味居,一家小饭馆。外面风雨交加,先生快请进来暖暖身子。”姜小勺连忙将他让进店内,递上一杯热茶。

杜甫接过茶杯,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暖意,紧绷的神色稍稍缓和。他确实又冷又饿,盘缠用尽,前途渺茫,此刻能有一处遮风避雨之地,一杯热茶,已是难得。

“先生似乎旅途劳顿,尚未用饭吧?”姜小勺关切地问,“若不嫌弃,晚辈为您准备些吃食?”

杜甫脸上露出一丝窘迫,低声道:“实不相瞒,杜某……囊中羞涩……”

“先生说的哪里话!”姜小勺立刻打断他,“您能光临小店,便是缘分。一顿便饭,不值什么,先生切莫推辞。”他深知杜甫一生坎坷,忧国忧民,却常常连自身温饱都难以解决,心中满是敬意与同情。

看着窗外凄风苦雨,再看眼前这位衣衫单薄、面容愁苦的诗人,姜小勺决定做一道能驱散寒意、带来温暖与饱足感的食物。他想到了猪肉白菜炖粉条。这道菜用料寻常,却滋味浓厚,热气腾腾,最能抚慰困顿的身心。

他选用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肉,煸炒出油,加入葱姜爆香,再下入切好的大白菜梆子翻炒,然后加入泡软的宽粉条和足量的开水,以及酱油、盐等调味。最后才放入易熟的白菜叶,盖上锅盖,小火慢炖。让猪肉的丰腴、白菜的清甜、粉条的滑糯在汤汁中充分融合。

当那一大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猪肉白菜炖粉条被端到杜甫面前时,那浓郁的肉香和温暖的水汽让他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他已有许久未曾吃过如此实在、如此暖心的饭菜了。

“先生,请趁热用。”姜小勺递过碗筷。

杜甫不再推辞,道了声谢,便埋头吃了起来。炖得软烂入味的五花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吸饱了汤汁的粉条滑溜筋道;白菜软甜,带着肉汁的醇厚。每一口都带着滚烫的温度,从口腔一直暖到胃里,再扩散到四肢百骸,连日的饥寒与疲惫仿佛都被这锅炖菜驱散了大半。

他吃得很慢,却很专注,眼中似乎有微光闪动。这简单却温暖的食物,在这寒冷的雨夜,给了他莫大的慰藉。

“掌柜的,此饭……甚好。”杜甫放下碗,长长舒了口气,眉宇间的愁绪似乎也化开了一些,“暖身,暖心。”

就在这时,在后院与朱载堉探讨音律的苏轼闻着香味踱步出来,看到杜甫,先是觉得面生,但观其气度,又觉不凡,便上前搭话。

“这位兄台,请了。在下苏轼,字子瞻。观兄台神色,似有满腔块垒,不知可否一叙?”苏轼向来豪爽好客。

杜甫抬头,看到一位气度恢弘、笑容豁达的中年文士,虽不知其名,但觉其人气宇轩昂,便也起身还礼:“在下杜甫,字子美。见过苏兄。”

苏轼一听“杜甫”二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猛地一拍大腿,激动道:“可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子美?哎呀!失敬失敬!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想在此得见!”苏轼虽年代早于杜甫,但杜甫的诗名他自然是知晓的,此刻见到“活生生”的诗圣,怎能不激动?

杜甫倒是被苏轼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连称“不敢”。

苏轼拉着杜甫坐下,兴奋地谈论起诗文,从《望岳》的雄浑谈到《兵车行》的沉痛,又说到自己欣赏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见苏轼性情真挚,见解非凡,也渐渐放开,与之畅谈起来。两位文学巨匠,跨越时空,在这小小的时味居内,因一顿暖心的炖菜而相遇,谈诗论文,竟忘了时间。

苏轼更是豪情大发,让姜小勺再温些酒来,要与杜甫“浮一大白”。姜小勺看着这两位历史上璀璨的星辰把酒言欢,心中感慨万千,连忙照办。

【…接待特殊食客:杜甫…满足其“饥寒交迫中寻求温暖饱足”需求…获得其深切感激…】

【…获得状态:【沉郁的顿挫】…效果:对人生百味、食材本真理解加深,烹饪带有“慰藉”属性的菜品时效果小幅提升…】

【…获得特殊物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残页…效果:蕴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意念,可小幅提升对烹饪社会价值的思考…】

杜甫与苏轼畅谈至夜深,直到雨势渐歇,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临走前,杜甫对姜小勺深深一揖,感谢他这一饭之恩与容身之所。苏轼更是拍着胸脯对杜甫道:“子美兄,日后若有闲暇,常来此处!你我再把酒论诗!”

送走二位文豪,姜小勺看着得到的奖励,心中沉甸甸的。诗圣的困顿与博大胸怀,让他对“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

现代线这边,林薇的试探并未停止。她开始更加留意时味居打烊后的动静。这天深夜,她借口白天有东西落在店里(一个精心准备的借口),绕到时味居后巷,想看看能否发现什么。

然而,她刚靠近,就听到后院隐约传来一阵慷慨激昂的吟诵声,似乎是……古文?还夹杂着另一个略显沉郁的声音在应和。她心中一动,悄悄贴近院墙,凝神细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个豪迈的声音吟诵着,是李白的《将进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另一个更加沉郁顿挫的声音接上,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林薇惊呆了。这深更半夜,时味居的后院里,怎么会有人用如此投入的感情吟诵李杜的诗篇?而且这声音……似乎就是她之前见过的“苏先生”和另一位没见过的、声音沉郁的先生?

她正想听得更仔细些,忽然,后院的门“吱呀”一声被从里面推开,姜小勺提着垃圾袋走了出来,正好与贴在墙边的林薇打了个照面。

两人都愣住了。

“林……林记者?”姜小勺心里咯噔一下,强作镇定,“你这么晚……在这里做什么?”

林薇反应极快,立刻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啊,姜老板,吓我一跳。我……我晚上散步,路过这里,好像听到有人在念诗?声音真好听,是……是收音机吗?”她试图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姜小勺头皮发麻,干笑道:“是……是啊,我晚上喜欢听些诗词朗诵,助助兴……林记者要进来坐坐吗?”他这是典型的以进为退。

林薇看着姜小勺明显不自然的表情,又联想到刚才那真切得不像是录音的吟诵声,心中的疑云更重了。她笑了笑:“不了不了,太晚了,不打扰了。姜老板……兴趣挺雅致啊。”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姜小勺一眼,转身离开了。

看着林薇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姜小勺长长吐出一口气,后背惊出一身冷汗。他知道,林薇绝对没有相信“收音机”的说辞。这位女记者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勾起来了,而且她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后院,苏轼和杜甫(已通过系统权限知晓外面情况)面面相觑。苏轼挠了挠头:“小勺,我们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姜小勺苦笑着摇摇头:“不关二位先生的事,是晚辈自己没处理好。”他知道,瞒得过一时,瞒不了一世。随着时味居名气的增长和接待古代食客频率的增加,暴露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如何应对林薇,甚至是否要有限度地透露一些真相,成了一个他必须尽快思考的难题。

在诗圣与诗豪的千古唱和之后,留给姜小勺的,是一个现代都市里越来越近的探照灯,光芒灼人,无处遁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