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膳时通古今 > 第191章 乐天知命与记者的试探

膳时通古今 第191章 乐天知命与记者的试探

作者:星辰玄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8:00:46

唐伯虎的墨宝《时味居醉吟图》悬挂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果然引得不少食客驻足品评,为小店增添了不少风雅气息。姜小勺暗自得意,这文化氛围的营造,效果显着。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店内洒下斑驳的光影。姜小勺刚送走一桌对【炙烤东坡肉】赞不绝口的客人,正擦拭着柜台,后院的铁锅便又一次泛起了熟悉的涟漪。这次的波动,带着一种中正平和、却又隐含忧患意识的文气。

一位身着简朴官袍(似是常服)、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些许疲惫与豁达的中年官员迈步而出。他手中还拿着一卷诗稿,口中低声吟哦着什么,抬头看见这完全陌生的环境,先是一愣,随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并无太多惊慌。

“此地……非官衙,非宅邸,倒有烟火之气,莫非是某处酒家?”他环顾四周,目光在唐伯虎那幅画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又看向姜小勺,拱手道,“在下白居易,字乐天,不知如何至此,叨扰掌柜了。”

白居易!那位倡导“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大诗人,诗魔!姜小勺心中肃然起敬,连忙还礼:“白先生光临,小店荣幸之至!快请坐。”

白居易依言坐下,将手中诗稿轻轻放在桌上,神色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姜小勺察言观色,小心问道:“白先生似乎心有挂碍?若不介意,可与晚辈说说,或许……美食能稍解烦忧?”

白居易叹了口气,倒也不避讳:“实不相瞒,近日地方事务繁杂,民生多艰,又闻朝中……唉,罢了,些须俗务,不足道也。只是心中郁结,难以排遣。”他身为地方官,心系百姓,又对朝政有所看法,却往往无力改变,这种苦闷,非亲身经历难以体会。

姜小勺了然,这位是位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用过于花哨或奢华的菜式反而不美,需得是能抚慰人心、接地气,甚至能引发共鸣的吃食。

“先生为民操劳,令人敬佩。”姜小勺道,“既然如此,晚辈为您做一道【暖心胡辣汤】配【黄金焦馍】,如何?此物暖胃驱寒,朴实无华,却能给人实实在在的慰藉。”

“胡辣汤?焦馍?”白居易对这些名词感到陌生,但“暖心”、“慰藉”二字打动了他,便点了点头,“有劳掌柜。”

姜小勺转身进入厨房。他精心熬制汤底,选用牛骨与多种香料,慢火炖出醇厚滋味,再加入面筋、木耳、豆腐皮、粉条等丰富的配料,最后勾芡,调入大量的胡椒和少许陈醋,使得汤品色泽红亮,酸辣开胃,香气扑鼻。那【黄金焦馍】则是将面团擀成薄饼,烙至两面金黄酥脆,带着浓郁的麦香。

当一大碗热气腾腾、酸辣辛香的红亮胡辣汤和几块金灿灿的焦馍端到白居易面前时,那霸道的香气瞬间驱散了他眉宇间的些许阴霾。他舀起一勺汤,吹了吹气,送入口中。

刹那间,一股暖流伴随着酸、辣、咸、香多种复合味道直冲味蕾,微微的灼热感从喉咙蔓延到胃里,整个人仿佛都被这股热力激活了。再咬一口焦香酥脆的馍,蘸着汤汁,朴实却满足的感觉油然而生。

“好!此汤甚好!”白居易眼睛一亮,连日来的疲惫与郁结似乎都随着这碗热汤消散了不少,“酸辣醒神,暖人肺腑,用料实在,正如这世间,虽有辛酸辛辣,却也自有温暖与实在之处。”他一边吃,一边感慨,竟从这碗寻常汤品中品出了几分人生况味。

几口热汤下肚,白居易脸色红润起来,话也多了些。他与姜小勺聊起地方风物,民生疾苦,甚至探讨起烹饪之道与治理地方的相通之处——都需掌握火候,调和五味,了解“食材”(百姓)的特性。

这时,在后院研究音律的朱载堉也被这浓郁的香气吸引了出来,看到白居易,听闻其名,便上前攀谈。两人一谈音乐,一谈诗歌,竟发现彼此在艺术追求上有不少共鸣之处。朱载堉甚至拿出他正在演算的律吕数据与白居易探讨,白居易虽对具体数算不甚了了,却对其追求音律和谐、格物致知的精神大加赞赏。

一顿简单却暖心的饭食,竟让这位忧心忡忡的诗人暂时放下了心中块垒,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接待特殊食客:白居易…满足其“寻求慰藉与排解忧思”需求…获得其共鸣与赞赏…】

【…获得状态:【乐天的豁达】…效果:面对困难与压力时,心态更为平和乐观,韧性小幅提升…】

【…获得特殊物品:【新乐府·食为民天篇】残稿…效果:白居易有感而发的诗稿残页,蕴含“关注民生”意念,阅读可小幅提升对食材本味与饮食背后人文关怀的理解…】

白居易心满意足,留下几句对胡辣汤的赞美之词和那卷诗稿残页,飘然离去。姜小勺拿着那残稿,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关切之意,对“食为民天”有了更深的理解。

……

现代线这边,林薇的调查在暗中进行。她利用记者身份和人际关系,更加留意时味居的动向。她发现,姜小勺的食材采购记录确实大部分来自普通市场,但偶尔会出现一些无法追溯来源的、品质极高的特殊食材,这在他的账目上仅有模糊的“特殊渠道”记录。

她还注意到,姜小勺似乎对某些历史细节和传统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了解得异常精深,远超一个普通年轻厨子的认知范围。而且,他店里出现的那些“朋友”,虽然穿着现代服装,但言谈举止间总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古意,绝非模仿所能及。

这天晚上,林薇借口路过,在时味居快打烊时走了进来。店内已经没有其他客人,姜小勺正在整理桌椅。

“姜老板,还没休息啊?”林薇笑着打招呼,目光却似不经意地扫过整个店面,尤其是通往后院的那扇门。

“林记者?快请坐,这就收拾完了。”姜小勺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依旧热情。

“不急。”林薇在靠近柜台的位置坐下,状似闲聊地问道,“姜老板,我看你店里挂的这幅唐寅的画,还有之前一些装饰,都很有味道。你好像对传统文化特别有研究?”

“呃,业余爱好,业余爱好。”姜小勺含糊道。

“是吗?”林薇笑了笑,从包里拿出手机,看似随意地划着,“我有个朋友是搞民俗研究的,他对你店里一些器物的形制很感兴趣,觉得有些……很特别,不像现代仿品,倒像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了。”她这话半真半假,意在试探。

姜小勺后背开始冒汗,那些器物有些是古代食客带来的,有些是系统出品,自然与普通仿品不同。“可能是……祖上传下来的吧,我也不太懂。”

“祖上?”林薇挑眉,目光更加锐利,“姜老板,据我所知,你家祖上似乎就是本地普通农户,好像没出过什么收藏家或者文人雅士啊?”

姜小勺顿时语塞,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林薇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心中疑窦更深,但她并没有继续逼问,反而缓和了语气:“姜老板,你别紧张。我就是好奇,觉得你这店……很有意思。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吧。”她站起身,意味深长地看了姜小勺一眼,又看了看通往后院的那扇门,“时间不早了,不打扰你休息了。下次,希望能尝尝你那位‘苏先生’都赞不绝口的拿手菜。”

说完,她转身离开了,留下姜小勺一个人站在原地,心绪不宁。林薇显然已经注意到了太多不寻常的地方,她的调查恐怕不会停止。自己该如何应对?是继续隐瞒,还是……找个合适的时机,透露部分真相?

姜小勺感到一阵头疼,维系时空平衡,不仅要应付古代的食客,现在连现代的记者都要小心应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