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蓝剑深空探索公司指挥中心。
当“蓝剑号”从数千万公里外传回的信号被成功接收并解码,那份包含着首次踏足火星的激动、丰富资源发现以及极具价值建议的报告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整个控制中心陷入了短暂的、极度震惊后的死寂。
随即,狂喜的浪潮猛然爆发! “成功了!他们成功了!” “登陆了!还找到了水冰和矿脉!” “环形山基地!太好了!”
欢呼声、掌声、甚至激动的哽咽声交织在一起。但很快,公司高层的决策者立刻从狂喜中冷静下来,强烈的危机感和机遇感涌上心头。
“安静!都安静!”CEO大声喊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但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激动留在后面!现在,立刻!马上!按照‘蓝剑号’传回的建议和坐标,全力定制我们的‘火星先锋基地’模块!”
他挥舞着手臂,如同战场上下达冲锋命令的将军:“设计部、工程部、采购部!全部给我动起来!我要在24小时内看到基地一期模块的最终设计图!72小时内,所有关键设备采购订单必须下发!生产线三班倒!加班加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占火星开发的先机! 我们要成为火星上的第一个永久居民!”
整个蓝剑公司如同一台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资源投入运转起来。民营资本的力量和灵活性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蓝剑公司在火星的惊人发现和迅速反应,消息虽未完全公开,但已在顶尖商业圈层和航天领域内引发巨大震动。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公司看到了深空探索带来的巨大回报,纷纷加速各自的太空计划。民营星际时代,在蓝剑的带头冲锋下,正式步入了疯狂竞速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寰宇航天基地,首席工程师办公室。
林辰推门而入,直接问道:“陈航,‘星梭’级的完成度多少了?”
陈航从一堆设计图中抬起头,眼中带着血丝但精神亢奋:“报告指挥官,主体结构全部合拢,内部舾装完成了八成,离子推进引擎阵列和反重力引擎都已安装完毕,总体进度超过百分之八十!比原计划还快了一些。”
“百分之八十…很好。”林辰点了点头,随手将一个平板电脑递了过去,“看看这个,能不能想办法现在给它补进去?”
陈航疑惑地接过平板,只看了一眼,眼睛就猛地瞪圆了:“这…这是?!聚变脉冲引擎(参考流浪地球的行星发动机) 的设计图?!老板,您…您要给‘星梭’装上这个?!”
“不然呢?”林辰笑了笑,“现在的离子推进,哪怕有反重力辅助,对于横跨整个太阳系来说,还是太慢了。我算过了,如果换上这套基于聚变能量直接喷射等离子流的新型主推进系统,‘星梭’的巡航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五(0.15C)! 到时候,从地球到火星快的话几天就能到,去木星也就个把月,整个太阳系就真的可以算是我们的‘后院’,可以随便飞了。”
光速的百分之十五!这个数字让陈航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这意味着人类的活动范围将从目前的内太阳系,真正扩展到包括巨行星及其卫星在内的整个太阳系!
“影响大吗?”林辰问。
陈航迅速在脑中模拟了一下工程变更:“影响肯定有!主引擎舱段需要重新设计加固以承受更强的推力和能量波动,能源输送管道要全部更换为更高标准的材料,控制系统也要大改…但值得!太值得了! 进度可能会因此推迟…大概十天左右下水,但换来的速度提升是革命性的!太香了!”
“那就去安排!”林辰一锤定音,“把所有资源优先向这个升级倾斜,我要尽快看到能飞遍太阳系的‘星梭’!”
“是!指挥官!”陈航毫不犹豫,立刻拿起通讯器开始咆哮着下达新的指令。
新的方案和数据包通过量子通讯瞬间传输至“广寒宫”。船坞的工程AI立刻响应,巨大的机械臂开始作业,小心翼翼地将已经安装好的部分大型离子引擎吊出,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接口。随后,四台更加粗壮、结构更加复杂、闪烁着幽蓝色预启动光芒的聚变脉冲引擎被精准地吊装进入预留的引擎舱内。
整个“星梭”的建造进程为此短暂调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短暂的等待是为了换取一个真正的质的飞跃。
一个月后。
“指挥官,‘星梭’级首舰,‘星梭一号’,全部建造、舾装、升级及测试工作完毕!正式完工!”陈航的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向林辰汇报。
“哦?比预计的还快了点。走去控制室看看。”林辰起身。
广寒宫控制中心,巨大的观测舷窗前,以及所有屏幕上都呈现着同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
在冰冷的月球背景映衬下,一艘长达1680米的梭形巨舰静静地悬浮在船坞中。它通体覆盖着暗色的复合装甲,流畅的线条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感。舰体两侧是新安装的聚变脉冲引擎喷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