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 第93章

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第93章

作者:官小姑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20:14

赛维鲁大帝的号令传遍罗马城,亚历山大将军统帅的钢铁洪流已在城外列阵。金戈铁马映照烈日,令大帝的瞳孔燃起征服的火焰——这三十万精锐足以碾碎任何阻挡罗马鹰旗的国度。

可悲的臆想。

若他知晓大汉九十五万铁骑正横陈贵霜边境,这东征的豪情怕要化作冷汗涔涔。历史的玩笑总是残忍,此刻的赛维鲁仍沉醉在帝国迷梦中,挥师东进的号角已然响彻云霄。

市民蜂拥至城垣相送,目送铁骑洪流卷起漫天尘烟。每个罗马人都在这支军团身上投注了膨胀的野心,渴望着比马其顿荣光更煊赫的伟业。当最后一缕盔甲反光消失在地平线,安息帝国的方向隐约传来命运齿轮的轰鸣。

万里之外的大汉官道,一辆玄漆马车正碾过青石板疾驰。车帘随颠簸掀起一角,露出老者如古井般的眼眸。窗外沃野千顷,阡陌如织,恍若上古圣王治世重现。

\"匪夷所思...\"

枯瘦手指轻扣窗棂,老者望着长安方向喃喃自语。那里有位 ** 正将三代之治从竹简变为现实,而历史的长河在此刻泛起金色涟漪。

马车疾驰在官道上,两侧景色飞速倒退。

老人望着窗外,目光渐渐飘远。

多年前的大汉并非如今这般光景。

那时他还是个满怀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却被现实浇灭了所有热忱。

田间劳作的岁月里,他亲眼目睹官兵为征税逼死一家三口——不,那实则是世家的手笔。

朝堂的软弱助长了世家气焰,大汉根基早已被蛀空。

彼时民生凋敝,百姓深陷水火,却犹有转圜余地。

老人曾想入朝力挽狂澜,岂料汉灵帝公然卖官鬻爵。

这场闹剧彻底撕碎了大汉最后的脸面。

买官者蜂拥而至,个个盘算着如何从百姓身上刮回本钱。

赋税日益沉重,民间怨声载道。

最终老人心灰意冷,遁入山林。

更可叹当时异族频犯边境。

虽有公孙瓒镇守幽州,刘虞多方斡旋,并州等地仍饱受侵扰。

各州田地荒芜,灾荒连年。

\"驾!\"

车夫一声吆喝将老人思绪拉回。

窗外沃野千里,农人耕作时脸上带笑。

这般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从前的大汉岂能得见?

自光武中兴后,东汉便日薄西山。

如今这番盛世气象......

老人目光转向长安方向,皱纹间漾起欣慰。

全赖那位新君啊。

数年前爆发的黄巾之乱彻底摧毁了大汉王朝最后的生机,而董卓篡位更是给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致命一击。连年战火让原本就民生凋敝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

自黄巾之乱起,关中凋零、民生困苦,农田荒芜导致百姓食不果腹,这正是黄巾之乱能够形成燎原之势的根本原因。在沉重的压迫与 ** 之下,整个大汉十三州都陷入了动荡。

如今在位的天子,原是被贬至交州的皇子,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他以交州为根基励精图治,仅用数年就将这片边陲之地发展得堪比中原郡城。黄巾之乱后,天子亲率数十万大军北上讨伐董卓,兵锋直指虎牢关。当异族入侵之际,他又毅然调转兵锋抵御外侮,这份担当令天下诸侯望尘莫及。

正因如此,各地英才纷纷奔赴幽州投效。自天子掌控幽州以来,逐步平定九州乱局,重新凝聚起这个濒临崩溃的王朝。如今的大汉不仅恢复了往昔荣光,更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好啊~~\"

\"实在太好~~\"

马车上的老者望着窗外繁荣祥和的景象,不禁连声赞叹。车厢内还有一位相貌奇特的年轻人陪伴在侧。

\"士元,可曾见此盛世景象?\"

\"如今还敢恃才傲物吗?\"

这位青年正是人称\"凤雏\"的庞统。听到父亲的话,他停下抚琴的双手,恭敬地回应:\"孩儿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说话的老者正是庞统之父庞德公。作为闻名天下的隐士,他的声望甚至超过水镜先生司马徽。随着马车前行,庞德公的目光始终流连于窗外的繁华盛景,内心对即将面见圣天子充满期待。

大汉一统神州之速,亘古未有,更兼体恤黎庶如己出,此等明君方能力挽狂澜,再造盛世乾坤

当今天子之圣明,纵使庞德公这般挑剔之人亦难觅瑕疵。

昔年汉室衰微,竟需遣帝女和亲蛮夷;而今上御驾亲征,王师所至皆插赤旌。

如此壮举,令庞德公拊掌称善。

较之往昔积弱之汉,今上刘耕治下的大汉,方为万邦来朝之 ** 上国。

辕轮碾过官道青石,车帷内庞统终敛狂妄之色。

这尘世芸芸众生,庞士元皆可嗤之以鼻;唯对当朝天子,却是发自肺腑地敬若神明。

能使凤雏先生尽弃争锋之念者,普天之下唯刘耕一人。

究其根由——

即使以庞统之才,亦难重现圣上缔造的清明盛世。

\"父亲,长安城堞已入眼帘。\"

\"哦?\"

庞德公撩开车帘时,眼眸映满朱雀大街的繁华。这位隐居鹿门二十载的高士,此番竟为觐见天子而来。

昔年刘表三顾茅庐尚且请不动的人物,如今却被未央宫的晨钟牵引。

要知庞德公之能——

卧龙得其谋略,凤雏承其韬略。后世有评:\"黄石公隐谷城而留子房,庞德公隐鹿门而育孔明,老子隐流沙而化仲尼。大贤既出,遁世如神。\"

当辇驾穿过明德门,庞公忽觉目眩。

\"未料长安雄城,竟焕发如此神采!\"

老人记忆中的两京,还停留在桓灵年间的颓垣残壁。此刻朱雀大街的金柈玉砌,分明在诉说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那时的长安远不及洛阳昌盛,城墙斑驳倾颓,哪如今日这般鼎盛气象。

城门前行人如织,百姓和睦共处的景象令庞德公顿觉神清气爽。

\"士元随我来!\"

\"果真不枉此行啊~\"

庞德公言罢便健步如飞地向城门走去。车内庞统见父亲这般激动,慌忙下车追赶。年迈的父亲这般疾行,让他生怕有个闪失。

二人行至城门前,忽闻远处传来震天杀伐之声。

庞德公驻足倾听:

\"这声响定是官兵操练。\"

\"不愧大汉劲旅,光是这喊杀声便知非同凡响!\"

\"不知能否前去观摩?\"

这位精通兵法的大儒听得心痒难耐。庞统见状,只得朝维持秩序的兵卒走去。

\"这位军爷——\"

庞统执礼相询,那卫兵竟含笑回礼:

\"先生但说无妨,分内之事定当效劳!\"

这般坦荡让庞统怔然——自幼因相貌受人避讳的他,难得遇见这般不存芥蒂之人。

\"家父听闻军中操练之声,不知可否前往观看?\"

卫兵爽朗笑道:

\"我当是何事!陛下早有旨意,许百姓观览军演。\"

\"保家卫国的将士,光明磊落,何须遮掩!\"

言毕便领着二人向军营行去。庞德公雀跃如孩童般跟随,庞统却因卫兵那番话陷入沉思。

\"杀!杀!杀!\"

\"结阵!\"

\"举盾!\"

三人刚踏入军营训练场,震天的喊杀声便令他们浑身一颤。

无需亲眼目睹,单凭这气势如虹的呐喊便知是支精锐之师。待他们走近才发现,围观训练的不止他们,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百姓。

\"天啊!这就是我大汉的军队?\"

\"何等雄壮!\"

\"真乃虎狼之师!\"

\"这才是帝国雄师!陛下威武!\"

训练场上,长枪兵不断变换枪阵,近卫军的大盾时合时分。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中,赞叹此起彼伏。庞德公的目光完全被这支军队吸引。

\"不愧是一统天下的雄师!\"

\"单凭这气势,当属天下至强!\"

\"若当年大汉有此强军,何至被世家大族把控而腐朽?\"

想到黄巾之乱时若非卢植、皇甫嵩等老臣力挽狂澜,大汉恐怕早已倾覆。望着眼前演练的军队,庞德公脸上浮现欣慰之色——这才配得上如今兴盛的大汉帝国。

\"好啊...甚好...\"

\"士元,我们进城吧。\"

\"老夫愈发想亲睹圣上天颜了。\"

庞统搀扶着庞德公,在守卫引领下向长安城走去。这些日子守卫见多了前来长安的大儒,自然恭敬引路。

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让庞德公心潮澎湃:

\"短短数年光景,\"

\"陛下竟能将破败的大汉振兴到超越前朝的强盛,\"

\"如今才堪称真正的 ** 上国啊!\"

三人的身影渐渐融入长安城熙攘的人流中。

当大汉的目光聚焦长安时,欧洲各国的视线却都锁定在安息帝国边境。

安息帝国边疆此刻驻守着一支来自遥远东方的雄师,这支部队时刻威胁着安息防线。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已到剑拔弩张之际,这场跨越洲际的超级战争,竟比真实历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爆发了十七个世纪。

当整个欧洲在罗马帝国麾下完成联合时,安息王朝早已选择臣服于罗马以求自保。那些夹在两大帝国之间的城邦小国,更是纷纷向罗马递交降表,只求在这场浩劫中延续国祚。

反观东方,大汉王朝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气象。在刘耕的统治下,这支东方巨龙的铁蹄已踏遍整个亚细亚大陆,连贵霜帝国盘踞的中亚地区也被曹操统帅的西征军团横扫。此刻的大汉根本不需要任何盟友——作为 ** 上国,其军威所至皆成王土。

由刘耕亲手打造的无敌军团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扩张版图。那些曾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蛮族部落,如今在面对这支融合了先进战术与精良装备的军队时,竟连像样的抵抗都难以组织。每座被汉军铁骑指染的城池,都会在顷刻间易帜。

当罗马君臣仍沉浸在无知中时,赛维鲁皇帝已亲率东征军团越过安息国境。留守的罗马帝国正全力运转战争机器:全国粮秣向都城集散,适龄青年尽数编入军团。在\"母亲勿忧\"的告别声中,无数像托比这样的罗马少年拿起武器,跟随皇帝的战旗奔向东方战场。这场跨越大陆的史诗级对决,注定将改变整个旧世界的格局。

在赛维鲁皇帝挥师东进的征途中,数支精锐罗马骑兵团正从帝国腹地疾驰赶来增援。

此刻,赛维鲁已亲率主力军团深入安息国境。

\"恭迎赛维鲁皇帝陛下!\"

\"恭迎赛维鲁皇帝陛下!\"

\"恭迎赛维鲁皇帝陛下!\"

早获军情的安息君主率领文武百官在边境列队相迎。当罗马军团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安息君臣立即恭敬行礼。

赛维鲁见状微微颔首,语气随意道:\"免礼。带朕去你的王宫看看。\"

罗马军团继续向安息都城开拔。听到这话,安息君主瞬间变了脸色。王宫乃一 ** 权象征,对方竟要鸠占鹊巢,这分明是当众羞辱。

然而面对绝对武力,安息君主只能隐忍,阴沉着脸为罗马人引路。此刻安息国势危如累卵,只要能保全社稷,即便要他亲自侍奉也甘之如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