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 第91章

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第91章

作者:官小姑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20:14

回想自己宦海沉浮的前半生:先得汉灵帝赏识入朝,后虽被董卓以灭族相胁再度出仕,却始终遭到王允等人的排挤。若能早些遇到明主,或许还能为国效力。思及此处,蔡邕不禁摇头苦笑。

聪慧的蔡文姬明白父亲的心思,但她更清楚当下的安排已是最好的结局——父亲终于可以远离朝堂纷争,安享晚年了。

两父女漫步在长安街头。

街市喧闹非凡——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杂技艺人翻着跟头,珠宝铺里玉器琳琅,最惹眼的还是那座皮影戏馆。

眼前盛景令蔡邕与蔡琰目不暇接。往昔长安哪有这般气象?

街边演罢的皮影戏正说着秦皇挥师南下、踏破士族的故事,幕布拉起时,父女俩仍怔怔出神。

暮色渐沉,人流忽地朝皇城方向涌去。

\"爹,他们这是?\"

蔡琰拽了拽父亲衣袖。既来了长安,哪有不见识的道理?两人当即随人潮前行。

越往中心走,街面越是拥挤。挨挨挤挤的衣袍摩挲声中,蔡邕突然看见前方高台——

鎏金台柱旁立着披甲武士,寒铁面甲下目光如电。

\"让我试试!\"

\"兄台且看我这套枪法!\"

沸腾的呼喊声里,父女俩终于明白:这是秦皇设的招贤台。但凡有真本事的,不论出身皆可登台。

蔡邕捻须的手微微发颤。

乱世里的明珠,终于等到拭尘之日了。

# 人才沉浮录

然而这些能人异士中得以崭露头角者寥寥无几,多数都郁郁不得志。

若非刘耕降临此界,大汉依旧被世家大族一手遮天,想要建功立业就不得不依附于这些豪门。

更有无数俊杰默默消逝在岁月尘埃里。

令刘耕记忆犹新的是三国史籍中那位神秘莫测的阿曲小将。

昔年太史慈与孙策激战,孙策座下八员猛将围攻,太史慈阵中却杀出一员无名小将独战八雄。

仅凭一人之力牵制八将,其中黄盖等人皆是久经战阵的骁勇之士。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硬是拖住八将直至太史慈回援。

此不过沧海一粟,三国乱世中被埋没的英才何止千万。

正因如此,刘耕才在大汉圣都长安设立这座招贤台。

但凡身怀绝技、品行端正者,皆可登台一展所长。

望着远处摩拳擦掌的青年才俊陆续登台,蔡邕不禁侧目看向身旁的蔡琰。

面对父亲的目光,蔡琰轻声叹道:

\"父亲年事已高,何必还要参与这些事?\"

\"安享晚年不好么?\"

蔡邕闻言却露出洒脱的笑容。

作为汉室老臣、当世大儒,他始终心系社稷。

灵帝年间虽曾入朝为官,奈何大汉根基已腐,未及施展抱负便山河破碎。

董卓乱政时,蔡邕本已无意仕途,却被迫出山。

如今大汉复兴,秦皇陛下雄才大略,这般明主谁不愿效死?

目睹招贤台盛况,蔡邕沉寂多年的报国之心又燃起生机。

正当他欲要上前一试时,台上忽现一道窈窕身影。

\"咦?!\"

\"竟有女子登台?\"

蔡邕面色微变。

一旁的蔡琰却双眸放光,专注凝视台上女子。

只见那蒙面女子翩然起舞,剑光如虹......

虽难窥真容,但其曼妙剑姿已令人心驰神往。

\"妙哉妙哉!\"

\"好身手!\"

围观百姓忍不住齐声喝彩。

前来观礼的百姓虽男女皆有,但登台者皆为男子。此刻竟有女子敢踏上高台,已令众人肃然起敬。

剑影翩跹间,那道窈窕身影终于收势而立。

招贤官拾级而上,沉声道:\"姑娘是首位登此台的女子。可知女子入选后将去往何处?\"

只见那倩影眸光坚毅,朗声应道:\"民女不知!但无论去向何方,只要能为陛下效命,民女万死不辞!\"

招贤官微微颔首。台上之人皆经王越麾下剑士暗中查访,既无人阻拦,其品性德行自然无可挑剔。

\"报上名来。\"

\"民女任红昌。\"

\"任红昌,即日起册封为执掌貂蝉冠女官。\"

\"臣领旨!\"

闻听此言,任红昌眉间顿生欢喜。能入宫闱已远超所期——须知当今天子秦皇陛下身侧仅有甄皇后与糜氏相伴,后宫空虚已久。这位一统江山、拯救黎民的圣主,早已成为大汉闺阁女儿的梦中良人。能任貂蝉冠女官,便得了面圣机缘,这般造化岂能不喜?

台下人群中,蔡琰见状不禁怦然心动。

\"父亲!\"

蔡邕被女儿突来的呼唤惊得一怔。待看清她眼中渴盼,这位当代大儒顿时眉头深锁。在他看来,女儿既曾与河东卫氏定亲,纵然已解婚约,终究不便抛头露面。纵有才女之名,女子原该谨守闺训才是。

\"荒唐!\"

\"堂堂闺秀岂可当众献艺?\"

\"成何体统!\"

蔡琰黯然垂首。这近在咫尺的良机,终究要失之交臂了。

蔡琰眼巴巴地望向招贤台方向,却被父亲严词拒绝,只能暗自神伤。

正当人群翘首期盼下一位能人登台时,街道上骤然涌现大批全副武装的皇家剑士。这些隶属于秦皇直辖的精锐战士突然现身,引得众人纷纷左顾右盼,更有心思敏捷者已隐约猜到什么。

蔡邕作为当世大儒,见此阵势立刻会意——能调动如此多皇家禁卫的,普天之下唯有一人。

突然,一道气吞山河的身影在招贤台上缓缓显现。

\"快看台上!\"随着一声惊呼,那道睥睨天下的身影瞬间吸引全场目光。就在众人惊愕之际,蔡邕已伏地高呼:\"参见秦皇陛下!\"

百姓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跪拜山呼。能亲眼得见天子龙颜,对这些平民而言简直是莫 ** 幸。

刘耕抬手轻压,含笑示意众人起身:\"诸位平身。朕今日特来观礼,还望各位才俊尽情施展。\"说罢便在王越备好的座椅落座。

天子亲临的消息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跃跃欲试者争先恐后地呼喊:\"让我来!我来献艺!\"

\"别挡道!让我第一个上!\"

人群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数道矫健身影接连跃上招贤台。这些应试者各怀绝技,尤其武艺精湛者更是层出不穷。

刘耕的目光很快被台上几位青史留名的武将所吸引。当看到吕蒙和魏延时,他不禁微微颔首。这两人若悉心栽培,必成难得的统帅之才。

吕蒙自不必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绝非虚言。只要保持求学之心,其今生成就必不亚于前世。至于魏延,世人皆道其天生反骨,却不知他实为蜀汉最后的栋梁。此人长于奇谋,之所以生出异心,不过是因刘备、诸葛亮相继离世后无人能制罢了。

如今有自己坐镇的大汉帝国,更有诸多能力远超魏延的将领在侧,岂会纵容他再生二心?况且帝国已然开启一统寰宇的征程,仅余欧陆未平,魏延即便有心叛逆,又能翻起什么浪花?

能收获两位将帅之才,刘耕深感此行不虚。

正当选拔持续进行时,一道婀娜身影翩然登台。\"哦?\"刘耕挑眉望向这名不速之客。先前任红昌的出现已属意外,当世敢抛头露面的女子堪称凤毛麟角。不想除她之外竟还有第二位。

看着这位莲步轻移的女子,刘耕兴致盎然地将目光投去。台下一人却骤然色变。\"文姬!\"蔡邕失声惊呼。他万万没料到女儿竟趁天子驾临之际溜上了招贤台,急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此刻蔡琰已然婷婷立于台上,再想阻拦为时已晚。

在父亲焦灼的注视下,蔡琰拂袖而坐,将怀中古琴轻放案前。这位气质如兰的绝色佳人令刘耕眼前一亮,随即又被那具造型古朴的瑶琴吸引了注意。

刘耕的视线聚焦在那把古琴上,眼前骤然一亮。

这架通体焦黑的梧桐古琴,在东汉末年极为罕见,据传当时的拥有者只有一人。

此琴正是大儒蔡邕的杰作。

史书曾有记载:吴人以桐木为炊,蔡邕闻火中爆裂之声,识得良材,遂讨来制成此琴。琴音清越,琴尾犹带焦痕,故世人称为\"焦尾琴\"。

凝视着这把名琴,刘耕已然猜到了抚琴者的身份。

能执掌焦尾琴者,必是大汉才女蔡文姬无疑。

确认对方身份后,刘耕不由得将目光投向正在调弦的蔡琰。

历史轨迹显然已因自己而改变,蔡琰竟未如史册所载那般陷于匈奴之手。

正当刘耕神思飘远之际,招贤台上的蔡琰指间流转,焦尾琴声悠然响起。

清越的音律顿时萦绕四周。

琴音流淌间,刘耕眸中光彩更盛。

即便不通音律,他也能清晰捕捉到琴声中蕴含的绵绵情意。

这令刘耕神色微妙地望向蔡琰。

他与这位才女素未谋面,虽有心结交,却因连年征战未能如愿。

未料今日竟在此情此景下相遇。

招贤台上的蔡琰双颊绯红,羞态可掬。

在众目睽睽之下登台奏响这样的曲调,即便豁达如她也难免羞赧。

但面对当今天子这样的英杰,试问天下哪个女子能不心动?

琴声渐歇之际,台下的蔡邕已然色变。

在传统文人蔡邕看来,女儿当众抚琴已属逾矩,更遑论演奏这般直抒胸臆的曲目。

\"成何体统!\"

素来疼爱女儿的蔡邕此刻怒不可遏。

琴音刚落,蔡邕便疾步登台。

见父亲满面怒容而来,原本期待天子回应的蔡琰顿时花容失色。

蔡邕面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显然已是怒不可遏。

\"请陛下恕罪!\"

\"小女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冒犯圣颜,求陛下宽宏大量!\"

蔡邕快步登上高台,毫不犹豫地跪伏在地,向刘耕连连叩首请罪。在他看来,女儿当众表露心意实属大逆不道,更何况是在这等众目睽睽之下。

高台上突如其来的请罪让刘耕一时摸不着头脑。转念间想到这是封建时代,倒也理解蔡邕为何如此惶恐。

\"哈哈哈——\"

\"不愧是大汉第一才女,文姬这般率真性情,何罪之有?\"

\"倒是蔡中郎你,如今天下太平,身为朝廷命官,为何迟迟不来见朕?\"

刘耕说着,意味深长地望向蔡邕。这位当世大儒虽已隐居,但官职仍在。当年董卓迁都时未随行的官员,至今仍保留着朝廷官职。

蔡邕闻言先是一怔,旋即激动得浑身颤抖,再次拜倒在地。

\"老臣罪该万死!\"

\"原以为这把老骨头该告老还乡了,不想陛下竟还记得微臣!\"

年过半百的老臣痛哭流涕,诉说着这些年的辛酸。刘耕面露慈色,亲手将他扶起。

台下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台上之人竟是名满天下的蔡邕。他独创的飞白体风靡一时,与各地名士都交情匪浅。

\"蔡卿平身,随朕入宫细说。\"

刘耕搀扶起蔡邕,后者激动难抑,恭敬地跟在御驾之后。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得遇明君。

返程途中,蔡文姬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那道挺拔的背影。少女心事在心头荡漾,若能伴君左右该多好。想到此处,双颊不由得泛起红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