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A市的路上,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浓重的乌云低垂,将最后一丝天光也吞噬殆尽。雨点开始敲打车窗,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很快就变成了瓢泼大雨。雨水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扭曲的水痕,将窗外的城市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像是印象派的画作,美丽却令人不安。
周铭双手紧握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雨刮器以最高频率左右摆动,却仍难以完全清除倾泻而下的雨水。他不得不将车速降到六十以下,眯着眼睛努力辨认着被雨水模糊的道路界线。
车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捏出水来。周铭不时从后视镜里瞥一眼后排闭目养神的陆辰言。他的老板看起来平静得像一尊雕像,只有偶尔因车辆颠簸而微微颤动的睫毛显示出他是个活人。但周铭知道,陆辰言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大脑一定在高速运转,分析着王建斌那诡异的状态和那个来历不明的U盘。
那个小小的黑色存储设备,此刻正安静地躺在陆辰言外套的内侧口袋里,却仿佛有千钧之重,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周铭不禁回想起在王建斌那间破旧公寓里的一幕幕——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项目工程师,如今已沦为惊弓之鸟,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他将U盘交给他们时,手指颤抖得如同帕金森患者,嘴唇翕动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能用口型反复说着“危险”二字。
“直接去安全屋?”周铭打破沉默,声音在雨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干涩。技术团队已经在那里待命,这是他们之前就约定好的。一旦拿到关键证据,第一时间前往那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安全据点。
“嗯。”陆辰言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连嘴唇都几乎没有动一下。这种极简的回答方式周铭再熟悉不过,这意味着陆辰言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不愿被任何无关紧要的对话打扰。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驶入那个熟悉的老旧小区。雨下得更大了,噼里啪啦地砸在车顶上,像是为这紧张的氛围敲打着杂乱的鼓点。这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区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墙体斑驳,路灯昏暗,却是他们最可靠的安全屋所在地——谁会想到陆氏集团的继承人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呢?
周铭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最隐蔽的角落,两人一前一后走向电梯。电梯运行时发出的吱嘎声在寂静的地下空间里格外刺耳。周铭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藏着一把pact型手枪,虽然希望永远不会用到,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安全屋内,气氛比外面更加紧绷。不足六十平米的房间里挤满了各种高端设备,几台服务器机箱发出低沉的嗡鸣。三名技术人员已经架设好了隔离环境的检测设备,看到陆辰言和周铭进来,立刻起身。
“陆少,周少。”为首的技术负责人李明是陆辰言高薪挖来的网络安全专家,曾经在黑帽大会上叱咤风云,后来被陆辰言招安,成了他最得力的技术顾问。李明眼下有着明显的黑眼圈,显然已经连续工作多时。
陆辰言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个黑色的U盘递了过去。李明小心翼翼地接过,像是捧着什么易爆品,将其放入一个特制的、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绝的透明检测箱中。这个检测箱是他们自主研发的隔离环境,即使U盘内藏有最恶意的病毒,也无法对外界造成任何影响。
连接,通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连接的主机屏幕上。那是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计算机,运行着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专门用于分析可能存在威胁的存储设备。
李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运行着各种检测程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窗外持续的雨声在房间里回响。周铭不安地踱步,时不时凑近屏幕想看个究竟,却被复杂的代码界面弄得一头雾水。
“U盘本身没有物理破坏痕迹。”李明盯着屏幕,汇报道,“外壳是标准的塑料材质,接口有轻微磨损,说明不是全新设备。没有发现自毁程序或硬件木马。现在开始尝试读取数据……”
屏幕上开始滚动读取进度条。
百分之十……三十……五十……
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谁也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是魏哲留下的又一个挑衅?是王建斌拼死保护的证据?还是一个更加精密的陷阱?周铭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这种等待的煎熬比直面危险更让人难受。
进度条缓缓走到百分之百。
“读取完成。”李明深吸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里面只有一个文件。是一个加密的压缩包,大小约2.5G。”
“能破解吗?”周铭急切地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加密方式……很特别,不是常见的商业算法,带有明显的自定义特征。”李明眉头紧锁,双手在键盘上飞舞,调出一连串的分析数据,“和之前那个数据包的加密风格……很像。你看这个密钥交换协议,还有这个非线性变换矩阵,几乎是一样的架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