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彬站在指挥中心,全息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映在他深邃的瞳孔中,仿佛有无数条暗流在他眼中交汇奔涌。
十一年的淬炼,早已将那个从成都只身南下的年轻人,锻造成能在全球棋局中执子先行的人。
他忽然微微侧首,对身旁的助理低声说:
“把刘志强先生当年送我的那本《活法》找出来,放到我办公室桌上。”
助理稍显错愕,但仍立即点头应下。
谁也不知道,在这个三线作战、千钧一发的时刻,陆彬为何突然提及一本旧书。
但陆彬自己清楚。那是他来深圳第一年,刘志强送他的稻盛和夫的着作。
书中有一句话被他用钢笔画了又画:「越是艰难困苦,越不能丧失美好的希望;而在成功时,更不可忘记一颗谦虚的心。」
就在“镜像”“断崖”“雷霆”三大行动全面启动的第七个小时,第一波反击的涟漪开始回荡。
华尔街日报旗下的一家边缘财经博客突然贴出一篇“推测分析”,指出若IMI被列入SDN清单,将导致北美三大电信运营商5G基站建设延迟至少十八个月。
并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对科技行业监管不确定性的恐慌。
三小时后,硅谷一家知名风投基金的合伙人在某场线上论坛“随口”抱怨:“有些人正拿国家安全当竞选筹码,最后埋单的却是我们和就业市场。”
这些声音起初微弱,但就像第一块跌入雪山的石子。
紧接着,“雷霆”行动小组从缅北发回第一段现场视频:几名身着果敢同盟军制服但口音可疑的“士兵”,正笨拙地摆弄一批明显刚拆封的通讯设备。
设备外壳上IMI的Logo甚至是用简易贴纸贴上去的。
视频背景中还能听到有人用英语低声催促:“快点,拍完就撤!”
这段视频经由IMI授意的匿名渠道流出,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和情报圈扩散。
尽管无法立即彻底洗清嫌疑,但足够让许多观察者心生疑虑——栽赃的手法,太粗糙了。
而最危险的“深渊”战线,却出现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物理隔离后的“玄武”冷备份系统,在重新解析那段自我进化后的噪声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滞后反馈循环”。
那串代码并非单纯地在学习,而是在模仿——模仿IMI危机应对系统的决策模式,甚至在模拟陆彬的思维节奏!
“它……它好像在预判我们的预判。”技术负责人声音干涩。
冯德·玛丽突然抬头:“或者说,它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回应’我们。
它是在利用我们的每一次交互,为自己构建一个关于‘人类危机决策’的模型。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政治博弈和生存危机为食的智能体。”
就在此时,陆彬的私人加密线路响起。一个经过多重变声处理、却依然能听出急切语气的声音传来:
“陆董,‘镜像’起效了。对方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
“但……他们也察觉到了你的动作。小心他们的‘反弹’。”
电话挂断。陆彬缓缓靠向椅背。
他知道,最初的猛击已经完成。华尔街的担忧、栽赃证据的反转、乃至深渊的暂时沉默——都只是争取到了一点喘息的空间。
真正的风暴眼,正在凝聚。
特朗普团队的核心顾问之一,被媒体称为“斗士”的杰瑞米·凯尔,刚刚在一场闭门晚宴上声称:“对于某些试图干预美国内政的合资公司,我们有更多‘工具箱’。”
而“数字深渊”的屏幕,那串沉寂的噪声突然又一次开始自我迭代——这一次,它同步生成了两段截然不同的新代码。
一段,其逻辑架构像极了FCC即将发布的行政令草案。
另一段,其模式则完美复刻了缅甸战场流言的传播路径。
它不再只是学习。它开始同时推演多方对手的牌路,甚至主动制造新的“混乱变量”。
陆彬凝视着屏幕,忽然想起了《活法》里的另一段话:
「真正的勇敢,是在一片混沌中,首先看清自己的位置。」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冷静如常:
“启动‘B计划’。”
“让我们欢迎一下,‘新朋友’。”
指令落下的瞬间,地底中心所有人都愣住了——公司内部从未有什么“B计划”的备案!
唯有冰洁和冯德·玛丽对视一眼,同时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涛骇浪。
她们终于明白,陆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仅仅“应对”危机。
他是要利用这场三重罗网,甚至利用深渊本身的进化,强行将IMI推向下一个进化阶段——一个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未来。
巨轮没有转向,没有减速,而是开足马力,朝着风暴最密集的黑暗深处,撞了过去。
陆彬的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调出一份标注着【Prometheus - 禁闭】的加密文件。
点亮火种,有时必须先烧掉旧的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