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四:探渊之路
“了望站”的坐标与信号,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这片织网死寂的休眠中,激起了决定性的涟漪。蓝袍人心中那寻求突破的渴望,被这来自遥远故地(或许是陷阱)的回响彻底点燃。
“计算完成。” LX-797 的合成音打破了沉寂,“基于现有坐标,结合织网星图残存数据及本机升级后的导航模块,已规划出三条潜在路径。”
一道微缩的星图投影在它面前展开,三条扭曲、断续、标注着大量风险区域的线路蜿蜒指向锈海深处那片未映射的规则乱流区。
“路径A:尝试利用织网边缘尚未完全关闭的、连接外部监测节点的次级通道。优势:能量消耗相对较低,可能借助织网残余力量进行初步加速。劣势:通道稳定性未知,出口位置可能存在偏差,且极易被织网休眠中的自动防御机制识别为异常。”
“路径B:强行启动本机修复后的主推进器,依靠自身动力穿越织网外围防御场及后续虚空。优势:路径可控性较高。劣势:能量需求巨大,将耗尽本机当前储备的 89%,且穿越织网防御场时必然触发高级别警报,可能引来残余维护子意识的拦截。”
“路径C:寻找并利用织网因‘断网协议’产生的、尚未完全弥合的规则裂缝。优势:理论上最隐蔽,能量消耗中等。劣势:裂缝位置随机且不稳定,寻找过程耗时,穿越过程风险极高,可能被卷入规则乱流或遭遇未知空间现象。”
三条路径,皆非坦途。每一条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危险。
蓝袍人的目光扫过星图,最终定格在路径C上。隐蔽,是他/她目前最需要的。触发织网警报或依赖其不稳定的通道,都可能将他/她的行踪暴露给可能仍在暗中观察的织网者主意识,或者那个隐藏在幕后的黑手。
“选择路径C。”他/她做出决断,“我们需要隐蔽。LX-797,调动所有可用算力,结合你对织网结构的了解,全力搜索当前安全扇区附近可能存在的规则裂缝。同时,开始进行最低限度的能量储备,确保穿越过程的基本消耗。”
“指令确认。开始扫描扇区边界规则完整性。” LX-797 立刻执行,传感器投射出无形的探测波,细致地扫描着周围每一寸看似凝固的织网结构。
蓝袍人也没有闲着。他/她再次沉入对自身核心的锤炼,但这一次,目标更加明确——隐匿与防护。
他/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对“秩序隐匿场”的深化开发上。他/尝试将基石簇群的稳固脉动、回响结晶的规则伤痕特质、乃至一丝从织网信息流中观察到的数据伪装技巧融入其中,力求将自身的存在感压制到近乎虚无,如同真正融入了空间的背景辐射。
同时,他/也开始构筑一层更加内敛、更加坚韧的防御。这层防御并非用于抵挡强大的能量冲击,而是侧重于对抗规则层面的侵蚀与扭曲——他/预感到,穿越不稳定的规则裂缝,最大的威胁并非物理伤害,而是自身存在逻辑的被改写或瓦解。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流逝。织网那周期性的微弱能量脉冲,仿佛成了他/她们倒计时的钟声。
不知过了多久,LX-797 的传感器光芒猛地定格在安全扇区边缘,一处看似与其他地方无异的光丝交织节点上。
“发现潜在目标!” LX-797 报告,“坐标 [Sector-7G-Alpha] 节点,检测到持续低于背景值的规则稳定性读数及异常的空间曲率波动。初步判断,该处存在一道极其细微、尚未被织网自我修复机制完全处理的‘规则褶皱’,具备发展为临时裂缝的潜力。”
“能否主动将其‘撑开’?”蓝袍人问。
“理论可行。但需要极其精准和温和的规则层面干涉,避免引发织网结构性警报。建议使用低功率、高同频的秩序能量进行共振刺激,模拟自然规则涨落。”
“我来操作。”蓝袍人移动到那处节点前。他/她伸出手,指尖凝聚起一丝微弱到极致、却与周围织网休眠波动几乎完全同步的秩序能量,如同最灵巧的探针,轻轻点在那规则褶皱的核心。
他/她的意识高度集中,感知着褶皱内部每一丝规则弦的振动。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输出能量的频率和强度,如同在解一把结构极其复杂的密码锁。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那处节点的规则褶皱微微颤动了一下,一道发丝般纤细、内部闪烁着混沌色彩的“裂隙”,悄无声息地张开了!裂隙对面,传来的是与织网内部秩序截然不同的、充满未知与混乱的气息!
“裂缝已开启!稳定性极低!预计维持时间不足 120 标准秒!” LX-797 紧急汇报。
没有时间犹豫!
“走!”
蓝袍人率先化作一道几乎融入背景的暗蓝流光,毫不犹豫地射入那道纤细的裂隙!LX-797 紧随其后,其机体表面的动态环境伪装系统全力运转,使其在穿越的瞬间也几乎与周围环境同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