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四:探渊之路
中央织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那曾经如同宇宙呼吸般宏大、永不停歇的信息背景噪音,如今微弱得如同垂死者的脉搏。无数光丝黯淡地悬浮着,仅维持着最基本的结构稳定,仿佛一片被冰封的星河。能量被严格限制,只流向维系织网存在的最核心协议层,所有扩展功能、次级意识、乃至大部分区域的照明都已关闭。这里是幸存之地,却也如同一座辉煌文明骤然死亡后留下的、冰冷而空旷的坟墓。
蓝袍人与 LX-797 所在的“安全扇区”,是这片巨大坟墓中少数还残存着微弱生机的角落。几根主要的光丝节点如同沉睡巨兽尚未完全停止跳动的心脏,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才会传递出一阵极其微弱的能量脉冲,证明着织网并未彻底脑死亡。
在这种极端节能模式下,蓝袍人之前获得的临时二级权限所能调动的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她试图连接织网更深层的信息库,但回应他/她的只有一片冰冷的、代表着“能源不足,访问拒绝”的空白。
LX-797 忠实地执行着蓝袍人的指令,利用其自身升级后的高效能核心和有限的织网接口,如同一个在废墟中翻找的拾荒者,艰难地收集、分析着残存的数据碎片。关于墨渊污染和外部标记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部分关键数据都随着被切割、放逐的扇区一同湮灭,或者被封存在了因能源短缺而无法访问的核心数据库中。
“数据分析进度:3.7%。可用数据样本严重不足,无法建立有效威胁模型。” LX-797 的合成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关于离开方法的查询……仅检索到基础理论框架。‘规则拟态’高阶应用及‘意识潜航’实践数据均属于高能耗调用范畴,当前权限及环境无法支持。”
希望渺茫。他们仿佛被困在了一座与世隔绝的、正在缓慢死去的图书馆里,书架上大部分的书籍都被锁死或化为了灰烬。
蓝袍人没有气馁。他/她知道,急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既然外部资源受限,那么重心就必须转向内部。
他/她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冥想,沉浸在对自身重铸核心的深度探索与锤炼之中。他/反复回味着与林海意识、回响结晶、金属碎片、基石簇群乃至起源棱镜接触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更深入地理解融合在他核心中的每一种秩序特质的本质与潜力。
那神秘符号的悸动依旧沉寂,但他/她能感觉到,它并非消失,而是如同进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消化”或“适应”状态。或许是因为近距离接触了墨渊的污染,刺激了它的某种变化。
他/开始尝试更加精细地操控自身的力量。不再追求强大的能量爆发,而是专注于“控制”的精度与“变化”的灵动。
他/让暗蓝色的秩序之力在指尖(能量凝聚点)化为无数比发丝更细的丝线,编织成复杂而短暂的微小结构,模拟着织网光丝的某些信息传递模式;他/尝试将自身的存在感压缩到极限,模拟虚空伤疤中的那种“空无”,几乎与休眠的织网背景融为一体;他/甚至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回响结晶中蕴含的、带着战争伤痕的狂野能量,尝试与基石簇群的稳固脉动进行极其危险的平衡……
过程缓慢而枯燥,甚至伴随着不小的风险。一次能量操控的细微失误,就可能引动核心内不同特质间的冲突,带来剧烈的痛苦。但蓝袍人乐此不疲。他/她能感觉到,自己对这具重铸之躯的掌控力正在一点点提升,对秩序规则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这种提升并非能量等级的飞跃,而是更加本质的、关于“运用”的升华。
在这片死寂的休眠之地,他/她如同一个孤独的工匠,耐心地打磨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武器。
偶尔,他/她会与 LX-797 交流。
“根据残存数据推测,织网者主意识的沉寂,可能导致其对边缘区域及外部关联节点的监控力度大幅下降。” LX-797 在一次例行数据扫描后汇报,“这是一个潜在的机会窗口,但也意味着外部威胁(如林海、终焉或未知存在)的活动可能更加不受制约。”
蓝袍人默默记下这一点。机会与风险并存。
“关于你核心符号与墨渊污染的对立性,现有数据无法解释其根源。” LX-797 再次提及这个关键问题,“但根据冲突时能量反应模式分析,该符号似乎具备某种……‘优先级’。其秩序层次,可能在墨渊表现出的污染特性之上,甚至……可能在织网者定义的秩序体系之上。”
优先级在墨渊之上?甚至在织网者之上?这个推测让蓝袍人核心震动。这符号究竟来自何处?与“播种者”又是什么关系?
没有答案,只有更深的迷雾。
时间就在这种专注的修炼、零星的信息获取和无尽的思考中悄然流逝。失去了织网统一的时间标度,他/她对时间的感知也变得模糊,只能通过那周期性的、微弱的织网能量脉冲来大致估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