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铁血时代:我的1940 > 第84章 “雷公”计划

铁血时代:我的1940 第84章 “雷公”计划

作者:温酒伴清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0:04:14

化学试剂的异常发现,像一片阴云悄然飘过黑龙沟上空。林枫立刻下令彻查,从采购源头到运输储存的每一个环节。初步调查结果指向了敌占区奸商的以次充好,在严酷的封锁下,获取合格原料本就困难重重,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完全意外。但林枫心中那根警惕的弦却绷得更紧了,他叮嘱后勤和保卫部门,必须加强对所有外来物资的检验,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这个小插曲并未打断基地技术革新的步伐。随着徐工等海外技术人员的逐渐融入,一种更加开放、务实的技术交流氛围开始在黑龙沟形成。思想的碰撞依然存在,但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而是逐渐转向如何取长补短、因地制宜的务实探讨。

这天傍晚,林枫、王猛、两位徐工以及几位核心技术人员,围坐在指挥部的地炉旁,借着跳动的火光,召开了一次关于未来武器研发方向的务虚会。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气氛热烈。

“我们现在有了步枪,复装了子弹,甚至搞出了‘没良心炮’和火箭筒,在山区和游击战中够用了。”王猛搓着手,率先开口,“但老子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碰上鬼子的坚固炮楼或者小股坦克,咱们还是得拿人命去填!”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黑龙沟基地重建后,虽然生产能力在恢复甚至提升,但主要产品还是以步枪、手榴弹、地雷和少量火箭筒为主,缺乏一种能够有效攻坚、并且便于步兵携带的直射火力。

真徐致远推了推眼镜,看向林枫:“林工,你之前提过的,关于单兵火箭筒的设想,我觉得时机成熟了。我们现在有了更稳定的炸药配方(得益于化学归侨的协助),加工精度也有所提升,可以尝试将那个‘雷公’的设想具体化。”

“雷公”这个名字,是林枫私下里对单兵火箭筒的称呼,取意其发射时声如雷鸣,威力巨大。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海外归来的徐工身上:“徐工,你在海外接触过这方面的信息吗?比如巴祖卡?”

徐工愣了一下,仔细回想后摇了摇头:“巴祖卡?我没有听说过。美国那边公开的武器里,似乎没有这个型号。不过,火箭推进武器的原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发动机的燃料、弹体的稳定性和引信的可靠性。”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林科长,您有具体的设计思路吗?”

林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根木炭,在平整过的泥地上画了起来。他勾勒出一个简单的圆筒状发射器,一个带有尾翼的火箭弹,并标注了几个关键部分:“我的设想是,发射器尽可能轻便,采用无缝钢管或者高质量铸铁制造,能够由单兵携带和操作。火箭弹是核心,需要解决几个难题:第一,固体燃料,要燃烧稳定,提供足够的推力;第二,弹体飞行稳定性,尾翼的设计和加工是关键;第三,破甲弹头,要能穿透日军坦克的装甲或者坚固工事的水泥墙;第四,简易可靠的碰炸引信。”

随着林枫的勾勒和讲解,众人的目光都亮了起来。王猛更是激动地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要是咱们的步兵每人背上这么一根‘铁管子’,看见鬼子坦克和炮楼,轰他娘的一发就完事!那得多带劲!”

海外徐工盯着地上的草图,眉头微蹙,陷入了技术性的思考:“固体燃料……我们可以尝试用硝化棉混合其他成分,但燃烧速度和稳定性需要大量试验来调整。尾翼……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否则弹道会严重偏离。破甲战斗部……这涉及到聚能效应和金属罩的材料与形状,理论很复杂……”

真徐致远接口道:“理论再复杂,也得一步步来。我们可以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逐步改进。燃料和引信,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攻关。尾翼加工,北坡的车间想想办法,或许可以设计专用的夹具。至于破甲效应……”他看向林枫,“林工,你似乎对这个有特别的了解?”

林枫心中微动,他知道“聚能装药效应”在这个时代还属于比较前沿的军事科技,他不能表现得过于未卜先知。他斟酌着语句说道:“我读过一些国外的零星报道,提到一种原理,通过特定的药形罩设计,可以将爆炸的能量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产生极强的穿透力。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摸索和试验。”

他将这个原理简单地解释了一下,虽然描述不算精确,但已经为研发指明了方向。

“这个思路很有价值!”海外徐工眼睛一亮,立刻被这个技术难题吸引了,“如果能实现,哪怕只是初步实现,这种武器的威力将远超普通炮弹!”

会议的气氛变得热烈而专注。两位徐工就燃料配比、发动机结构、尾翼形状等技术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为某个灵光一闪的想法而击掌叫好。王猛虽然听不懂太多技术术语,但也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插嘴问一些关于威力、射程和重量等实际应用的问题。

林枫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欣慰。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不同背景的技术人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智慧和激情汇聚到一起。

“好!”林枫最终拍板,“‘雷公’计划,正式启动!由我总负责,徐致远(真)同志负责总体设计和协调,徐工(海外)带领化工和机械小组,重点攻关固体燃料和发动机、以及弹体加工。王司令负责协调资源和选拔参与测试的战士。这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项目,集中优势力量,务必尽快拿出样品!”

“是!”众人齐声应道,脸上都充满了斗志和期待。

“雷公”计划的启动,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黑龙沟基地。各个相关车间和小组都行动了起来。北坡山洞里,灯火通明,老师们傅们和年轻学徒围着图纸,研究如何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发射管和尾翼;南坡的炸药作坊和新建的化学实验室里,海外归侨们和根据地的土专家一起,对着各种化学试剂和原料,反复调配、测试着燃料配方;甚至主谷地的铁匠铺也接到了任务,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打造那个神秘的“药形罩”。

失败是家常便饭。燃料试车时发生爆燃,差点引发火灾;加工出的尾翼不对称,火箭弹打出去在空中乱转;引信不是早炸就是哑火……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材料的损失和人员的沮丧。

但没有人放弃。林枫几乎泡在了各个试验场地,与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失败原因,鼓励大家从头再来。海外徐工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实践能力,他不再是那个空谈理论的工程师,而是挽起袖子,亲自上手操作设备,记录数据,脸上常常被熏得乌黑。

真徐致远则发挥着系统思维的优势,不断优化着整体设计,协调着各个部分的进度。

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失败和改进,第一代“雷公”火箭筒的样品,终于在一个雪花飘飞的清晨,被组装了出来。它看起来还很粗糙,发射管是厚重的无缝钢管,火箭弹体也显得笨重,尾翼是手工敲打出来的,带着些许不平整。

但无论如何,这是黑龙沟,乃至整个八路军,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款单兵火箭武器。

所有参与研制的核心人员都聚集在了东支沟深处一个更加隐蔽的试验靶场。靶场上立着用缴获的日军坦克钢板和水泥块模拟的敌方工事。

寒风卷着雪粒,打在人们激动而紧张的脸上。林枫深吸一口气,看向担任首射任务的、一名从惊蛰小队选拔出来的沉稳老兵。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林科长!”老兵用力点头,虽然穿着厚棉衣,也能看出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肩膀。他肩上扛着那具沉甸甸的“雷公”,瞄准了百米外的钢板靶标。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枫重重挥下手:“发射!”

老兵扣动了扳机。

“嗤——轰!!”

一声与以往任何枪炮声都不同的、尖锐的呼啸声响起,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离弦之箭,瞬间飞出!它的速度并不算太快,飞行轨迹也并非完美直线,带着轻微的摇摆,但方向大致正确!

在所有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火箭弹一头撞在了那块厚厚的钢板上!

“轰隆!!!”

一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火光与硝烟弥漫!

当硝烟被寒风吹散,人们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查看结果。只见那块用来模拟坦克装甲的厚钢板,竟然被硬生生撕开了一个不规则的大洞!边缘呈现熔融状态!

成功了!尽管还不完美,但它确确实实击穿了钢板!

靶场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王猛激动地抱起身边的海外徐工转了个圈,两位徐工也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林枫看着那个还在冒烟的破洞,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希望的笑容。

“雷公”计划,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名通讯兵骑着快马,顶风冒雪冲进了试验场,将一份紧急电报交到了林枫手中。

林枫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电报上的内容很简单:日军近期在边境地区异动频繁,疑似有关东军部队正在集结。

关东军!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他们想干什么?

一股比太行山寒风更加凛冽的寒意,悄然掠过林枫的心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