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 第153章 万象更新

年节转眼便至。

除夕夜,暖阁里摆了丰盛的年夜饭。

不再是宫廷御宴的奢靡精致,而是地道的济南菜色,浓油赤酱,热气腾腾,透着浓浓的家常暖意。

中间一大锅羊肉汤咕嘟咕嘟地滚着,香气四溢。

四人围坐一桌,皆穿了新衣。

阮芝最为活泼,叽叽喳喳地说着白日里街市上看到的热闹,又给姐姐们布菜:

“大姐,你尝尝这个九转大肠!二姐,这奶汤蒲菜最是滋补!三姐,这是你爱的油爆双脆……”

阮桂被她逗笑:“你自己也快吃,光顾着我们了。”

阮兰看着眼前景象,眼眶微微发热。

曾几何时,翊坤宫的除夕,也是这般热闹。

她每每从宫宴回来,都会和翊坤宫人再欢聚一番,一起守岁。

时过境迁。

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在这远离京城的济南府,与真心相待的姐妹,围炉守岁,吃一餐如此简单却踏实的年夜饭。

“喝一杯吧,”阮月执起温好的花雕酒,给每人斟了一小盅。

最后给阮兰的是以茶代酒。

“为我们姐妹的新生,为阮府的第一个新年,也为了……”

她目光落在阮兰腹上,“孩子来年平安康健。”

四人举杯,轻轻一碰。

守岁时,阮芝带着小丫鬟们在廊下放小巧的烟花棒,火花噼啪,映亮她灿烂的笑脸。

阮兰怕冷,靠在窗边软椅上看着,阮月又给她膝上加了条毯子。

远处传来模糊的更鼓声和爆竹声响,宣告着新岁的来临。

“新年了。”阮兰轻声道。

“嗯,新年了。”阮月放下书,望向她,“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阮府朱红的大门上,崭新的春联墨迹酣畅:

“辞旧岁往事尘埃落,庆新春满门福瑞生。”

横批:万象更新。

雪依旧静静地下着,覆盖了旧日痕迹,孕育着新春的希望。

在这座温暖的宅院里,属于她们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

.

开春的时候,林氏女学在一派生机中正式开张了。

门楣上悬着崭新的匾额,“林氏女学”四个字清秀而端正,透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工整。

这是林秀,安陵容的母亲林氏,亲手所题。

起初,林氏是百般推拒的。

她一生与针线绣架为伴,指尖熟悉的是丝线的软韧,而非笔杆的分量。

她自认是个绣娘,描摹花鸟鱼虫是本分,笔墨文章于她,是另一个遥远而不敢企及的事情。

这个主意,是安陵容坚持的。

她看着母亲描摹花样时那精准而流畅的笔触,心下便有了念头。

她柔声劝道:“母亲,字的间架结构,与画理本是相通。我们不求书法大家的气韵,只求一份真诚的心意。这份心意,由您来写,最是合适。”

于是,林氏便不再推辞。

她将此事视作比绣制最复杂的双面绣更紧要的功课。

在那些筹备女学的忙碌间隙里,她于灯下铺开纸笔,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练习。

墨汁染黑了指尖,如同往日刺绣被针扎破手指般寻常。

她写的不是风骨,是决心。

不是飘逸,是沉甸甸的期盼。

最终呈于匾额上的这四个字,笔触或许仍能看出几分初学者的生涩,但极尽认真,力透纸背。

那里面饱含着对这些即将踏入女学的女孩们最真挚的祝福。

在安陵容看来,这匾额上的字,远比那些名家题写的更为珍贵。

它不逊色于任何金漆招牌。

她执意要让母亲题字,便是想告诉所有来此的女孩。

看,一位绣娘,亦可执笔书写自己的人生。

无论出身如何,读书明理之路,无人不可行走。

这匾额本身,便是女学的第一课。

.

去岁冬日,林氏和萧姨娘已将济幼堂里那些无依的女童,连同京郊几户实在贫寒、无力供养的人家的女儿,一并接到了后院悉心照料。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衣食周全、炉火温暖的冬天,小脸上渐渐有了红润的光泽。

如今女学开张,规矩也立了起来。

不必束修,只需家中父母或亲人点头,保证让孩子安心在此学习便可。

所学不拘一格,上午是读书识字,明些事理,《千字文》、《女儿经》亦或是一些浅显的诗词歌赋。

下午则安排女红技艺,从基本的针线缝补到精巧的刺绣花样,还请了两位城里手艺娴熟的绣娘偶尔来指点。

林氏想着,不求她们将来能成才女,只盼她们能识得几个字,懂得几分道理。

开堂第一日,十几个年纪不一的女童穿着浆洗得干净整洁的衣裳,怯生生又带着几分好奇地坐在明亮的学堂里。

她们面前摆着笔墨纸砚。

虽是些寻常之物,对她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却是生平头一遭。

林氏站在窗外,看着下面一张张稚嫩却认真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起自己半生蹉跎……

她不愿这些女孩再走她的老路,哪怕只能为她们的前程添上一丝微弱的可能,也是好的。

讲课的先生拿起戒尺,却并非为了责罚,而是轻轻点在摊开的书页上,声音温和而坚定:“今日,我们先学第一个字——‘人’。

一撇一捺,互相支撑,方能立得住。

我们女子,首先也要做一个能立得住的‘人’。”

朗朗的读书声从学堂里传出,混合着窗外初春的鸟鸣,显得格外悦耳动人。

宝儿等几个年岁最小的女童,还不堪久坐,也握不稳那细细的笔杆。

她们便不与其他大些的女孩一同正经上课,只每日晌午前后,被领到学堂里,挨着姐姐们的角落坐下。

先生教识字念诗时,她们便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小脑袋一点一点,虽不解其意,那清亮的童声却比谁都响亮。

大多时候,她们还是在后院那方小小的天地里自在玩耍。

林氏从不拘着她们,只嘱咐看顾的婆子多留心安全。

她常说:“这个年岁,能吃饱穿暖,能跑能笑,便是她们眼下最要紧的功课了。”

偶有街坊路过,不免驻足片刻,摇头感叹一句:“这诰命夫人,倒真是做了件积德的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