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 第154章 雅乐

自然,也有些守旧的老夫子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此举未免出格。

但见林氏女学行事低调,教的又多是实用之技,且那些贫寒之家受益匪浅,便也多是私下议论几句,不再多言。

林氏女学,便在这融融春光里,悄然扎下了根,成了这京城一隅里,一抹微弱却不容忽视的暖色。

它如同一点星火,或许不足以照亮整个世界,却足以温暖这些女孩们原本可能黯淡无光的前路。

日子久了,倒也显出些问题来。

林氏女学维持一个不收束修、还管诸多女孩饭食的学堂,花费自然不小。

安陵容将宫中的体己尽数贴补,甄府也尽力相助,但长此以往,难免坐吃山空。

然而,善意如同溪流,总会悄然汇聚。

最先到来的支持,来自紫禁城深处。

一个春日的午后,一辆不起眼的青呢马车停在了女学门口。

宫里来的内侍恭敬地递上礼单,言明是“诸位主子的一点心意”。

名单上有惠妃、敬妃、莞嫔、淳贵人、欣贵人等一些宫妃。

也有几位心善的低位嫔妃,以“感念林夫人慈心,抚育孤幼,可为京城女子表率”为由,各自从份例中省出一些,凑成了一笔颇为可观的“赏赐”。

紧接着,宗室里的善意也随之而来。

果郡王府派人送来了一份捐赠,管家言语十分客气,只说是“王爷听闻夫人义举,深为感佩,特命送上薄资,聊表支持”。

弘时贝勒府上也差人送来了银两与文具。

这位年轻的贝勒和其福晋,林氏并不认识。

只想着或是出于一丝善念,或是听闻了宫中娘娘们的态度,亦或是单纯想博个“恤幼”的好名声。

他的捐赠虽不算多,却让京中那些嗅觉灵敏的官员们不得不更加重视起来。

果然,地方上的“便利”很快便显现了。

顺天府的衙役巡街时,会特意在林氏女学附近多走两趟,地痞无赖自是远远避开。

管理房宅税赋的小吏上门,态度也变得异常和蔼,言语间暗示“夫人所行乃积德善事,上官亦有耳闻,些许小事不必挂心”。

竟是将能免的杂税都免了去这种默许与保护,远比明面上的银子更为珍贵。

而三月中旬,有一个中间人从济南府最大的商号过来,递上一个封得严实的信封,里面是大额银票。

附言只有简单的“阮氏姐妹捐资”六字。

.

渐渐地,林氏女学的名声在京城传开了。

先是附近的一些小商铺主,受了恩惠的女孩家人,零星的捐赠些米面菜蔬。

后来,竟也有颇有些资产的富商夫人,亲自乘车来看。

她们见了女童们认真习字、刺绣的模样,心下触动,回去后便派人送来了不小的“善捐”。

林氏命人将这些捐赠一一记录在册,无论多寡,皆明示用途。

.

每年这个时候,年节的喧嚣忙碌彻底散去,宫中便有一桩成例。

一批到了年岁的宫女可被允许放还出宫。

在安陵容宫中默默做了数年事的余莺儿,也在其列。

出宫前几日,安陵容特意将她唤到跟前。

案几上已备好了一个沉甸甸的锦囊,里面是足够的银钱。

“你在本宫身边这些年来,一向勤谨稳妥,”

安陵容语气温和,“这些你拿着,归家去也好,自行安置也罢,总可宽裕度日。若还有什么难处,或是对日后有什么想法,尽可说来,本宫或可再为你筹谋一二。”

她念着主仆一场的情分,想为她铺就一条更安稳的路。

余莺儿却未立刻去接那丰厚的赏赐,而是缓缓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谢娘娘厚赏。娘娘恩典,奴婢没齿难忘。”

她抬起头,眼中没有对未来茫然的惶恐,反而有着一种清晰的期盼,“奴婢……奴婢确有一个念头,斗胆想求娘娘成全。”

安陵容温和道:“但说无妨。”

她心中已掠过几个寻常的猜测。

这一世的余莺儿倒是收敛心性,安安分分,如今熬得出宫,无非是想着求个安稳富足的余生。

或是……早已暗中相看了哪户人家,只待出去缔结良缘,相夫教子。

她正思忖着该如何应允这预料之中的请求,却听得余莺儿的声音清晰响起,道出的竟是一个全然在她意料之外的答案。

“奴婢听闻,娘娘的母亲在京城办了一所女学,专收孤苦贫寒的女孩儿。”

余莺儿眼睛清亮,“奴婢在宫里这些年,别无所长,唯有这唱曲儿一事,还算拿得出手。奴婢想着,若蒙不弃,奴婢不愿归家,只想去那林氏女学,能否……能否教那些孩子们唱唱歌?”

她略有些紧张地解释道:“奴婢知道,读书识字是正理。可、可孩子们年纪小,整日学这些也辛苦。奴婢想着,若能偶尔教她们唱些简单的歌谣乡曲,或许也能让她们开心些。求娘娘恩准。”

安陵容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眼底漫上真切的笑意与感慨。

她没想到余莺儿会有这样的心思。

这并非什么宏图大愿,却如此朴实,恰与母亲办女学的初衷不谋而合。

“快起来,”她虚扶了余莺儿一把,“你这想法极好,你唱歌这样好,孩子们定然喜欢。本宫这就修书一封,你带去京中交予我母亲。她必定欢喜你能去。”

几日后,一个穿着干净棉袍、挎着简单行李的女子,出现在了林氏女学的门前。

她将安陵容的书信递给林氏,脸上带着一丝羞涩却又坚定的笑容。

从此,女学的后院,除了读书声,更多了一种清脆悦耳的歌声。

那些从未听过宫廷雅乐、民间小调的贫家女孩们,围着新来的“余姑姑”,咿咿呀呀地学着简单的歌谣。

余莺儿站在孩子们中间,轻声领唱,阳光洒在她身上,温暖而明亮。

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的声音,不再是争宠的梯子,不再是取悦权贵的工具。

而是真正的,去滋养自己和快乐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