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妈祖教我做神女 > 第90章 太子

妈祖教我做神女 第90章 太子

作者:楚卿卷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1:47

岁月无情,武则天的身体日渐衰败,精力大不如前,处理繁重政务已显得力不从心。

朝堂之上,那双曾经洞察一切、令人生畏的凤目,也时常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

她最信任、也是唯一有能力总揽全局的,依然是那个与她血脉相连、能力卓绝的女儿——安宁。

安宁再次被委以监国重任,这一次,权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集中,几乎等同于代行皇帝职权。

随着权柄的稳固和母亲身体的衰弱,一个压抑在安宁心中多年的念头,终于不可抑制地浮出水面——她要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成为王朝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然而,当她将这一意图在核心圈层中表露时,麾下势力内部却掀起了波澜。

那些团结在她身边、视她为李唐复兴希望的宗室成员和关陇旧臣反应尤为激烈。

他们可以接受她以李唐公主的身份监国,甚至在未来重归李唐,却难以接受她正式成为“武周”的太子,这在他们看来,是对李唐正统的彻底背叛。

几个跳得最凶的宗室长辈甚至当面诘难,言辞激烈。

安宁大怒,她隐忍多年,庇护他们,却换来如此掣肘。

她当即下令,对那几个不安分的弟弟看得更紧,限制其行动,并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几个带头反对的宗室成员,以儆效尤。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活动。有人开始将主意打到了杨昭身上,借着酒宴、偶遇,状似无意地叹息:

“杨公劳苦功高,与殿下风雨同舟数十载,情意深重,我等皆是看在眼里的。只是……哎,这世间最难测的,莫过于人心,尤其是帝王之心啊。”

“殿下龙飞九五已在眼前,却至今无嗣。杨公,非是我等妄加揣测,只是……殿下春秋鼎盛,未来若……若要另择年轻力壮、更易掌控的夫婿以延绵皇嗣,届时,杨公该当如何自处?”

“听闻近来有些新晋的年轻臣子,颇得殿下青眼,常在书房议事至深夜……杨公,您与殿下虽情深,可毕竟……岁月不饶人呐。”

这些话语一下下扎进杨昭心里最隐秘的角落。

他面上沉稳,将所有前来游说或挑拨之人或严词斥退,或虚与委蛇,转头便将每一个接触他的人都汇报给了安宁。

安宁听罢,只是冷笑一声:“跳梁小丑,死到临头犹不自知。昭表哥,且让他们再得意几日。”

她信任杨昭的忠诚,更自信于自己对局面的掌控。

杨昭也确实用行动证明了他的可靠。他冷静地协助安宁布下罗网,只待时机成熟便将那些暗中蠢动之辈一网打尽。

然而,理智上的清醒,并不能完全隔绝情感上的侵蚀。

那些挑拨的话语,夜深人静之时,便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反复回响。

他与安宁,少年相识,相伴至今,岁月在他身上刻下了风霜痕迹,而安宁,似乎被时光格外厚待,依旧美丽,且因权势日重,更添一种令人不敢逼视的风华。

无子……这始终是他心底的一根刺。虽无人敢明面提及,但暗地里的流言从未止息。

他从未怀疑过安宁对他的情意,可一旦涉及皇嗣国本,情意还能抵得过江山社稷的重量吗?

这一夜,他回到驸马府,屏退了所有侍从,月色清冷,勾勒出他依旧挺拔却难掩孤寂的身影。

他没有穿铠甲,只着一身便利的胡服。手腕一抖,长枪如龙般探出,破空之声乍起!

没有战场上的狠厉杀招,只有一遍又一遍枯燥而沉重的挥舞、突刺、回旋。

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鬓发和后背,肌肉因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但他仿佛不知疲倦,只是机械地、发泄般地舞动着。

枪风凌厉,卷起地上落叶纷飞,似乎想将心中那越积越厚的阴霾一同搅碎。

他舞了整整一夜。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他才力竭般停下,以枪杵地,支撑着几乎脱力的身体,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汗水顺着下颌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洇开深色的印记。

他抬起头,望着那轮即将升起的朝阳,眼中布满血丝,那里面,有挣扎后的疲惫,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但最终,沉淀下来的,依旧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沉静。

他知道该怎么做。

汇报是职责,是忠诚;心中的刺痛是私情,是软弱。

而他能做的,便是在公主面前,永远只展现前者,将后者,深深埋藏在这无人得见的晨光里。

武则天躺在病榻上,听着心腹汇报朝堂风波,看着面色冷峻前来探视的女儿,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嘲弄的轻笑:

“看到了吗?这就是你一直护着、保下来的那些人。他们何曾真正归心于你?不过是将你视为一面可以利用的庇护伞,一把可以为他们夺回权力的工具罢了。

现在如何?后悔了吗?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让朕将他们清理干净,也省了这许多麻烦。”

安宁心中确实闪过一丝悔意,不是为了庇护他们,而是悔自己或许对他们还存有不该有的亲情期待。

但她神色依旧坚定:

“陛下,儿臣不悔。宗室与关陇贵族,或许迂腐,或许各有私心,但他们与李唐江山捆绑百年,是大唐社稷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是自高祖、太宗建国之初便已决定的格局。

没了他们,皇室就如同失去了刀与盾,失去了根基最深厚的一批支持者。清洗他们固然痛快,但留下的权力真空,只会被更不可控的力量填充。”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冽,“至于归心……他们在儿臣麾下多年,理应了解儿臣的手段。

今日跳出来的,不过是些看不清形势的蠢货。真正的聪明人,这么多年来,只怕早已窥见儿臣的心思。”

武则天静静地听着,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许。她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虽虚弱,却带着重量:

“好。既然如此……朕,立你为太子。”

安宁猛地抬头,眼中是无法掩饰的惊讶。她预想过许多艰难的抗争与谈判,却没想到母亲会如此轻易地答应。

武则天看到女儿这副罕见的怔忡模样,低低地笑了起来:“怎么?没想到?”

她示意近侍取来一个锦盒,推到安宁面前,“圣旨,朕早就拟好了。 你自己,盖印吧。”

安宁双手微颤地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一卷明黄诏书,内容正是册封她为皇太子。玉玺就放在一旁。

她拿起那枚沉甸甸的、象征至高权力的玉玺,蘸满朱红印泥,郑重地、稳稳地盖在了诏书之上。

然后,她后退三步,整理衣冠,向着病榻上的母亲,行了一个无比庄重的大礼。

当她抬起头时,发现母亲已经闭上了眼睛,呼吸平稳,似乎睡着了。

安宁深深看了一眼母亲苍老却依旧威严的容颜,缓缓退出了寝殿。

册封太子的诏书颁布,出乎意料地,并未在朝堂引起过多的风波和反对。

多年的监国,早已让安宁积累了无人能及的威望与实力,武氏子弟在她面前黯然失色,李唐旧臣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这是眼下最能稳定局面的选择。

一切,仿佛水到渠成,理所当然。

眼见母亲病重,姐姐即将正式继承大统,太平公主联合了被幽禁多年、仍存有幻想的李显,以及一些宗室、官员,密谋发动政变,欲做最后一搏,推翻安宁,攫取帝位。

他们选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动手,收买了部分禁卫,试图里应外合,控制宫城。

可惜,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安宁密布的眼线监控之下。

当太平公主与李显带着数百死士,以为出其不意地冲破玄武门,直扑长生殿时,等待他们的,却是火把通明、甲胄森严的御林军,以及端坐于马上的监国太子——李安宁。

安宁身着太子礼服,外罩玄色斗篷,雨水打湿了她的鬓角,却丝毫不减其威仪。

她目光冰冷地看着惊慌失措的太平与面如死灰的李显,声音在雨夜中清晰传来:

“太平,显弟,你们……太让阿姊失望了。”

根本没有经历惨烈的厮杀,这场仓促的政变如同儿戏般被瞬间瓦解。参与叛乱的禁卫被当场格杀或拿下,策划者束手就擒。

安宁以铁腕手段处理了后续。

所有从犯,或被流放岭南,或被投入大牢。而对于她的兄弟姐妹——太平公主、李显等人,她终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下令将他们严密幽禁于各自的府邸,非诏不得出。

经此一役,朝野内外再无任何敢于挑战安宁权威的声音。

躺在病榻上的武则天,听闻了这场未遂政变及其结果后,久久无言。

最终,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中,有对子女相残的悲凉,也有对安宁最终展现出合格帝王冷酷决断力的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