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妈祖教我做神女 > 第89章 武则天

妈祖教我做神女 第89章 武则天

作者:楚卿卷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1:47

不久,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贤继位。

然而,李贤的皇位尚未坐稳,强势的武太后便以皇帝昏庸无能、难当大任为由,迅速将其废黜,改立豫王李旦,但将其软禁于别殿,自己临朝称制,紧握所有权柄,对几个儿子极尽打压监控之能事。

权力达到顶峰后,她开始试探性地放出风声,暗示革唐立周、女帝临朝的可能性。

她召来安宁,母女二人在空旷的大殿中对坐。

武太后目光如炬,直视女儿:“安宁,满朝文武,天下众生,皆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你以为,这九五尊位,女子……坐得否?”

安宁起身,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清晰而坚定:

“母后雄才大略,远胜世间无数须眉。这至高无上的地位,您自然配得上。女儿,愿见母后开创千古未有之盛世。”

武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她没想到这个一直与自己若即若离、甚至时有冲突的女儿,会如此明确地支持自己。

然而,安宁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恳求:“只是……几位弟弟,终究是母后骨血,亦曾尊称您一声母亲。

他们如今已无威胁,只求母后手下留情,给他们一条生路。”

武太后深深地看着女儿,半晌,才缓缓道:“你的意思,朕知道了。容朕……考虑一下。”

天授元年,武太后正式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

登基后,武则天为了清除李唐影响和所有反对势力,巩固统治,重用酷吏,大肆清除李唐宗室与关陇贵族集团,一时间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而就在母亲在前朝举起屠刀之时,安宁利用自己监国公主的身份和多年来经营的势力网络,在后方悄然行动。

她或提前预警,或暗中疏通,或将一些被构陷的宗室子弟秘密转移、隐匿,尽最大努力保下了一条条性命。

武则天对此心知肚明,但她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方面,她需要安宁的才能来稳定部分朝局,也需要这个能力最强的女儿作为自己统治合法延续的象征;

另一方面,安宁那句手下留情的恳求,在她铁石心肠的某个角落,也激起了一丝微澜。

夜色如墨,宫门即将下钥之际,监国公主的车驾却疾驰入宫,直抵武则天处理政务的长生殿。

消息灵通的她,已听闻陛下欲下诏,命所有子女,包括她与李显、李旦等,皆改姓为武,以彻底与李唐皇室切割。

殿内烛火通明,武则天正伏案批阅奏疏,听闻通传,头也未抬,只淡淡一句:“让她进来。”

安宁步入殿中,礼仪周全,但眉宇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沉郁。

她尚未开口,武则天已搁下朱笔,抬眸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朕的旨意墨迹未干,安宁你便得了消息?这般灵通,倒让朕有些意外了。”

安宁避过这敏感的话头:“陛下,您无需时刻警惕。几位弟弟,我会看好他们,绝不会让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威胁到您的皇位。”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冷酷与坦诚, “我会是您唯一的继承人,最合适的继承人。我永远都会是您最坚定的盟友,而非敌人。”

武则天喝了一口茶,“我相信安宁的能力。”

“那,陛下,儿臣不解。为何非要我们兄弟姐妹,尽数改姓为武?”

武则天站起身,踱步至御阶边缘,居高临下地看着女儿:“为何?李唐气数已尽,如今是武周天下!朕承天受命,革故鼎新,自然要涤荡前朝一切旧痕。

姓氏,乃宗族之根本,法统之象征。你们既为朕之子女,自当与朕一体,与武周一体!

唯有彻底割裂李姓,方能昭示天下,武周非是李唐之延续,而是朕开创之全新王朝!”

她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重塑乾坤的决绝。

安宁迎着她迫人的目光,毫无惧色,向前踏了一步:“陛下!这天下,可以是李唐的天下,也可以是您的武周天下!但它,绝不是武承嗣、武三思他们武家的天下!”

“放肆!”武则天勃然变色,周身威压瞬间暴涨,殿内烛火都为之一晃。她最忌惮也最厌恶的,便是有人将她与那些贪婪的武家子侄捆绑在一起。

见母亲动怒,安宁语气稍稍放缓:“阿娘……”

她目光恳切,“武家子侄,纵使姓武,与您不过是血脉远亲,他们是您的盟友,是您用来制衡朝堂的工具,但他们与您,并非一体!可我们不同!”

她指着自己:“儿臣,李显,李旦……我们身上流着您的血!

您虽不姓李,但您曾是大唐的皇后,母仪天下,您入过李家宗庙,拜过高祖、太宗!从法理到血脉,我们才是与您真正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您如今强调这个‘武’姓,究竟是想代表什么?是代表您个人开创的王朝,还是代表您身后那个迫不及待想要攫取更多权力的武氏家族?”

这番话,可谓诛心。武则天眼神剧烈闪烁,怒意未消,却也被女儿刺中了内心深处对武家外戚坐大的隐忧。

她神色稍稍缓和,但帝王的威严不容挑衅,她冷哼一声:“绕了这么大圈子,你是怕朕……将来会将这万里江山,传给武家?”

“是!”安宁斩钉截铁,“一旦所有皇子皇女皆改姓武,那武承嗣、武三思之流,便能在法统上找到借口。

他们与儿臣一样姓‘武’,届时,他们争夺储位,岂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陛下,您这是在为他们铺路,还是在为儿臣,为您自己的血脉设置障碍?”

武则天看着眼前这个目光灼灼、已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女儿,忽然轻笑出声:“你思虑得倒是周全。可惜,圣旨已拟,昭告在即,朕,不会收回。”

安宁闻言扯了扯嘴角:“既然如此,那儿臣恐怕要让阿娘失望了。我,李安宁,不会改姓。”

武则天沉默地凝视着女儿,这个她曾经最为倚重又最为忌惮的孩子。最终,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缓缓闭上眼,挥了挥手,声音听不出喜怒:

“随你。”

武则天的意志如同天宪,随着改姓诏书的颁布,除了态度强硬的安宁,其余皇子皇女皆被迫改姓为武。

随之而来的,是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愈发肆无忌惮的倾轧。

安宁“监国公主”的头衔虽未被褫夺,但其权柄被明显削弱,许多原本由她管辖的事务被以各种名义移交至武氏子弟手中。

她在朝堂上的建言,也常常被武氏一党刻意忽视或曲解。

更明显的是对杨昭的打压。

这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回京受封后不久,便被明升暗降,授予了一个无实权的散官闲职,赋闲在家。

兵权被收回,昔日的部下被调离或边缘化,门庭若市的府邸,渐渐变得冷清。

安宁看着在庭院中默默擦拭着那柄伴随他征战多年、如今却只能空置的长枪的杨昭,心中泛起酸楚。

她走到他身边,轻声道:“昭表哥,委屈你了。”

杨昭停下动作,抬起头,脸上并无怨怼,他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能日日陪伴在公主身边,是昭多年夙愿,何来委屈?”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自责,“只是……眼见公主在朝中步履维艰,昭却无力相助,是昭无能。”

安宁反手与他十指相扣,感受着这份在逆境中愈发珍贵的温暖与支持。“不,你在,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她低语,“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些幸存下来、却时刻惴惴不安的李唐宗室,开始意识到,这位敢于拒绝改姓、且拥有相当政治实力和军功驸马的永宁公主,或许是他们在武周天下中,唯一能指望的、也是血统最为正统的庇护者与旗帜。

一些胆大或走投无路的宗室开始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向安宁表达效忠与靠拢。

同时,那些在武则天清洗关陇集团过程中遭受重创、或兔死狐悲的关陇贵族残余势力,也将目光投向了安宁。

他们与武氏新贵有着天然的矛盾,而安宁身上兼具的李唐血脉、监国公主的合法身份,让她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可以制衡武氏的力量。

暗中投靠、传递消息、甚至提供财力支持者,开始悄然增多。

面对这些主动靠拢的力量,安宁并未急于表态或公开对抗,而是谨慎地甄别、吸纳,将这些分散的、充满恐惧与怨恨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般,悄然汇聚到自己麾下。

她利用自己依然保留的参政之权,在关键议题上,开始联合那些对武氏专权不满的朝臣,发出不同的声音。

武承嗣等人很快发现,他们虽然能暂时压制安宁的权势,却无法真正将她击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