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顿星全貌的震撼揭示:纪录片里的龙与凤
“地鹰” 星际巡航舰的驾驶舱内,淡蓝色的全息光晕如流水般漫过操控台,将米凡的侧脸切割成明暗交错的轮廓。他的指尖在冷硬的钛合金操控屏上滑动时,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边缘一道细微的划痕 —— 那是上次穿越柯伊伯带小行星群时,一块直径三厘米的金属碎屑高速撞击留下的印记,此刻在光晕下泛着淡银色的光泽,竟像一道隐秘的刻度,精准丈量着蓝顿星 4.8 亿平方公里土地在全息投影中缓缓展开的尺度。
投影边缘还残留着数据加载的淡绿色波纹,每一次波纹闪烁,都代表着激光扫描仪又完成了一块区域的建模。从黄历元年一月五日清晨七点零三分,当第一缕蓝顿星晨光穿透巡航舰舷窗开始,到二月六日深夜十一点四十六分,最后一抹星光融入舰内照明系统为止,整整三十三天零十六小时四十三分钟里,米凡带领 727 名特研科员驾驶着十二艘 “地鹰” 巡航舰,像十二道银色的闪电掠过蓝顿星的山川湖海。
舰体底部的 Z-9 型激光扫描仪以每秒三百万次的频率震颤,扫描光束穿透百米深海时会自动切换为蓝紫色,遇到岩层则转为橙红色,将每一寸土地的肌理 —— 从深海火山口的硫化物结晶,到高原冻土下的冰晶结构 —— 都清晰刻进容量达 1000TB 的量子数据芯片。投影中,六大海洋如同被造物主用宇宙尘埃精心打磨过的蓝宝石,镶嵌在星球表面时,海面上浮动的云影都带着水晶般的折射光泽;十大洲则像从猎户座旋臂坠落的绿色翡翠,散布在海洋之间,洲陆边缘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像是用画笔蘸着星光勾勒出的线条,连最细小的海湾弧度都与星轨运行轨迹完美契合。
“东太洋、西太洋、南太洋、北太洋、中太洋、小太洋……” 米凡的声音在驾驶舱内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连续三十多天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眼底积了淡淡的青色,眼尾的细纹在光晕下更显清晰,说话时偶尔会下意识地抿一下唇 —— 那是他专注时的习惯,就像小时候在地球联邦科学院的实验室里,推导 “时空曲率方程” 时,总会不自觉地咬住木质铅笔头,直到铅笔杆留下一圈深深的齿痕。
特研科员都督坐在副驾驶位上,手指在 X**S-2 型星际监视器的碳纤维操作杆上灵活跳动。这位有着浅棕色卷发的年轻人,发梢还沾着上次登陆蓝顿星时带回的星尘,此刻正全神贯注地调整镜头焦距,额前的碎发随着舰体穿越大气层时的轻微颠簸轻轻晃动。他面前的次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磁场强度数值,当数值突然从 0.8 高斯飙升至 3.2 高斯时,都督的眼睛瞬间亮了:“米科长,东太洋中心区域的磁场有点异常,扫描仪显示那里的地质结构是超密质星铁,和其他海域的硅基岩层完全不同!”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手指猛地按下拍摄键,操作杆上的指示灯立刻亮起急促的绿色:“要不要重点拍摄?说不定能发现蓝顿星的原始地质遗迹!”
米凡点头时,指尖在操控屏上轻点,激活了 “区域放大” 功能,东太洋区域的全息投影瞬间放大三倍,连海面上漂浮的微生物群都清晰可见。当镜头缓缓对准东太洋中心坐标(北纬 32°15′,东经 148°22′)时,驾驶舱内原本轻微的呼吸声瞬间消失,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 海面上的波涛突然像被无形的手抚平,一道黑色的轮廓从两千米深的海底缓缓浮现,上升过程中带起的气泡在海水中形成螺旋状的轨迹,宛如给黑色轮廓镶上了一层珍珠边。
那是一座长龙般的岛屿,岛屿的轮廓蜿蜒曲折,长达三千多公里,岛上覆盖着墨绿色的 “星叶蕨”,叶片在海风中舒展时会释放出淡蓝色的荧光,像是巨龙身上闪烁的鳞片。海浪拍打岛岸的玄武岩礁石时,白色的浪花溅起三米多高,礁石表面的天然纹路在浪花冲刷下,竟让岛屿的轮廓看起来像是在缓慢游动,仿佛一条沉睡了亿万年的巨龙被星光照醒,正轻轻舒展着布满苔藓的躯体。
“六大洋,六条龙。” 米凡轻声感叹,目光落在岛屿最前端的那块巨大岩石上。岩石高约五百米,形状如同昂首的龙头,两只深约十米的岩洞是 “龙目”,岩洞内涌出的温水热泉带着硫磺的淡淡香气,蒸汽在海面上凝结成白色的雾气,被海风一吹,竟形成了类似龙吐祥云的形态。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地球联邦自然博物馆里见过的霸王龙化石,那时讲解员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指着化石的脊椎骨说:“地球曾经是巨兽的家园,它们用骨骼书写了星球的历史。” 而此刻蓝顿星的海洋里,这座 “巨龙岛” 正用岩层与植被,讲述着另一颗星球的古老故事。
就在这时,都督突然发出一声低呼:“米科长,您看大耳洲!磁场探测器有新反应!” 他的手指在操作杆上快速滑动,镜头瞬间切换至大耳洲,画面经过 0.5 秒的缓冲后,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被牢牢吸引 —— 大耳洲中心的 “环湖平原” 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两百三十七个湖泊,这些湖泊通过地下暗河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直径达八百公里的巨大水网。当东南季风掠过湖面时,水波以每秒 0.3 米的速度荡漾,整个水网的轮廓在阳光下竟宛如一只展翅起舞的凤凰,圆形湖泊是凤凰的尾羽,狭长的河道是凤凰的羽翼,而位于中心的 “镜湖”,则像是凤凰明亮的眼睛,倒映着天空中流动的星云,闪烁着清澈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