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克里姆林宫的寂静裂痕
米王 1 号航空母船的晨雾裹挟着舱内循环系统的冷调香料气息,在克里姆林宫分区的钛合金舱壁间游走。淡蓝色应急灯如同蛰伏的电子萤火虫,将金属纹路投射成扭曲的冰裂纹,与智能清洁机器人划出的水痕交织成诡谲的光网。当第三声电子提示音在走廊尽头消散,玛莎莉终于看清腕表全息投影上跳动的倒计时 —— 距离她首次尝试开门,已过去整整 27 分钟。舱壁上的温湿度传感器闪烁着异常红光,显示舱内气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这不合常理的波动让她脖颈后的汗毛瞬间竖起。
她的指尖悬在脉卡识别区上方,皮肤下的血管随着心跳微微颤动。丈夫高尔基临行前在舰桥拥抱她的场景突然闪回:对方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星图笔,笔尖还沾着艾买尔星球的磷灰矿碎屑,那是他们新婚旅行时带回的纪念品。记忆里高尔基身上特有的雪松混着数据芯片焦糊味,此刻却被舱内刺鼻的臭氧味彻底覆盖。而此刻,舱门后的寂静像浸透液态氮的海绵,将所有声响吞噬得一干二净,只剩通风系统发出的低频嗡鸣,如同某种蛰伏生物的呼吸,其间还夹杂着微弱却清晰的电流杂音,像是有人在干扰舱内的电子设备。
“嘀 ——”
智能门锁的解锁声刺破凝滞的空气,玛莎莉几乎踉跄着撞进舱内。晨光穿过防辐射舷窗的瞬间,她看见悬浮在光束中的纳米尘埃,像被惊动的银鱼群般四散逃窜。床铺中央塌陷的凹陷还留着人体轮廓,可本该枕着的智能睡眠枕已被拆成电路板零件,整齐码放在床头柜边缘 —— 那是高尔基强迫症式的拆解习惯,每当思考陷入僵局,他就会无意识地肢解手边的电子产品。但这次拆解格外彻底,连内置的情感交互芯片都被单独取出,芯片表面布满细密的灼烧痕迹,仿佛遭受过剧烈的能量冲击。
《星际文明史》翻开的页面在气流中轻轻颤动,178 页夹着的合金书签突然折射出冷光,照亮书页边缘用星图笔写的批注:“暗物质波动与古文明遗迹共振频率吻合?” 玛莎莉的目光骤然收缩,她记得三天前晚餐时,丈夫曾握着全息投影笔,在餐桌上勾勒出这个疯狂猜想。当时他的瞳孔因兴奋而扩张,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说如果猜想成真,将颠覆整个密统帝国的能源体系。而此刻,那件熨烫得笔挺的科研制服下,藏青色领带夹上的特研科徽章泛着冷光,与书架上排列整齐的磁悬浮标本罐形成诡异的静默对话。其中一个标本罐里的三叶虫化石,原本完整的背甲竟出现蛛网状的裂痕,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瞬间震碎。
蹲下身时,玛莎莉的膝盖撞在金属床架上发出闷响。那双黑色皮鞋安静地躺在鞋柜边缘,鞋跟处的磨损痕迹被某种凝胶材料修补过 —— 那是艾买尔星球原住民的纳米修复技术,她永远记得高尔基当时兴奋的模样,说这种材料能改写星际工程学。当指尖抚过鞋帮内侧,沾着的沙粒突然簌簌掉落,在甲板上滚出细碎的声响,那分明是艾买尔星球特有的紫晶沙,与舱内循环系统的无菌环境格格不入。更令人心惊的是,沙粒中混着几缕银灰色纤维,材质不属于米王 1 号任何已知装备,倒像是某个机密实验室的防护材料。
全员通讯键亮起的红光映红了玛莎莉煞白的脸,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紧急通知,特研科员高尔基于舱内失踪......” 话音未落,走廊里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突然调转方向,机械臂末端的纳米海绵渗出荧光绿液体,在地面画出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像是某种未知文明的警告符号。通风管道深处传来金属扭曲的细微声响,如同巨兽苏醒前的低吼。与此同时,舱内所有电子设备的屏幕突然亮起雪花噪点,玛莎莉腕表上的倒计时开始逆向跳动,数字猩红如血,在舱内幽蓝的应急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2. 养心殿的疑问与星际视频
紫禁城分区的养心殿里,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米王 1 号的星图航线,米凡站在投影中央,指尖划过代表艾买尔星球的光点,眉头微蹙。玛莎莉推门进来时,他刚将一份关于 “左单体人类文明改造” 的报告推到桌角,那份报告上还留着他昨晚用茶水画下的辅助线 —— 茶渍早已干涸,却在纸页上勾勒出一串奇异的星轨。
“博士,家门是锁着的,他的衣服和鞋帽都在,就是人不见了踪影。” 玛莎莉的声音带着哭腔,她将高尔基留在床头柜上的《星际文明史》递过去,书页翻开的那一页,恰好标注着 “复制体技术伦理争议” 的段落。米凡接过书,指腹摩挲着泛黄的纸页,目光落在玛莎莉泛红的眼眶上:“你确定他没有出门吗?”
“可以确定!” 玛莎莉用力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每次出门,他都会提前告诉我,哪怕只是去隔壁舱室拿资料。昨天晚上他还说,要帮娜达莎修一下星象观测仪的镜头...” 说到女儿,她的声音顿了顿,眼眶更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