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会宫的辩论台是用透明的水晶材质制成的,那水晶取自原星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顶级水晶矿 —— 那里产出的水晶以纯度高、内部无杂质闻名,每一块都经过星际工匠团队特殊的切割与抛光,切割面精准对应宇宙八大行星的轨道夹角,抛光后表面光滑如镜,能透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线。当宇会宫穹顶的双星光芒洒落在台上时,水晶台会折射出七彩的光带,光带随双星位置变化缓慢流动,像将宇宙的星河铺在了辩论台上。台下环形阶梯式座位上,坐着来自二百二十七个文明的代表,每个代表的座椅都根据其文明的生理特征定制 —— 有的是悬浮式磁浮座椅,有的是贴合体表的柔性座椅。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个掌心大小的微型终端,终端的屏幕采用原星研发的柔性石墨烯材质,能像丝绸般随意弯曲、折叠,最大弯曲角度可达 180 度,既方便揣进衣袋,又能展开成 A4 纸大小的平面用于记录辩论内容;终端的外壳颜色各不相同,红色代表碳基文明,蓝色代表硅基文明,紫色代表能量体文明,每种颜色里还掺杂着对应文明母星的星尘粉末,在灯光下泛着细微的星光,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文明的归属。
艾薇德起身时,座椅底部的气压杆发出三十分贝的声响 —— 这个音量是她特意设定的,经过原星声学实验室验证:不大不小的分贝数,刚好能吸引周围三米内代表的注意力,又不会打断远处听众的思考,那声音轻柔得像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指尖轻轻划过书页的沙沙声,带着恰到好处的存在感;更关键的是,这个音量能精准激活听众海马体的记忆神经元,神经科学家曾通过脑电波监测实验证实,在这个音量刺激下,听众对后续信息的记忆留存率能提高百分之十五,就像用声音给记忆 “打上专属标记”,让她接下来的话语更易被记住。起身的瞬间,她的长发随动作微微扬起,发梢还缀着两颗淡紫色的星钻 —— 那是她所在文明的成年礼饰品,象征着 “对宇宙真理的探索权”。
她起身后,特意抬手理了理身上的银色长袍,指尖划过长袍表面时,能感受到纤维的细腻质感。这件长袍是用她所在文明的 “星织纤维” 制成的,纤维内部编织着无数微型温控芯片,能根据周围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长袍温度 —— 当宇会宫温度低于 18 摄氏度时,芯片会释放微量热量;高于 25 摄氏度时,又会启动散热功能,始终让穿着者保持舒适体感。长袍背部绣着她所在文明的星图图案,以他们的母星 “艾薇尔星” 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十二颗行星,每颗行星的位置都与实时星图完全同步,甚至能看到行星的卫星在星图上缓慢移动。随着她抬手、转身的动作,星图图案会发出淡紫色的微光,光芒从星图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淡,那颜色与她瞳孔的淡紫色完美契合,仿佛她的眼眸里也装着一整个星系。
她低头看向面前的终端,屏幕上的霍金预言时间轴正以红色脉冲跳动,脉冲的频率与她的心跳完全一致(每秒一次),每一次跳动都像在与宇宙的脉搏共振。时间轴上的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对应的宇宙背景辐射温度,温度数值用不同深浅的颜色标注,越古老的温度颜色越深 —— 从代表 300K 的深红色,到代表 2.7K 的深蓝色,颜色过渡自然得像一幅浓缩的宇宙温度画卷。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米凡身上,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质疑:“四十一亿年前,原星背景辐射是三百开尔文(相当于二十七摄氏度)时,你们的祖先还在非洲大陆的洞穴里,用燧石撞击石头取火,在洞穴岩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狩猎的场景 —— 那些壁画里,最多只能记录下猎物的模样和捕猎的数量;现在宇宙背景辐射已经降到只有二点七开尔文(接近零下 270.45 摄氏度的绝对零度),你们却宣称能精确计算出母星的寿命?这就像一位航海家,连出发港的经纬度都记不清,却拿着残破的海图炫耀自己能预测远方的风暴。如果连孕育自己的母星寿命都算不准,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能理解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说话时,她的眼神锐利如刀,扫过米凡时还微微停顿了两秒,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上扬弧度,那弧度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仿佛在质疑米凡观点的可笑。
她的指甲在终端表面轻轻划过,留下几道细微的划痕 —— 那不是无意的动作,而是刻意为之。她的指甲上涂着淡紫色的指甲油,指甲油里掺了极细的 “星尘发光颗粒”,那颗粒来自她母星的小行星带,在宇会宫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微光,与长袍的星图光芒遥相呼应。那些划痕的排列方式暗藏深意,恰好是原星古代质疑者使用的符号 —— 最左侧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 “诘问符号”,中间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的 “辩疑符号”,右侧是古印度佛教的 “思辨符号”,这些符号是她从一本古老的典籍里看到的,典籍用原星的羊皮纸制成,纸张边缘还留着当年羊皮的纹理,现存于宇宙博物馆的 “原星文明展区”,需要通过特殊的权限才能查阅。每个符号的角度都经过精准计算,对应着不同的黄道十二宫方位,与终端屏幕显示的原星岁差周期完全同步 —— 当终端显示岁差周期运行到白羊座方位时,苏格拉底符号会微微发亮;运行到天秤座方位时,墨家符号会亮起,仿佛在与宇宙的星象互动。而且她终端的金属外壳温度始终保持在二十五摄氏度,这个温度与原星的平均气温一致,像外壳在默默维持着故乡的 “温度标准”,让她在遥远的宇会宫也能感受到母星的温暖。终端外壳是用原星航空级铝合金制成的,表面经过三层磨砂处理,不仅带着淡淡的金属光泽,还能有效防止指纹残留,即使反复触摸,外壳也始终保持洁净;外壳上的散热纹路设计更是暗藏巧思,纹路走向与原星亚洲大陆的等高线分布完全一致,等高距严格设定为一百米,与原星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地形图标准统一,像在纹路里刻下了原星的 “地形模板”。这些纹路并非只做装饰,其内部的微通道结构能快速传导热量,让终端在高负荷运行 —— 比如计算宇宙背景辐射数据时,也不会出现发烫的情况,始终保持稳定运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