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奴籍之下 > 第215章 好好长大

奴籍之下 第215章 好好长大

作者:凉州州的萌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0:24:31

“别!周叔!千万别!”刘昌一听急了,生怕父母担心或被误解,连忙拉住周掌柜的衣袖,几乎是按着他重新坐下,额角都急出了细汗。

他深吸了好几口气,胸口起伏着,像是下定了极大决心,才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声音细若蚊蚋,几乎难以听清地开口:

“周叔……我……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我就是,就是喜欢和玥儿一起玩,喜欢看她笑,看她认真琢磨药方、辨认药材时那种专注的样子,觉得……觉得特别好。”

“可是……可是我也喜欢和秦熙、和阿依一起玩,看她们笑闹,我也挺高兴的。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只是……只是不知为什么,唯独见到玥儿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脸红心跳,耳朵发烫,眼睛……眼睛总想时时刻刻看着她,她一笑,我心里就像……就像喝了蜜一样甜,她要是皱眉,我就忍不住想是不是谁惹她不高兴了……”

他越说声音越小,头也埋得更低:“我……我也偷偷问过阿土,他说他也会时时刻刻关注着玥儿,因为我们是一起长大的,是像家人一样的伙伴。他说我这样很正常,让我别瞎想……”

周掌柜看着眼前这个情窦初开却深陷迷茫与自我怀疑中的少年,语气不由地放缓放柔:

“小东家,莫要慌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本就复杂难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到美好的事物心生喜爱与亲近之意,这本是天地自然之理,是人之常情。”

“但你年纪尚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或许真如阿土所说,你还未能清晰分辨,那究竟是朋友之间的纯粹亲近,家人之间的天然挂念,还是……男女之间那种独特的倾慕与爱恋之情。这需要时间去体会,去经历,才能慢慢明晰。”

刘昌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困惑与寻求指引的渴望。

周掌柜继续娓娓道来:“然而眼下最重要的,并非急于去分辨或定义这种喜欢究竟属于哪一种。而是,脚踏实地,好好长大。”

“好好长大?”刘昌重复道,眼神有些茫然。

“对,好好长大。”周掌柜肯定地点点头,目光充满鼓励。

“用心学好安身立命的本事,无论是医药之理,还是经商之道。多去经历世事,多去体会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等你再年长几岁,阅历增广,心智更为成熟豁达之时,许多现在看不清、想不明、理还乱的事情,自然就会云开雾散,豁然开朗。到时候,你自会明白自己的心意究竟为何。”

他语重心长地补充道,语气变得更为郑重:“在那之前,不必急于给自己的这种感觉下定论,更无需为此过分困扰或喜悦。你还年少,未来的路很长很长。”

“你和秦小郎中,都还各有各的崎岖山路要攀登,各有各的广阔天空要去翱翔。眼下只需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脚下的路。”

“若有缘,将来时机成熟,自然能水到渠成,走到一处;若无缘,那也只是各自命运使然,不必强求,亦无需遗憾。人生际遇,妙不可言,也强求不得。”

刘昌似懂非懂,眉头微蹙:“那周叔,按您这么说,我以后是不是就该远着点,不要再和玥儿一起玩了?免得自己糊涂,也惹人闲话?”

周掌柜摇摇头,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温和:“那倒也不必如此刻意拘谨。只需谨守礼节,言行循规蹈矩,发乎情止乎礼,正常的往来交际,自然是无妨的。你们自小相识,岂有断绝来往之理?”

“最怕的是年纪小,半懂不懂,情难自禁,糊里糊涂越了男女大防的界限,行事失了分寸,那才是既害了人家姑娘清誉,也误了你自己前程,才是真正的害人害己,追悔莫及。这一点,你务必时刻谨记于心。”

刘昌听完这一席话,脸上虽仍有些发烫,但长久以来盘踞在心头的那片困扰与迷雾,仿佛被一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缓缓拨开了许多,虽然前路仍看不真切,但心绪却安定明朗了不少。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恭恭敬敬地朝着周掌柜深深作了一个揖:

“多谢周叔今日一番金玉良言,为小侄拨云见日。刘昌铭记在心,定当谨遵教诲。”

周掌柜连忙侧身避过,不敢受全礼,扶他重新坐下:

“快起来,小东家莫要如此多礼。东家与夫人将你托付给我,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本就是我分内之责,理应提醒引导。”

他看着眼前聪慧的俊朗少年,不禁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惋惜:

“你天资聪颖,悟性又高,读书习字一点就通,若非……唉,若非受这商户身份的拖累,无法参加科考,以你的资质,假以时日,寒窗苦读,未必不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走那仕途之路。”

然而刘昌对自己无法科举一事却显得异常豁达,甚至有些不以为意,他笑了笑,语气轻松而坦然:

“周叔,您快别这么说。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比起整日埋头苦读那些之乎者也的圣贤书,琢磨文章,我还是更乐意看看账本,拨拨算盘。”

“我觉得这些东西更实在,更有趣些。人各有志,经商也没什么不好。”

周掌柜看着他豁达明亮的笑容,知道他是真心如此想,便也不再多言,只是欣慰地点点头。

就在隋记食肆生意日渐红火,刘昌为少年心事而烦恼成长之际,石城知府后宅,孙知府家中也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孙知言不负众望,接连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并且均是以案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的,成功取得了“童生”资格,取得了参加更高一级科举考试的敲门砖。

捷报传来,孙知府拿着那封报喜的书函,反复看了又看,喜不自胜,捻着颌下的胡须,在屋里来回踱步,连连赞叹:

“好!好!好!不愧是我孙家子孙!知言类我!真乃吾家千里驹也!哈哈哈哈哈!”

孙知言自己也难掩兴奋与骄傲,少年人意气风发,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当即向祖父躬身请命,想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参加今年九月的院试,搏取秀才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