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外门,执事殿深处,一间名为“静观阁”的静室内。
檀香袅袅,凝神木制成的墙壁天然散发着宁心静气的幽香。此地灵气浓郁得几乎化液,乃是外门长老严守道日常清修之所。此刻,他缓缓自深沉的入定中醒来,周身流转的莹润宝光渐渐敛入体内,双目开阖间,似有星河流转,却又在瞬间归于古井无波的深邃。
他面前,一枚青色传讯玉符正缓缓黯淡下去,最后化作凡玉。里面是第七杂役谷管事刘能呈报的、关于谷内近期“异常”情况的详细记录。内容琐碎,无非是些弟子突破、功法精进之事,若在平日,这等杂役谷的杂务,连他座下执事弟子都懒得细看,更遑论呈至他这位掌管外门诸多事务的长老面前。
但“叶秋”二字,像一根无形的线,将这些琐碎之事串联起来,变得不再寻常。
数月前,内门火灶房那位地位超然的王胖子,亲自领着个五岁稚童前来,只含糊说了句“此子与老夫有缘,丢外门磨砺磨砺,别让他饿死就成”,便拍拍屁股走了。严守道当时虽觉奇怪,但王胖子性情古怪,修为却又深不可测,他也不好深究,只当是某个故人之后,随手安排进了第七杂役谷,并依言偶尔神识扫过,确认其活着便罢。
起初,那孩子除了过分安静,并无特异。直到那次聚灵阵引发的微弱灵气异动……一个五岁稚童,无师自通改动基础阵法?这已非“聪慧”二字可以解释。他当时召见询问,那孩子对答如流,眼神清澈却不见底,推说偶得古籍残篇,言语间逻辑严密得让他这活了几百年的老家伙都挑不出错,只能将疑窦按下。
而近几日,第七谷的“异常”开始集中爆发。石坚的一尺剑芒,张淼对水势的掌控,李槐瓶颈的松动,还有其他几名弟子或多或少的精进……所有的线索,或明或暗,都指向了那处偏僻小院,指向了那个沉默寡言的幼童。
“自言自语,闻者顿悟?”严守道指节轻轻敲击着温润的灵玉桌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王胖子啊王胖子,你给老夫送来的,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不再犹豫,重新阖上双目。刹那间,静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股磅礴如海、却又精微似绣花针的神识之力,自他眉心无声无息地蔓延而出。这神识避开宗门大阵的敏感节点,如无形之水银,悄无声息地流过执事殿,掠过外门诸峰,精准地覆盖向第七杂役谷。
谷中的景象,如同画卷般在他“心”中展开。大部分区域的灵气杂乱稀薄,弟子们的修炼如同盲人摸象,粗野地攫取着天地能量,效率低下,驳杂不纯。各种属性的灵力波动相互干扰,形成一片浑浊的“背景噪音”。
然而,当他的神识触及谷地东侧那处紧贴山壁的小院时,所有的“噪音”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
那里的灵气流动,呈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秩序感!
并非强行掠夺,而是如同百川归海,受到一种柔和而强大的引力牵引,自然而然地汇聚过去。更令他瞳孔微缩的是,灵气在进入小院范围后,并非直接灌注,而是先经过一个极其复杂精妙的“预处理”过程——那绝不仅仅是他所知的那个基础聚灵阵的效果,其中蕴含的某种对灵气本质的“梳理”与“提纯”的意境,连他都感到有些晦涩难懂!
紧接着,他“看”清了院中那幼小身影周围的真实景象。
这一看,饶是以严守道金丹后期的修为和数百年的定力,心神也忍不住剧烈一震!
那小小的身躯,仿佛一个精密运转的天地熔炉!
气海之中,一缕精纯得不像话的先天之气,自行构筑着繁复的微小周天,吐纳灵气的效率高得令人发指,其精纯度,已远超寻常练气三层,甚至触摸到了四层的边缘,更隐隐带着一丝……先天道韵?
血脉筋骨之内,气血奔流如地下暗河,沉雄有力,皮膜之下隐现的淡金光泽,并非普通炼体术的蛮横,而是蕴含着一种“不朽”与“坚韧”的韵味,仿佛在自发地进行着生命层次的优化。
识海深处,一团凝实如纯金的神魂光晕,化作一尊宝相庄严的元神虚影,虚影双手虚抱,怀中无数细微如尘、结构复杂到让他神识都感到微微刺痛的奇异符号在生生灭灭,不断组合、解析、推演……那是在进行极高强度的道法演算!
而最让他感到惊悚的,是盘踞在叶秋指尖的那一缕无形无质,却让他金丹都感到一丝微弱威胁的“意”。那“意”极其内敛,却蕴含着一种令万物终结的“寂灭”真谛,并且,它似乎还在不断调整、优化,隐隐与周遭天地间某种“金”与“土”的规则产生着微妙的共鸣!
气、体、魂、意!
四种截然不同的修炼路径,四种本应相互冲突甚至排斥的能量形式,此刻却在那幼小的身躯内,以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玄奥至理的方式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美无瑕、高效到极致的内部循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