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芯电子危机的圆满解决,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陕东乃至区域政商两界激荡起层层涟漪。秦宇轩凭借其“借势破局”的精准手腕,不仅挽救了一家标杆企业,更向所有人昭示了“区域协同”战略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其本人不容置疑的执行力。一时之间,省内外观望者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合作与靠拢的意愿明显增强。
然而,权力的场域从未有过真正的平静。表面的波澜壮阔之下,往往是更深、更急的暗流。
“座谈会”上的交锋。为推动区域协同向纵深发展,秦宇轩提议并主持召开了首次“陕东省区域协同发展重点企业座谈会”。与会者除了省直相关部门,便是省内各行业的龙头国企和知名民企负责人。会议气氛原本热烈,企业家们对打开省外市场、获取更多资源表现出浓厚兴趣。
轮到平西市属最大国企——平西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赵建国发言时,风向悄然转变。赵建国是个身材魁梧、声若洪钟的中年人,作风强硬,被视为高长河在经济领域的得力干将。
他先是照本宣科地赞扬了省里的战略,随即话锋一转:“秦省长,各位领导,我们平西能源化工,坚决拥护区域协同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有一些具体的顾虑。比如,在与中原省的同类型企业洽谈合作时,对方凭借其规模和区位优势,在股权比例、技术共享和市场划分上要价很高。我们担心,这种协同会不会变成‘肥水尽流外人田’?我们省内的骨干企业,会不会在合作中丧失主导权,甚至被慢慢蚕食?”
他的发言,看似提出问题,实则精准地拨动了许多本地国企负责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对失去控制权、对竞争优势被削弱的不安。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的目光在赵建国和秦宇轩之间逡巡。
秦宇轩面色平静,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这绝非赵建国个人的疑问,而是高长河借助企业之口,对区域协同战略发起的又一次挑战,而且这次的角度更为刁钻,直接指向了“利益分配”这个核心敏感问题。
“建国同志提出的问题,很现实,也很关键。”秦宇轩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这说明大家都在深入思考,而不是盲目跟从。这是好事。”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企业家:“但是,我想请大家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中原省的企业敢要高价?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先进的技术,或者更强大的资本。这本身就在提醒我们,关起门来称王称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我们不主动走出去,在竞争与合作中提升自己,那么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合作中的主导权,而是未来整个市场的入场券!”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区域协同,不是简单的‘1 1=2’,更不是零和博弈。它是要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出‘1 1>2’的增值效应。这个增值部分,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得失,可能会需要妥协,但最终目标,是让我们所有人的船,都能借着协同的东风,航行得更远。”
“至于主导权问题,”秦宇轩看向赵建国,目光锐利,“靠什么争取?不是靠行政命令,也不是靠固步自封。靠的是我们自身的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我在这里表个态,省里鼓励大家在合作中大胆探索,无论是股权互换、技术联盟还是共建新平台,只要是符合市场规律、能带来长远发展的,省里都支持。同时,省里也会尽力为大家争取公平的合作条件,做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一番话,既有高屋建瓴的格局剖析,又有接地气的务实态度,既回应了顾虑,又指明了方向。会场内沉寂片刻,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赵建国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坐了下去。秦宇轩知道,这番话未必能立刻打消所有人心中的算盘,但至少稳住了阵脚,守住了战略推进的底线。
座谈会后不久,一个更棘手的事件悄然发生。
一份关于陕东与中原省正在秘密磋商、涉及双方核心利益的“能源通道共建”备忘录的部分内容,竟被匿名泄露给了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报道虽未指名道姓,但用词犀利,直指陕东在谈判中“让步过多”、“可能损害本省能源战略安全”,瞬间在省内引发了不小的舆论波澜。
这份备忘录属于高度机密,仅在极小范围内传阅。泄密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在秦宇轩推动的核心圈层内,出现了不可信任的内鬼。其目的不言自明:制造舆论压力,挑动民众和更高层对秦宇轩谈判策略的质疑,从而阻挠乃至中断关键的能源合作。
省委书记亲自打来电话,语气严肃:“宇轩同志,报道我看到了。舆论反响不小啊,这件事必须妥善处理。谈判要继续,但内部的纪律和团结,更不能放松!”
压力如山般袭来。秦宇轩立刻召集指挥部核心成员开会,会议室气氛凝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