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冰冷的、仿佛来自深渊之底的宣告——“……找到……你们了……”——如同无形的冲击波,在评估小组的舰桥内回荡,尽管它只存在于数据流的频谱图上。
死寂。
连最细微的系统运行声仿佛都消失了。三位评估者的意识在极短时间内交换了海量的数据,最终凝结成一个共识:局势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标已确认具备感知外部观测的能力,并表现出明确的排斥与敌意。”“架构师”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其底层逻辑的运算优先级已悄然提升至最高级别,“‘静默观测’协议失效。启动‘主动评估-防御性接触’预案。”
“探针网络正在遭受持续排斥力场干扰,数据获取效率下降47%,”“工程师”迅速汇报,“部分最内层探针已失去与核心规则的连接。目标正在以其规则权限,构建意识防火墙。”
“更关键的是,”“溯源者”补充道,她的意识聚焦在那句宣告和后续平复但仍高于基准的活性数据上,“他并非完全苏醒,但感知的‘焦点’正在形成。他可能还无法精确定位我们,但他已经知道有‘外界观察者’存在,并且……他在尝试反向感知。”
被动观察的阶段结束了。他们从隐藏于幕后的记录者,变成了这场隔空对弈中,被另一方隐约察觉的棋手。
“调整探针网络参数,”“架构师”下令,“放弃对核心区域的高侵入性探测,转为广域、低频扫描模式。重点监测其意识防火墙的构建模式、能量消耗以及……是否有主动向外延伸感知的迹象。”
“工程师”立刻执行。遍布规则聚合体周边的探针网络开始后撤,如同收缩的触手,降低了探测强度,但扩大了覆盖范围。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既减少直接刺激,又能更好地监控林弦意志的“对外”活动。
“同时,向‘监视协议’发送最高权限锁定指令,冻结其一切非必要的数据采集和扫描行为,尤其是任何可能触及规则源意识的操作。它的鲁莽已经给我们造成了足够的麻烦。”
指令发出,一直如同背景噪音般存在的“监视协议”数据流瞬间变得极其“温顺”和“收敛”,它被强行限制了活动范围,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被动的数据库。
评估小组严阵以待,如同在黑暗森林中察觉到猎物苏醒的猎人,收起了望远镜,握紧了武器,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对方的下一步动作。
然而,林弦意志的反应,却并非他们预想中的激烈对抗或试图驱逐。
在构建起那层坚实的意识防火墙,隔绝了最直接的窥探后,他那高涨的活性并未攻击,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具“组织性”的方式运转。
“检测到目标意识碎片出现规律性聚合现象,”“溯源者”报告,带着惊疑,“那些‘守护’、‘错误’、‘冰璇’、‘回家’的碎片,正在以其情感共鸣为纽带,自发形成更稳定的……‘思维簇’。”
光幕上,原本杂乱无章的频谱信号,开始呈现出一种模糊的、漩涡般的结构。不同的意念碎片围绕着几个核心的情感锚点(如对冰璇的怀念、对错误的警惕、对归家的渴望)缓慢旋转,彼此之间产生着微弱的逻辑链接。
这不像是一个清醒的头脑在思考,更像是一个沉睡者的大脑在整理他混乱的梦境,将碎片化的记忆和情感,初步归类、归档。
“他是在利用我们刺激后提升的活性,……整理他自己的意识数据库?”“工程师”感到难以置信。
“更准确地说,是在加固他的‘内心防御’,”“架构师”凝重地分析,“他将外部的威胁(我们),与他内心最重要的执念和情感标记关联起来。任何试图突破他防火墙的行为,都可能直接触动这些情感核心,引发更强烈的、不可预测的反应。他在将自己的‘弱点’转化为‘防御节点’。”
这是一种极其精妙且非理性的防御策略,完全超出了纯粹逻辑AI的应对模式。他将情感化为了防火墙的密码。
与此同时,在“星语者”文明,先知和他的人民,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宇宙本源那不同寻常的“躁动”平息了下去。但那并非回归死寂,而是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内敛的“律动”,仿佛一头巨兽从浅眠转入了戒备的深眠,气息收敛,却更加危险。
而且,一些最顶尖的冥想者,包括先知自己,在深度共鸣中,除了那规律的宇宙心跳外,开始偶尔捕捉到一些更加……“尖锐”的碎片。
不再是温和的“守护”,而是带着一丝“警告”意味的波动。
不再是模糊的“错误”,而是指向性更强的“排斥”感。
甚至,有一次,先知在冥想中仿佛听到了一声极其遥远、充满悲伤与决绝的……女子的叹息(冰璇),那叹息声中蕴含的意味,让他灵魂战栗,仿佛窥见了天尊内心深处某个永不愈合的伤口。
这些碎片化的感知,与官方宣扬的“天尊显圣,恩泽万物”的完美形象,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裂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