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42章 文会上的“鸡同鸭讲”与主公的“文化自信”

初冬的渔阳,寒风已带着凛冽的意味,但郡守府前广场却人头攒动,热气蒸腾。备受瞩目(主要是张承自己瞩目)的渔阳文会,就在这片呵气成霜的天气里,于修缮一新的广场上,隆重(且混乱)地拉开了帷幕。

广场被临时划分出了几个区域,四周还贴心地燃起了不少炭盆驱寒。主会场的高台上,张承今天特意换上了那身压箱底的、据说是按“古制”制作的宽大袍服,头上还戴了顶进贤冠,试图营造出一种“文武双全”、“儒雅随和”的主公形象。可惜,他那久经沙场的气质和时不时下意识去摸腰间(虽然今天没佩刀)的动作,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被强行套上文人皮囊的土匪头子,正准备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抢劫”。

郭嘉依旧是那副慵懒模样,宽袍大袖,酒葫芦不离身,站在张承身后,眼神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田楷、李敏等人则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中透着一丝紧张。赵云带着一队精锐士兵在外围维持秩序,眼神锐利。

蔡琰作为此次文会的核心人物之一,坐在稍靠前的位置,一身素雅衣裙,外罩了一件雪白的狐裘,气质沉静,与周遭的喧闹形成了鲜明对比。

来自各地的学子文士们陆续入场,人数竟有数百之众。他们搓着手,呵着白气,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边郡的一切——那粗糙但确实能写字的纸,那据说能盖房子的灰色“泥块”,还有那位名满天下的才女蔡琰,以及高台上那位画风明显不太对劲的太守大人。

在人群的角落,两个头戴斗笠、身着普通棉袍的中年男子低调地站在一处炭盆旁,刻意收敛着气息。正是前公孙瓒帐下长史关靖与麾下大将严纲。公孙瓒败走辽西,他们不愿随其远离故土,更不愿投奔刘虞看人脸色,听闻渔阳文会,便偷偷前来,想亲眼看看这张承究竟是何等人物,能否托付。

文会伊始,由田楷致开幕辞。田老夫子引经据典,从孔孟之道讲到教化之功,说得是慷慨激昂。

台下学子们听得频频点头,气氛一度十分和谐。关靖与严纲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这渔阳至少在表面功夫上,做得还算像样。

然而,进入“自由论道”环节后,火药味渐渐浓了起来。一个来自青州的学子,以治《公羊传》闻名,性格刚直(或者说杠精),对一位幽州本地学子关于《春秋》微言大义的理解提出了尖锐批评,言辞颇为激烈。

那幽州学子面红耳赤,被驳得节节败退。青州学子越发得意,声音也高了起来:“……足下之论,拘泥章句,不明大义,犹如盲人扪烛,只见其光,不识其体!如此见解,也敢在此妄谈《春秋》?岂不贻笑大方!”

这话就有点人身攻击的味道了。台下不少幽州本地的学子面露愤慨。

张承在台上看得直皱眉,刚想开口打个圆场,却见那青州学子目光一转,竟然落到了展示区那几块水泥样品上,嗤笑一声:

“听闻渔阳近日颇重‘奇技淫巧’,竟以此等污浊泥块充作建材,还妄称‘坚不可摧’?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我等文人,当以圣贤书、仁义道为重,岂能沉溺于此等匠人之术?依我看,此物与那边所谓的‘军粮’一般,皆是哗众取宠之物罢了!”

这一下,可是地图炮轰击!

台上田楷、李敏等人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台下渔阳本地的官吏、学子,也都面露怒容。

张承心里的火“噌”一下就冒起来了!他“霍”地站起身,指着那青州学子,大声道:“那个谁!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那青州学子一愣,梗着脖子道:“不知太守大人有何高见?莫非觉得此等泥块,真能堪比金石?”

张承冷笑一声,走到台前:“能不能比金石,试过才知道!光靠嘴皮子耍得快,有什么用?你说圣贤书重要,没错!但圣贤书能当房子住吗?能当衣服穿吗?能让你吃饱肚子在这里高谈阔论吗?”

他这几句大白话,如同几块板砖,砸得那青州学子有点懵。

“还有!”张承越说越顺溜,“你说匠人之术是奇技淫巧?没有匠人,你穿的衣裳哪来的?你用的笔墨纸砚哪来的?孔圣人还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呢!怎么,到你这就变成‘奇技淫巧’了?你这是曲解圣人之意!”

那青州学子被这通歪理怼得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你……你这是强词夺理!圣人之意,岂是……岂是这般解读!”

“怎么不是?”张承叉着腰,气势十足,“我看你就是读书读傻了!只知道死抠字眼,不懂得学以致用!我们渔阳,就是要既读圣贤书,也搞‘奇技淫巧’!既要精神食粮,也要物质基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叫……这叫‘两条腿走路’!懂不懂?”

他这套混合歪理,把在场大多数习惯了引经据典的学子们都给听傻了。

那青州学子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张承:“粗鄙!武夫之见!不足与谋!”

张承眼睛一瞪:“武夫怎么了?没有我们这些武夫在边关浴血奋战,你们能在后方安安稳稳地读书吵架?早就被胡人撵得满山跑了!告诉你,在渔阳,文武一样重要,读书人和匠人一样值得尊重!谁敢瞧不起实干,瞧不起技术,那就是跟我华雄过不去!”

就在这时,人群角落的关靖忽然摘下了斗笠,朗声开口:“太守此言,振聋发聩!靖曾效力于幽州,深知边郡艰难。胡骑环伺,若只知空谈,而无强兵利甲,无坚城固垒,无异于坐以待毙!匠人之术,若能强军利民,便是大道!岂可以‘淫巧’轻蔑视之?”

他身旁的严纲也扯下斗笠,声如洪钟附和道:“某家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道理!但就知道,没有好刀好甲,打不了胜仗!没有牢固关城,保不住家园!渔阳能重视这些,是务实之举!某觉得,张太守说得对!”

这两人突然发声,而且明显是站在张承一边,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惊。关靖曾是右北平长史,严纲是公孙瓒麾下大将,他们的表态,分量十足!

那青州学子见突然冒出两位颇有身份的人支持张承,气势顿时矮了半截,张了张嘴,却不知再如何反驳。

张承也愣了一下,看清是关靖和严纲,心中顿时乐开了花!这可是送上门的及时雨啊!他立刻朝两人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趁热打铁道:“看看!关长史和严将军都是明白人!边郡生存,靠的就是这股子务实劲儿!”

场面一时被张承和关、严二人稳住。那青州学子下不来台,还想再辩。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蔡琰缓缓站起身,声音清越平和:“这位兄台,《周易》有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可见制器利民,本为圣人所倡。渔阳新纸,虽糙而可用,惠及寒门;此水泥之物,若真能坚固耐用,亦是利民之器。至于军粮,边郡艰苦,将士保家卫国,能果腹已是不易,又何必苛求口味?文会之旨,在于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而非意气之争,徒逞口舌之快。”

她这番话,引经据典,道理通透,既维护了渔阳的“面子”,又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

那青州学子可以不服张承的“歪理”,却无法反驳蔡琰引用的圣人之言和关靖、严纲的切身经历,顿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地坐了下去。

张承见状,立刻顺杆爬,大手一挥:“蔡大家说得对!关长史、严将军也说得在理!咱们文会,以文会友,以理服人!那个……刚才讨论到哪儿了?继续继续!”

经过这么一闹,接下来的论道环节,气氛虽然依旧热烈,但火药味却淡了不少。大家讨论的重点,也不知不觉从纯粹的经义辨析,多少偏向了一些“经世致用”的话题。

张承看着台下逐渐“正常”起来的学术交流,偷偷抹了把汗,对旁边的郭嘉低声道:\"妈的,比打仗还累!差点就下不来台,多亏了关靖和严纲啊!\"

郭嘉晃着酒葫芦,瞥了一眼远处再次戴上斗笠的关、严二人,意味深长地笑道:\"此二人倒是识时务,看来是心有所属了。主公,又得两员干将,恭喜。\"

张承心里美滋滋,但面上还是强作镇定:\"咳咳,还得再观察观察...不过,老子这'文化自信'看来还是有点市场的嘛!\"

关靖和严纲也被请到了上座。趁着宴席喧嚣,关靖举杯向张承敬酒,低声道:\"太守今日一席话,令关某茅塞顿开。公孙伯珪刚愎自用,非明主之相。太守务实进取,重实务而不轻文教,正是幽州所需。若太守不弃,关某愿效犬马之劳。\"

严纲更是直接,一拍桌子:\"张太守!某就佩服你这份实在!跟着你干,痛快!\"

张承大喜过望,连饮三杯,当场就任命关靖为郡丞,协助田楷处理政务;严纲则编入赵云麾下,统领一部骑兵。这意外之喜,让他觉得白天那场\"文化保卫战\"打得值!

宴席至半,作为今日另一重头戏的婚礼终于要开始了。张承被郭嘉、田楷等人推着去换上了大红吉服。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那身耀眼的红色与他略显局促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得众人善意的哄笑。

蔡琰也已换上了凤冠霞帔,由侯月华陪着走了出来。红妆映衬下,她平日清冷的面容添了几分娇艳,看得张承眼睛都直了。

\"瞅啥呢主公!赶紧行礼啊!\"郭嘉在一旁起哄。

婚礼由田楷主持。没有太多繁文缛节,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二人拜了天地,拜了代表高堂的牌位(张承这边随便找了个牌位凑数,蔡琰那边则是其父蔡邕的灵位),又夫妻对拜。

当张承牵着红绸,引着蔡琰走向洞房时,他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身后是众人的欢呼和笑闹声,郭嘉甚至带头唱起了不成调子的\"催妆诗\"(被田楷严厉制止了),弓骑兵们想放箭庆祝的企图也被赵云及时扼杀在摇篮里。

洞房被布置得一片火红。烛光摇曳,映着蔡琰低垂的侧脸。张承搓着手,看着坐在床沿的新娘,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白天在文会上怼人的气势全没了,只剩下心跳如鼓。

\"那个...琰儿...\"他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今天...辛苦你了。\"

蔡琰抬起头,烛光下她的眼眸格外明亮,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将军今日在文会上,很是...威风。\"

张承老脸一红:\"嘿嘿,那不是被那小子气的嘛!差点坏了咱们的好日子。\"

他走到床边坐下,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握住了蔡琰的手。蔡琰的手微凉,轻轻颤了一下,却没有挣脱。

\"琰儿,\"张承看着她,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我华雄是个粗人,不懂什么风花雪月。但我知道,从今往后,我会护着你,不让你再受半点委屈。渔阳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的...依靠。\"

蔡琰的眼眶微微湿润,反手轻轻握住了他的大手,低声道:\"君心如磐石,妾心亦如是。\"

窗外,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幽州古老的祝福歌谣,声音粗犷却真挚。府外的喧嚣渐渐散去,只剩下冬夜的寒风掠过屋檐,却吹不散这一室温暖。

红烛噼啪作响,张承看着眼前这个终于名正言顺成为他妻子的才女,只觉得这九十九次的死亡轮回,穿越后的所有艰辛,在此时此刻,都值得了。

\"那个...\"张承挠了挠头,看着跳动的烛火,又看看身边佳人,憋出一句,\"咱们...是不是该歇息了?\"

蔡琰脸颊飞红,轻轻点了点头。

(此处省略一万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