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 > 第67章 第二次“攻略”的准备

杨明宇的话,瞬间冻结了14班那因胜利而躁动不安的心。与此同时也积蓄起了一股更为坚韧的暗流。

早自习的课堂,不再是分享八卦和零食的茶话会,而变成了一个个无声的战场。

学生们像是突然被拧紧了发条的表,精确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张伟那魁梧的身躯不再是吹牛的资本,他几乎将整张脸都埋进了英语课本里,嘴唇细细地动着,用他那套“肌肉记忆法”跟一个个陌生的单词死磕。他身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他的新目标:期末,85分。

王昊也变了。他不再翘着二郎腿,而是笨拙地模仿着同桌的姿势,一手按着习题册,一手握着笔,眉头紧锁,仿佛在与一道世界级的难题搏斗。尽管他大部分时间只是在草稿纸上画着无意义的线条,但那种“正在努力”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进步。他桌洞里的可乐,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变化最大的,是那些处于中游的学生。他们曾是班级里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既没有顶尖的才华,也没有垫底的顽劣。期中考试的成功,让他们第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杨明宇那91分的差距,则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他们不再满足于“及格万岁”,而是开始主动地学习知识,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跳动着“不甘平庸”的火焰。

杨明宇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这才是他想要的14班,一个拥有了灵魂和目标的战斗集体。班级已经被重新点燃,并且开始向好的方向运转。

然而,他的目光并没有在班级整体的昂扬状态上停留太久。他的视线,穿过一个个埋头苦读的身影,最终落在了赵敏的身上。

女孩的坐姿依旧笔挺,像一株清冷的白杨。她正在做一套生物试题,手边的笔记本上,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分门别类地记下了许多知识要点。她的专注力无可挑剔,那份来自期中考试年级第一的自信,已经内化为她学习时的底气。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

但杨明宇知道,这只是表象。她的家庭却依旧脆弱。

父亲的新工作,只是暂时缓解了经济上的窘迫,像一剂止痛药,掩盖了深层的隐患。只要父亲的工作稍有波动,只要那个脆弱的家庭再次陷入风雨飘摇,那么赵敏此刻所建立起来的一切,都有可能在瞬间崩塌。对于一个需要将全部心力投入到学习中的学生而言,一个稳定、无需她分心担忧的后方,是比任何助学金都更重要的基石。

杨明宇很清楚,要彻底解放赵敏,让她能够心无旁骛地朝着“妙手回春的外科医生”这个目标全速冲刺,就必须将他的家庭环境改善改善。

一个计划,在杨明宇的心中酝酿已久。现在,是时候付诸行动了。

下午的自习课,杨明宇将课堂交给了新上任威信渐长的学习委员陈静,自己则悄悄来到了办公室。他关上门,从抽屉里翻出一个有些年头的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名字——张海涛。

张海涛是杨明宇的大学同学,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毕业后还保持着联系的朋友之一。这个昔日在寝室里咋咋呼呼的家伙,如今是市里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人脉广,消息灵通。那个即将开建的大型物流园项目,恰好就在他的业务范围之内。

杨明宇拨通了电话。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嘈杂的背景音,似乎是工地的机器轰鸣声和人声的嘈杂。

“老张,是我,杨明宇。”

“明宇?我操,你个当老师的,怎么有空给我这搬砖的打电话了?”张海涛的声音立刻变得热情起来,背景的噪音似乎也小了一些,他应该是走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

“少来,你那项目经理当得风生水起,还搬哪门子砖。”杨明宇笑着寒暄了几句,然后迅速切入正题,“找你打听个事儿。城东那个新的国际物流园项目,你熟不熟?”

“熟啊!太熟了!”张海涛立刻来了精神,“我们公司刚拿下了里面一期的部分仓储建设合同,我最近天天往那儿跑。怎么,你有朋友想在那儿找活儿干?我跟你说,现在那儿可热了,刚开始招人,到处都缺。尤其是……”

张海涛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尤其是开大车的老师傅,简直是宝贝!项目方自己的运输团队刚组建,架子还没搭起来呢,缺人缺得厉害。有经验、能吃苦的老司机,现在过去,待遇绝对好谈。”

杨明宇的心跳微微加速,这与他前世的记忆完全吻合。但他需要更精确的情报。

“待遇好是一方面,”杨明宇引导着话题,“我那个朋友,干了十几年货运了,技术没得说,就是……前些年家里出了点事,人有点消沉。我想着,不光是找个活儿,要是能有个盼头,有个晋升空间,那才好。他们那管理岗位,比如什么车队队长、小组长之类的,有想法没?”

电话那头的张海涛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嘿,你这问的,还真巧了!”他一拍大腿,“我昨天刚跟他们运输部的那个负责人喝酒。他正为这事儿头疼呢!底下招来的司机,天南海北的,成分复杂,不好管。他正琢磨着,想从这批新招的老司机里,提拔几个小组长起来,每个组管个七八辆车,方便调度,也方便上传下达。这事儿还没公开说呢,就他们几个领导心里有数。”

杨明宇的眼睛亮了。这就是他想要的,最关键的情报!

“那……提拔的标准,他有没有提过?”

“提了啊!”张海涛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哥们说,技术好、经验足,这都是基础。关键是两点:第一,得有责任心,不能是那种干一天算一天的老油条;第二,得让领导看得见,你不能光埋头干活啊,得主动跟上面沟通,汇报情况,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替领导分忧。他说,他最烦那种闷葫芦,干得好坏他都不知道,出了事才来找他,这种人,技术再好他也不敢用。”

责任心、主动沟通、替领导分忧……

这些词,在杨明宇的脑海里渐渐组合在一起。他几乎可以想象出那个运输部负责人的人物画像——一个能掌控感和执行力很好的中层管理者。

而赵国强呢?他有几十年的驾驶经验,技术过硬,这是他的“硬件”。但他现在最缺乏的,恰恰是责任心和主动性这些“软件”。前期的生活重压和酒精麻痹,已经让他变成了一个得过且过、习惯了逃避的“闷葫芦”。

他不仅仅要考察赵国强是否已经在这个工地应聘,他还要为赵国强进行一场私人订制的关于如何在新单位快速获得领导赏识的职场培训。他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授人以鱼,而是要教会他如何去织一张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渔网。

“老张,太谢了,这消息对我太重要了。”杨明宇由衷地感谢道。

“嗨,多大点事儿!你那朋友要是真想来,让他直接去筹备处找一个姓孙的主任,就说是我张海涛介绍的,多少能给点面子。”张海涛豪爽地说道。

“不,”杨明宇微笑着拒绝了,“不用提你的名字。我想让他,凭自己的本事站稳脚跟。”

挂断电话,杨明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所有的拼图,都已在他手中。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如何将这些拼图,不着痕迹地,一块块地,拼到赵国强的人生蓝图里去。

他走到窗边,看向操场的方向。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他想起了几天前,在那个烟雾缭绕的小酒馆里,赵国强那张被生活和酒精侵蚀得满是颓丧的脸。

是时候,再去那家小酒馆“偶遇”一次了,看看老赵是否还和以前一样碎生梦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