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215章 孤岛闻钟,钟鸣裂局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215章 孤岛闻钟,钟鸣裂局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夜雾如墨,浓得化不开。

舟山群岛外海,一叶货船破浪而行,船头劈开黑水,溅起的浪花在幽暗中泛着惨白。

甲板上,赵构立于船首,道袍猎猎,指尖轻捻袖中那枚温润玉佩——是当年第26章 雨落之前,刀已出鞘葛亮亲手为他系上的蜀宫旧物,穿越千年仍不曾离身。

“官家,雾太不对劲了。”老舵工跪在甲板上,声音发颤,“我跑了一辈子海,没见过这种雾……它不动,不散,像是被人钉在了海上!”

话音未落,船身猛地一震,仿佛撞上了无形之墙。

四周能见度已不足三丈,湿冷的雾气裹着腥味扑面而来,连火把都燃得昏黄无力。

林九娘跃上桅杆,手中飞鸢展翅而出,纸鸢尾翼绑着微型铜镜,在极短暂的一瞬反射出远处波光——数点黑影,正从雾中悄然逼近。

“有船靠近。”她翻身落地,眸光如刀,“七艘小船,都没有灯火,船上的人戴着白色面具,手持青铜铃铛。”

赵构眼神微凝。

白面、铃铛、烟瘴……正是崇礼会三大信物。

他忽然笑了,从怀中取出一枚骨哨,轻轻一吹——低沉悠远的哨音穿透浓雾,仿若某种古老回应。

“他们以为我们是来投诚的。”赵构低声说,眼中寒芒乍现,“那就让他们引路,带我们去见那位‘死而复生’的忠烈侯。”

果然,片刻后左侧一艘小舟调转方向,缓缓前行,铃声三短两长,正是接引暗号。

货船紧随其后,穿行于迷雾之间,如同驶入黄泉古道。

两岸礁石嶙峋,形似鬼爪,偶尔有海鸟尖叫着掠过,撕破死寂。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雾气渐薄,一座孤岛浮现——

岛上林木森然,中央竟矗立一座竹殿,飞檐斗拱竟依皇宫规制而建,门前竖旗幡,上书“礼归天下”四字,血迹斑驳,似以人血书写。

赵构一行伪装成南方士族使者,由接引人领入殿内。

殿中数百文士盘膝而坐,神情肃穆,听一人端坐高台讲经。

那人须发皆白,面容枯槁,却目光灼灼,声若洪钟:

“当今皇上昏庸,宠信武将而弃用儒臣,放任胡虏而扰乱华夏!社稷倾颓,礼崩乐坏!我们不得已,代天行道,重建纲常,重定乾坤!”

正是李彦宗。

赵构静静立于殿角阴影之中,听着这冠冕堂皇的“大义”,心头却冷笑不止。

代天行道?你连坟都被朕挖开了。

他目光扫过殿中陈设——双座并列,一个写着“监国”,刻有“李”字;另一个空置,案上只放一本《霍光传》。

霍光?摄政辅君,废立天子……好一个“春秋大义”!

赵构缓缓摘下道冠,露出额前一抹明黄色绸带。

满殿寂静中,他忽然朗声一笑:“李卿讲得好啊——可惜,你忘了问一句:天,到底在哪?”

笑声如惊雷炸响,众人猛然回首,只见一名布衣男子缓步走入,腰间玉佩流转龙纹,赫然是御赐之物!

“这是……天子信物!”有人失声惊呼。

赵构站定于大殿中央,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你说代天行道?那你可知,真正的天命,此刻就站在你面前?”

他抬手一扬,《监国策》原件展开于众目睽睽之下——那是李彦宗亲笔所书,密谋拥立、分封百官、另立朝廷的铁证!

“盗掘先帝陵寝,伪造‘忠魂幡’天象;勾结禁军将领,私调江防兵力;更以‘护礼’为名,向沿海十三港征收‘忠义税’,三年敛财八百万贯——这些事,李爱卿做得可还顺手?”

李彦宗脸色骤变,袖中手指已悄悄滑向座椅下的机关。

但就在刹那,一支羽箭破空而至,精准射断座椅底端一根细绳——那是通往地下密道的启动装置。

林九娘持弓立于殿顶,冷冷道:“官家说过,这次,谁也不许逃。”

赵构上前一步,直视李彦宗:“采石矶那一战,韩世忠报你战死,朕亲赐谥号,追封忠烈侯。可你在哪儿?在泉州暗巷里数钱,在这座岛上做你的‘摄政梦’!”

他声音陡然转厉:“你说朕失德?那你告诉我,背君叛国、窃据神器,是不是更大的失德!”

哗然之声顿时席卷全场。

那些原本热血沸腾的文士们,看着那本《霍光传》,看着那份《监国策》,终于明白——这不是复礼,这是篡位!

有人当场撕下臂上白巾,伏地痛哭:“我们被蒙蔽至此,罪该万死!”

赵构环视众人,并未斥责,只淡淡道:“你们可以走。但从今日起,再有人妄言‘礼归’,便是与朕为敌。”

他转身看向李彦宗,眼神如冰:“至于你……朕记得你说过,要重建礼治秩序?”

他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剑尖轻点地面,发出清越一声鸣响。

“那朕今日,便陪你,把这场戏……唱到最后。”

【断钟立誓】

青铜巨钟高逾两丈,铸满密文古篆,钟身缠绕着象征“礼归天下”的猩红绸带,仿佛一头沉睡的凶兽盘踞在竹殿之前。

此刻,在赵构一声令下,数十名皇城司与禁军合力将其拖至孤岛北崖——那是一处临海千仞的绝壁,浪涛如怒龙咆哮,撞击岩壁之声震耳欲聋。

“抬上来。”赵构负手而立,风卷袍角猎猎作响。

林九娘亲自执锤递上,低声道:“官家,此钟乃崇礼会祭器,邪气浸染,恐有不祥。”

赵构接过铁锤,指尖摩挲其上斑驳铜纹,忽而一笑:“邪?他们才是乱臣贼子,谈何‘礼’?谈何‘天道’?”他眸光一冷,“朕今日便以帝王之手,碎你伪神之骨!”

话音落,第一锤轰然砸下!

“铛——!!!”

一声裂帛般的巨响撕破夜空,钟体剧烈震颤,一道蛛网状裂痕自锤击处蔓延开来,仿若天地也为之动容。

海鸟惊飞,礁石崩屑,连远处雾中残舟都为之一晃。

第二锤再起,力贯千钧!

又是一声悲鸣,钟腰断裂,半截坠入深渊,激起滔天白浪。

那些曾跪听李彦宗讲经的文士们纷纷跪倒,有人掩面恸哭,有人颤抖叩首。

第三锤落下时,赵构已跃上钟顶,居高临下,宛如执剑巡疆的北伐君王。

终锤落,钟裂为三,残片翻滚坠海,余音滚滚不绝,竟似哀嚎十数里而不散。

他立于断钟之上,披风飞扬,背对血月升起的东方,朗声道:

“朕可以容你们读书论政,开坛讲学,结社议政!但绝不容任何人,把忠臣的名字变成刀刃,指向这个国家!把百姓的苦难,包装成‘大义’,踩着社稷脊梁往上爬!”

声如洪钟,压过海啸。

“即日起,凡主动投案、交出名录者,既往不咎;若仍执迷不悟,藏匿同党、图谋再起者——”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如寒刃剜心,“夷三族,掘祖坟,永不赦!”

话音未落,已有三人当场解去白巾,伏地请罪。

不过两个时辰,岛上三十余名骨干相继缚首归降,名单如雪片般呈至船舱。

李彦宗被铁链锁住双臂,拖行于断钟残骸之间。

他抬头望着赵构,嘶声质问:“你……你毁的是礼!是千年纲常!”

赵构俯视着他,眼中无怒,唯有悲悯:“你口中的‘礼’,不过是权欲的遮羞布。相父当年七出祁山,为的是‘兴复汉室’;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为的是‘还我河山’。而你呢?打着礼的旗号,却干着卖国求荣的勾当。”

他挥袖转身,不再多言。

【归途异信】

返航途中,月隐星沉。

赵构独坐舱中,案上烛火摇曳。

林九娘悄然入内,双手奉上一封密封帛书。

“搜遍全岛,只在李彦宗枕下发现此信,未曾寄出。”她声音压得极低,“收信人写的是‘老师’,落款——仅一个‘渊’字。”

赵构接过信,指腹轻抚纸面。

触感细腻光滑,带着一丝熟悉的腥墨气息。

他瞳孔微缩。

这不是寻常宣纸……这是宫制“云鳞笺”,专供宰执密奏所用——当年秦桧进谗陷害岳飞时,所呈《劾岳飞十大罪状》正是以此纸书写!

“同样的纸……同样的笔法……甚至墨迹里的麝香比例都一样。”他低声自语,心头寒意渐生,“秦桧虽死,可他的影子,竟一直藏在这朝堂深处?”

更可怕的是,那个被称为“老师”的“渊”……究竟是谁?

他忽然想起赵鼎曾提过一句旧事:绍兴八年,秦桧尚未掌权时,曾秘密拜入一位隐士门下,尊其为“师”,那人姓氏不传,唯留一字真名——“渊”。

难道……

赵构缓缓将信投入炭炉。

火舌舔舐纸页,墨字扭曲消融,最后只剩下一个焦黑的“渊”字,如鬼眼般一闪而灭。

舱外海风呼啸,他凝望远方临安灯火,唇间吐出一句寒彻骨髓的低语:

“秦桧……你到底留下了多少影子?”

就在此时,千里之外,临安城外一座荒园之中。

枯树之下,一名盲眼老僧端坐蒲团,手持木鱼,缓缓敲击。

咚——

每一声,都与那日孤岛上断裂的钟鸣,分毫不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