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的朱漆大门被缓缓推开时,檐角的铜铃正随着风轻轻摇晃,细碎的声响里,混着远处传来的编钟余韵。苏凝站在丹陛之下,望着这座象征中宫威仪的宫殿 —— 琉璃瓦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金光,廊柱上的盘龙彩绘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栩栩如生,连门前那对铜鹤香炉里燃着的檀香,都带着与别处不同的沉静气息。
“这是太祖皇帝为孝慈高皇后修建的,算起来,已有一百六十年了。” 皇帝站在她身侧,指尖拂过门楣上的雕花,“历代皇后都住在这里,有贤名远播的,也有黯然离场的。但朕相信,你会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苏凝的目光落在殿前的两株梧桐上。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抱,枝繁叶茂的树冠几乎遮住了半个庭院,新发的嫩叶在阳光下透着翡翠般的光泽。她想起《诗经》里 “凤凰鸣矣,于彼高桐” 的句子,原来皇后的居所种梧桐,是盼着 “凤栖梧桐” 的吉兆。
“请皇后娘娘入主坤宁宫 ——” 李德全的唱喏声穿透庭院,打破了片刻的宁静。
随着这声唱喏,宫人们鱼贯而入,捧着象征皇后权力的物件:掌管六宫印信的金凤印、记录后宫典制的《内则》、盛放珍宝的百宝箱…… 最引人注目的是八个宫女抬着的紫檀木架,上面铺着明黄色的锦缎,托着的却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盆刚从碎玉轩移栽来的兰草 —— 那是苏凝入宫时带的唯一绿植,三年来被她养得郁郁青青。
“娘娘说,这兰草看着不起眼,却有股韧劲,在哪儿都能活。” 青禾跟在后面,轻声向皇帝解释,眼角带着骄傲的笑意。
皇帝看着那盆兰草,忽然笑了:“说得好。这坤宁宫需要的,不是娇气的牡丹,是能经风雨的兰草。” 他侧身让开,做了个 “请” 的手势,“进去看看吧,有没有不合心意的地方,朕让人改。”
苏凝踏上三级丹陛,穿过朱漆大门时,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冰凉的门环,上面的铜锈带着岁月的温度。殿内的陈设比她想象中简洁 —— 没有过多的金玉装饰,迎面是一幅《万国来朝图》,两侧摆着成对的青花瓶,瓶中插着新鲜的玉兰,正是她最喜欢的花。
“这是按娘娘的喜好布置的。” 负责陈设的总管太监躬身回话,语气里满是恭敬,“陛下说,娘娘素来不喜奢华,所有摆件都以素雅为主,连地毯都是苏州织造的素色云锦,踩着不凉脚。”
苏凝的目光扫过东暖阁。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紫檀木书桌,上面文房四宝俱全,砚台还是她在碎玉轩用了三年的那方端砚,边角已被磨得圆润。书桌旁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她常读的《女诫》《史记》,甚至还有七皇子最爱看的《山海经》,显然是特意从旧居搬来的。
“陛下有心了。” 苏凝的声音带着一丝暖意。她原以为,入主坤宁宫意味着要舍弃过去的一切,却没想到,那些带着生活气息的旧物,都被妥帖地安置在这里,让这座庄严肃穆的宫殿,瞬间有了家的温度。
廊下传来七皇子的欢呼声,小家伙像只快活的小鹿冲进殿内,手里举着个风筝:“母亲!你看这是父皇送我的凤凰风筝!” 风筝上的凤凰用五彩丝线绣成,翅膀展开足有三尺宽,是内务府连夜赶制的。
“慢点跑,别撞着东西。” 苏凝笑着迎上去,弯腰时,凤冠上的东珠流苏轻轻扫过孩子的脸颊,引得七皇子咯咯直笑。
皇帝跟进来时,正看见这温馨的一幕 —— 苏凝低头为七皇子整理被风吹乱的衣襟,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两人身上,凤冠与童颜相映,竟有种奇异的和谐。他忽然觉得,这座空了太久的坤宁宫,终于有了该有的样子。
“去看看你的寝宫。” 皇帝牵起苏凝的手,往内殿走去。穿过雕花屏风,眼前的景象让苏凝微微一怔 —— 寝殿的陈设依旧素雅,床头挂着的却不是象征皇后身份的鸾凤图,而是一幅她亲手绣的《母子图》,上面是她抱着幼年七皇子的模样,针脚虽不算完美,却透着满满的温情。
“这是朕让人挂的。” 皇帝的声音带着笑意,“皇后不仅是六宫之主,更是七儿的母亲,不必时时刻刻端着架子。” 他走到梳妆台前,拿起上面的一支素银簪子,“这支簪子,比那些金步摇好看。”
这支簪子是母亲留传的旧物,苏凝入宫后一直带在身边。她没想到皇帝会注意到这样细微的物件,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陛下不觉得寒酸吗?” 她轻声问。
“真正的尊贵,不在珠翠。” 皇帝将簪子插在她发间,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耳垂,带来一阵细微的颤栗,“在心里装着多少人,肩上扛着多少事。”
正说着,内务府的总管太监进来回话,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娘娘,这是六宫的份例账册,请您过目。按规矩,从今日起,各宫的用度、采买,都需您加盖凤印才能生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