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83章 封赏有功将士

朱仙镇血战之后,崇祯的威望如日中天。

一切安顿下来后,立刻着手封赏有功将士。

首先是宗泽元帅,屡次勤王,救朝廷于危难之际,功不可没。

崇祯特旨晋封宗泽为开国侯,加授都护一职(正二品),为亲军都护府最高统帅,总管全国兵马,直接听命于皇帝,以示其无上殊荣与信重。

这不仅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更是对他忠心的最高褒奖。

宗泽德高望重,抗金有功,韩世忠、刘光世诸将也对其十分信服。

接着是姚友仲,他在朱仙镇浴血护驾,又在突围后尽心服侍,并一手促成了“官家亲征”的美名传遍天下,功勋卓着。

崇祯帝特擢升姚友仲为亲军都护府同知都护(从二品),御营军都统制,并赐爵开国郡侯,另赐府邸金帛,以彰其护驾之功与宣扬圣名之劳。

韩世忠,平叛有功,加官武胜军节度使,亲军都护府佥事都护(正三品)。

刘光世平叛有功,加官宁武军节度使,亲军都护府佥事都护。

岳飞,临危不惧,突阵救驾,勇冠三军,崇祯遂升岳飞为亲卫郎、御营统领,赐爵开国县男,并赐予“忠勇”之号,佩戴金鱼袋,以表彰他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救驾的壮举。

而跟随岳飞一同冲杀的牛皋,其力扛龙纛冲锋的英勇表现,得到崇祯的认可,升武功郎,授御营军正将一职,以奖其在危难之际的悍勇与忠诚。

.....

余者勤王将领接受封赏,在亲军都护府任职。

这些将领麾下各部人马,编制不变,但此后一应调动、补给,皆须听从亲军都护府节制。

亲军都护府的核心,则是皇帝亲卫中的精锐,御营军,目前约有万人。

崇祯计划,待张叔夜、王渊等真正嫡系人马加入后,将其扩充至五万之众,方能镇得住场子。

崇祯本有意效仿大明制度,设立亲军二十六卫,但考虑到卫所制牵涉甚广,非一时半刻可成,故暂且搁置,留待日后徐图。

众将士无不跪地叩谢皇恩。

尤其是那些远道而来的勤王将领,更是喜不自胜,心知此番受封,已然成为官家真正的心腹股肱。

这些封赏不仅仅是对个人功劳的认可,更是崇祯皇帝利用朱仙镇血战,重新塑造君臣关系、鼓舞士气、凝聚军心的重要举措。

经过这次册封,大宋军队的士气和军心又上了一个台阶,将士们对崇祯皇帝的忠诚和对大宋的希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所有的封赏之中,唯有宗泽、姚友仲、岳飞三人得赐爵位,此乃格外开恩,只因他们皆有护驾勤王之大功。

大宋的爵位分十二等,由高到低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含开国县男)。

岳飞的开国县男是倒数第二等,从五品,地位低于开国子(正五品),远低于国公(从一品)、开国侯(从三品)等。

爵位只是身份象征,虚衔化,无封地,无治民权,也不享受不享有该县税收或管辖权,与唐代实封爵位有本质区别。

说白了就是不值钱,不像大明的爵位,武将封爵的难度,堪比登天。

宋代的爵位授予对象广泛且门槛低,无需显赫功勋,更多作为资历累积或皇帝示恩的工具。

不世袭,待遇微薄,俸禄极低,仅象征性增加月俸,如数贯至数十贯钱,远低于实职官员收入。

崇祯之所以给岳飞赐爵,是为了提升其社会地位。

岳飞大头兵出身,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很容易遭受文官的白眼。

有了赐爵,不仅可以使用对应等级的官服、车马仪制,还能增加子孙受“恩荫”(免试授官)的机会。

听说岳飞的儿子岳云都九岁了!

少年英才,岂可输于人后?

除了封赏武将,崇祯也提拔了几位文官,任命孙傅、李纲、何粟三人为宰执,执掌政事堂。

毕竟政事堂的宰执们几乎全部他杀光了。

孙傅自不用说,本就是执掌枢密院的枢相,最早追随崇祯的文官,坚定不移的主战派。

如今枢密院大权暂归亲军都护府,他从军务转入政务,为政事堂宰相,也是崇祯对他的一种补偿与重用。

何粟是政事堂唯一一个幸存者,只因在此前靖康宫变时,将崇祯被软禁一事偷偷报信给张叔夜他们,也算有功劳,且是主战派。

李纲,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大功臣,主战派的精神领袖,且当殿怒斥太上皇册立赵楷的不法举动。

至此,政事堂完全由帝党把持,大宋最核心的东西二府,军事和政事,皆由崇祯掌控。

解决了内部问题,崇祯着手回京事宜。

还有一堆烂摊子等着他呢。

因投降派和金人擅自议和,大宋不仅要向金国俯首称臣,还得割地赔款,往南迁都。

如今投降派既已清除,崇祯又岂会认可那丧权辱国的议和条约?

接下来,势必是一场与金人的全面开战。

如何重建被金人铁蹄肆虐的北方防线,将成为崇祯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

南迁这场仓促的闹剧,让东京城中的王公贵族仓皇南下,结果是死伤无数,财富被劫,许多人甚至因此客死他乡,不愿再回故地。

崇祯在忙着处理军国大事、分封将领的时候,心里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怎么一直没见到皇后和太子呢?”

他随口问身边的内侍:“皇后和太子呢?怎么没看到他们?”

内侍听了,脸色有些发白,支支吾吾地说不知道。

崇祯又让人去问那些负责南迁的官员,结果那些人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说:“回禀陛下,皇后和太子,于半道上……走丢了。”

“走丢了?”

崇祯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一下沉了下来。

简直是荒唐,堂堂皇后和太子,两位国之根本,竟然能说丢就丢?

崇祯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心头的怒火,猛地一挥手:“立刻派人去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怕人走丢,就怕半道被金人掳走!

那样可就麻烦了!

喜欢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