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82章 亲军都护府

在崇祯率军入城的同时,韩世忠和刘光世这两员大将,早已奉命,各率麾下精锐部队,直扑范琼的城外军营。

“奉官家旨意,诛杀叛逆!”

韩世忠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刀光如雪,所过之处,范琼的叛军当场躺下好几个。

他身后的骑兵如潮水般涌入营地,铁蹄踏碎了尚未熄灭的篝火。

范琼的嫡系人马有数千之众,大多是第一次金军南下时候奉旨勤王编入禁军。

这些人本就是仓促拼凑而成的乌合之众,又长期脱离正规操练,军纪涣散,不堪一战。

加之范琼本人平日里骄横跋扈,刻薄寡恩,不得军心。

此刻,主子深陷城中,自身又遭突袭,登时群龙无首,士气一泻千里,跌入谷底,唯余绝望与混乱。

而他们面对的,却是韩世忠和刘光世这两位久经沙场的猛将,以及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百战余生的西军精锐士卒。

这些西军将士,披坚执锐,军纪严明,杀气腾腾,可是常年和金人作战的狠角色。

这场突袭,从一开始便是一面倒的屠杀。

营地内,刀剑碰撞的铿锵声,临死前的哀嚎声,血腥味迅速弥漫开来。

范琼的部众,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他们或被精锐的宋军骑兵冲散,或被步兵方阵围困绞杀。

抵抗,不过是徒劳的垂死挣扎。

很快,这数千人的叛军营营便被彻底肃清,成为一片血肉泥泞之地。

倒地的尸体横七竖八,如同朽木般堆叠,染红了脚下的泥土。

战斗持续了不足一个时辰,范琼的部下已是全军溃散,四散奔逃者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已永恒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范琼本人,则在几名亲兵的死命护卫下,试图从营帐后一条隐秘的小路遁走,如丧家之犬般仓皇逃窜。

然而,刘光世是何等人物?

他素来智谋出众,早已料到范琼此等鼠辈必有此一着,遂提前于密林边缘布下了伏兵。

范琼还未冲出密林,便被刘光世的人马团团围住,去路尽断。

他被粗暴地从马背上拽下,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

昔日趾高气扬、作威作福的御营都统制,此刻已是魂飞魄散,衣衫凌乱,脸上沾满了泥土与冷汗,狼狈至极。

刘光世策马缓步上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

“范琼,你可知罪?”

范琼见到刘光世,吓得肝胆俱裂,哪里还有昔日半点嚣张跋扈之态?

“刘将军饶命!刘将军饶命啊!在下一时糊涂,受人蒙蔽……下官愿将功赎罪,愿为官家肝脑涂地……”

范琼连忙跪倒在地,双手撑地,额头几乎贴着泥土,语无伦次地哀求起来。

然而,刘光世的面容如同铁铸,不曾有丝毫动摇。

范琼见求饶无果,声音愈发凄厉:“刘将军,我与你父亲相熟,念在我等皆是大宋臣子,还请高抬贵手!在下愿献出所有家财,只求一条活路……”

“呵呵......”

刘光世冷笑一声,对此等卑微哀求,充耳不闻,目不斜视。

在他眼中,范琼已然是个死人,一个必须为旧朝倾覆与新君蒙受屈辱付出血淋淋代价的叛逆!

官家曾被此獠软禁,此仇不报,何以立新君之威?!

刘光世的马蹄缓缓向前挪动一步,没有多余的言语,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狠狠地挥下了手中的刀。

刀锋破空,带起一阵风声,随即便是沉闷的砍击声,那是长刀砍在骨头上的声音。

范琼的哀求声戛然而止,头颅滚落在地,血泉喷涌而出,染红了他面前的泥土。

刀锋破空,带起一阵令人牙酸的劲风,随即便是沉闷而瘆人的砍击声。

范琼的哀求之声戛然而止,头颅应声滚落在地,温热的血泉从断颈处狂喷而出,瞬间染红了面前的泥土。

昔日不可一世、搅动风云的宫变将军,就这样,以最为屈辱的方式,身首异处,死在了刘光世的刀下,其形之惨,令人不忍直视。

片刻后,韩世忠和刘光世提着范琼的首级,鲜血淋漓,来到了应天府城门。

这颗叛逆的头颅,便是他们献给崇祯的“投名状”,以此表明他们对官家的绝对忠诚。

此役过后,这两位久负盛名的名将,将正式纳入崇祯的嫡系麾下,成为他稳定局势、重建大宋的重要力量。

应天府内外,一场由崇祯亲自指挥的血腥大清理,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迅速完成了。

宫殿内的杀戮,城外的剿灭,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彻底终结,以及一个新时代的强硬开启。

血腥的黎明之后,大宋王朝,在崇祯铁腕统治之下,终于迎来了重新建立秩序的决心和机会!

应天之变后,百官臣服,大宋朝廷再无投降派。

不过,之前“靖康宫变”后朝廷南迁,让原来的禁军都散了架。

还有近期赶来的各地来勤王军队,比如韩世忠、刘光世的陕西兵,张俊、苗傅的帅府兵,王渊、杨惟忠的河北兵,以及收编的一些义军。

这些部队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

为了把这些勤王大军整合起来,崇祯决定设立“亲军都护府”。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也搞了个“御营司”,结果机构重叠不说,兵权还转到了宰相手里,管军事的最高机构枢密院基本就成了摆设。

后来军队扩大了,又搞出个“御前五军”,也不归“御营司”管,所以需要一个更权威的军事指挥机构。

于是,建炎四年六月,赵构下令撤销“御营司”,把兵权还给枢密院,接着又把“御前五军”改成“神武军”,“御营五军”改成“神武副军”,这些都归枢密院管。

崇祯学的不是赵构,而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时设立的“亲军都护府”,也就是后来“五军都督府”的前身。

这个机制比赵构的“御营司”靠谱多了,主官都是由武将担任。

表示崇祯要重用武将,彻底改变宋朝一直以来“重文轻武”的毛病。

当然,亲军都护府只是暂时用来代替枢密院,目的是让大宋所有军队都成为皇帝直接指挥的“亲军”,增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力。

即便如此,崇祯也明白,士兵最听的还是各自的将领。

所以他需要有自己直接指挥的嫡系部队。

于是,崇祯建立“御营军”,乃是护卫皇帝的亲军,由自己的嫡系将领掌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