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离婚后,我用针灸打脸AI前夫 > 第31章 预约排到1个月后!她招助理

中医馆的木门刚推开一条缝,就被外面的人潮挤得“吱呀”作响。清晨七点半,巷子里已经排起了长队,从馆门口一直绕到凉茶铺,有拎着保温桶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宝妈,还有几个穿西装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在拍排队的场景,嘴里念叨着“果然像网上说的一样火”。

苏砚刚把“今日预约已满”的牌子挂出去,就被一个宝妈拉住:“苏医生,求您加个号吧!我家孩子总半夜哭,西医说没毛病,朋友说您揉穴位管用,我特意从番禺过来的!” 宝妈的眼眶通红,怀里的孩子还在小声啜泣,苏砚看着心疼,却只能无奈摇头:“实在对不起,今天的号上周就排满了,您要是不着急,我给您约下个月15号的?”

“下个月15号?”宝妈的声音瞬间低了下去,“那还要等一个月啊……” 旁边的老人也跟着附和:“苏医生,您就多开几个号吧,我们都愿意等!”“是啊,我们不怕等,就怕约不上!”

苏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转身回到馆里。诊桌上的病例堆得像小山,最上面的预约本已经记到了下个月20号,连姜瑶帮忙打印的“穴位图解”都快发完了。她从早上六点忙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刚给一个老人扎完针灸,又要教另一个宝妈揉板门穴,嗓子都快哑了。

“砚砚,你这样下去不行!”姜瑶拎着早餐走进来,看到馆里的场景,眉头立刻皱起来,“我刚数了,外面还有23个人在等,你今天就算不吃不喝,也看不完这么多患者。必须招个助理,不然你迟早得累垮!”

苏砚接过豆浆,喝了一口,才觉得嗓子舒服点:“我也想招,可哪有那么容易?之前发了招聘信息,来了几个面试的,不是嫌工资低,就是连基本的穴位都认不全,还有一个说‘中医是玄学’,根本不是真心想做这行。”

“慢慢来,总会有合适的。”姜瑶把招聘信息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本地卫校的就业群里,“我加了句‘优先考虑有中医家庭背景或下乡义诊经历者’,说不定能碰到懂行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对了,李主任刚才给我发微信,说他下周的健康讲座,想让你当特邀嘉宾,讲‘小儿推拿实操’,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人找你,你更得赶紧招个助理了。”

苏砚点点头,心里却没底。她要找的不只是个“帮手”,更是个能信任的人——毕竟馆里有母亲留下的诊箱,还有没拆开的硬壳文件袋,要是招个不靠谱的,万一泄露了线索,就麻烦了。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请……请问这里招助理吗?”

苏砚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手里攥着个旧文件夹,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脸上带着点紧张,却透着股朴实的劲儿。女孩看到苏砚,赶紧把文件夹递过来:“我叫小敏,刚从卫校毕业,学的是中医护理,懂点基础针灸和穴位按摩,这是我的毕业证和实习证明。”

苏砚接过文件夹,翻开一看——毕业证上的学校是邻市的卫校,实习证明上写着“在乡镇卫生院实习6个月,擅长基础针灸、小儿推拿”,推荐人评语里还写着“吃苦耐劳,对患者有耐心”。

“你为什么想来我这里当助理?”苏砚问,目光落在小敏的手上——她的手指关节有点粗,指甲缝里还带着点泥土的痕迹,不像城里女孩那样细嫩。

小敏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声音也提高了些:“因为我奶奶!我奶奶十年前得了怪病,到处看不好,是您母亲苏敏医生去我们村义诊时治好的!我奶奶总跟我说,苏医生是好人,医术好,还不收钱,让我以后也学中医,帮更多像她一样的人。”

苏砚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母亲去乡下义诊的事,她知道,却从没听说过母亲治好过“怪病”。她赶紧追问:“你奶奶得了什么怪病?我母亲是怎么治的?”

小敏皱着眉,想了想:“我那时候还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奶奶总说‘身上麻,像有虫子爬’,不能碰凉水,一碰就疼。村里的医生说是‘风湿’,治了半年都没好,后来苏医生去义诊,给奶奶扎了半个月针灸,还教奶奶揉穴位,慢慢就好了。”

姜瑶在旁边听着,悄悄给苏砚使了个眼色——这女孩不仅懂中医,还和苏砚母亲有渊源,靠谱!

苏砚心里也有了点好感,又问:“你知道我这里工资不高,还挺忙的,有时候要加班,你能接受吗?”

“能!当然能!”小敏赶紧点头,眼睛里闪着光,“我不是为了高工资,就是想跟着您学东西,也想帮您多做点事——就像当年苏医生帮我奶奶一样。”

苏砚看着小敏真诚的眼神,又想起她文件夹里的实习证明,心里渐渐有了决定:“那你明天就来上班吧,先熟悉一下馆里的情况,我教你怎么挂号、整理病例,还有基础的穴位按摩手法。”

小敏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连鞠躬:“谢谢苏医生!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第二天一早,小敏就来了,比苏砚还早半小时。她不仅带来了自己的洗漱用品,还拎着一篮自家种的青菜:“这是我奶奶让我带来的,说给苏医生补补身体,她还让我跟您说,要是您有空,想去看看您。”

苏砚接过青菜,心里暖暖的——没想到母亲十年前帮过的人,现在还记着她。她一边教小敏整理病例,一边问:“你奶奶现在身体怎么样?还在村里住吗?”

“挺好的,还能下地种菜呢!”小敏一边把病例按日期分类,一边说,“我奶奶总跟邻居说,要是没有苏医生,她早就瘫在床上了。对了苏医生,我奶奶还说,当年苏医生治好她以后,还问过她‘有没有接触过奇怪的机器,或者用过什么带数据的东西’,我那时候不懂,现在想想,还挺奇怪的。”

“带数据的东西?”苏砚手里的动作猛地停住,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数据?母亲当年为什么会问小敏奶奶“数据”?难道奶奶的“怪病”和顾氏AI项目的“数据”有关?

她赶紧追问:“小敏,你再想想,你奶奶还说过别的吗?比如我母亲提到‘数据’时,有没有说过什么公司,或者什么项目?”

小敏皱着眉,努力回忆:“我奶奶说,苏医生好像提过‘顾什么’,还说‘这病可能和数据有关,我得查清楚’,但那时候我太小,没记住具体是什么,后来也没敢多问。”

顾什么?苏砚的脑子里立刻闪过“顾氏集团”“顾母”——母亲当年在乡下义诊时,就已经在查和“顾”有关的“数据”?这比她想象的还要早!难道母亲的“误诊”不是偶然,而是早就被顾母盯上了?

“你确定你奶奶说的是‘顾什么’?”苏砚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紧紧攥着病例,指节泛白。

小敏点点头,肯定地说:“确定!我奶奶总把‘顾什么’挂在嘴边,说要是苏医生当年没查那个‘顾什么’,说不定就不会……” 她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不对,赶紧闭上嘴,小声说,“对不起苏医生,我不是故意提您母亲的……”

“没事。”苏砚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小敏,你能不能帮我问问你奶奶,当年我母亲到底提的‘顾什么’,还有‘数据’是怎么回事?这对我很重要,可能和我母亲当年的‘误诊’有关。”

小敏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苏医生,您的意思是……苏医生当年的‘误诊’是假的?和那个‘顾什么’有关?”

“现在还不确定,但我会查清楚。”苏砚看着小敏,认真地说,“小敏,这件事可能有点危险,如果你觉得害怕,不用勉强。”

小敏却立刻摇头,眼神坚定:“我不害怕!苏医生是我奶奶的救命恩人,要是她的‘误诊’是被人害的,我一定要帮您查清楚!我今晚就给奶奶打电话,问清楚所有细节!”

苏砚看着小敏真诚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没想到,招助理竟然能意外得到母亲的线索,还遇到这么个靠谱的女孩。她想起母亲留下的青铜罗盘,赶紧走到诊桌前,拿起罗盘放在小敏面前:“你看这个罗盘,是我母亲留下的,她总说这个罗盘能‘测不对劲的地方’。”

小敏好奇地看着罗盘,刚伸出手指想碰,罗盘的银质指针突然轻轻颤动起来,慢慢转向小敏的方向,像是在确认什么。苏砚的心里一动——母亲的罗盘从来不会乱颤,难道小敏和母亲的冤案真的有牵连?

“这个罗盘好神奇啊!”小敏惊讶地说,“我奶奶家里也有个旧罗盘,说是当年苏医生送给她的,让她‘遇到不对劲的事就拿出来看看’。”

苏砚的心跳再次加速——母亲竟然还送了小敏奶奶一个罗盘?这绝对不是巧合!看来母亲当年在乡下义诊时,就已经察觉到危险,还特意给小敏奶奶留了罗盘,像是在提前布局。

“你奶奶的罗盘还在吗?”苏砚问。

“在!我奶奶一直放在床头,说能保平安。”小敏说,“等我回家,把奶奶的罗盘拍给您看!”

姜瑶刚好来送新打印的穴位图解,听到她们的对话,激动地说:“砚砚,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小敏不仅能帮你打理馆里的事,还能帮你查母亲的线索,太靠谱了!”

苏砚点点头,心里的希望越来越强烈。她看着小敏认真整理病例的样子,又想起母亲留下的硬壳文件袋,还有小敏奶奶提到的“数据”,突然觉得,母亲的冤案好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谜团,线索正在一点点串联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小敏很快适应了馆里的工作。她不仅帮苏砚挂号、整理病例,还主动帮患者讲解穴位图,教老人们揉穴位的手法,甚至还会提前半小时到馆,把诊桌擦干净,把针灸针消毒好,比苏砚还细心。

有一次,一个老人来学揉足三里穴,小敏耐心地帮老人找位置,还一边揉一边说:“爷爷,您按的时候要是觉得酸胀,就说明找对了,力度别太大,像摸棉花一样就好。” 老人笑着说:“小姑娘,你比我孙女还耐心,苏医生没选错人!”

苏砚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小敏帮忙,她就能腾出更多时间,一方面准备李主任的健康讲座,另一方面查母亲的线索——小敏已经跟奶奶约好了,周末回家一趟,详细问问当年母亲提到的“顾什么”和“数据”的事。

周末那天,小敏临走前,苏砚特意把母亲的青铜罗盘交给她:“你把这个带上,要是遇到不对劲的事,就拿出来看看。” 小敏接过罗盘,郑重地点点头:“苏医生您放心,我一定会问清楚,帮您找到线索!”

看着小敏离开的背影,苏砚心里既期待又紧张。她走到阁楼,看着母亲的旧诊箱,手指轻轻抚过硬壳文件袋——等小敏从奶奶那里带来消息,说不定就能知道文件袋里装的是什么,也能离母亲的真相更近一步。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姜瑶打来的:“砚砚!我查到了!小敏老家那个村,十年前刚好有个‘顾氏集团扶贫项目’,说是给村里装‘健康监测设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项目突然停了,还把设备都撤走了!”

苏砚的眼睛瞬间亮了——顾氏集团的扶贫项目?健康监测设备?这和小敏奶奶说的“带数据的东西”不正好对上吗?母亲当年去义诊,肯定是发现了这个项目有问题,才会追问小敏奶奶,才会查“数据”!

“瑶瑶,你再查查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谁,还有设备的型号!”苏砚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可能是我母亲冤案的关键线索!”

挂了电话,苏砚靠在阁楼的墙上,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这场为母亲洗冤的仗,越来越有希望了。而小敏,就是她找到真相的重要助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