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离婚后,我用针灸打脸AI前夫 > 第30章 顾母采访暗讽!她晒病例反击

手机屏幕里,顾母穿着香槟色高定西装,坐在“AI医疗论坛”的嘉宾席上,无名指上的鸽子蛋钻戒晃得人眼晕。记者的问题刚落,她就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笑容虚伪得像层塑料膜:“中医?我不否认它能缓解个头疼脑热、揉揉穴位放松,但真到了糖尿病、心脏病这种要人命的大病,还得靠AI的百万级数据支撑——毕竟数据不会说谎,经验主义嘛,总有失手的时候,别拿患者的健康当儿戏。”

最后那句“别拿健康当儿戏”,她特意加重了语气,眼神扫过镜头,像是在隔空警告谁。

苏砚握着手机的手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姜瑶刚把这段采访片段转发给她,配文:“这老狐狸明着暗着都在说你!水军已经开始在评论区带节奏了,说你‘用土方法骗老人’!”

视频里,顾母还在继续吹嘘:“我们顾氏AI光研发就投入了五个亿,每一个诊疗方案都经过上万例病例验证,精准率高达98%——这不是中医靠‘摸脉看舌苔’能比的,毕竟科学就是科学,不能靠‘感觉’治病。”

“感觉?”苏砚猛地把手机拍在诊桌上,青铜罗盘都被震得轻轻晃了晃。她想起母亲生前给患者诊脉时的专注,想起母亲在病例上写下的每一个细节,想起王大爷从8.5mmol\/L降到6.3mmol\/L的血糖记录——这些在顾母眼里,居然成了“不靠谱的感觉”?

“砚砚,你别气!”姜瑶的语音电话紧接着打进来,“小李说‘都市健康报’已经收到好几个匿名举报,说你‘无证行医、误导糖尿病患者停药’,明显是顾母安排的!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我找朋友压下去?”

苏砚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诊桌最下层的抽屉上——那里锁着王大爷的诊疗档案,从第一次来就诊的脉案、血糖记录,到每次调整方案的沟通记录,甚至连和市一院李主任的微信聊天截图,她都按日期整理得清清楚楚。

“不用压。”苏砚的声音从紧绷到平静,反而透着股慑人的坚定,“她不是说‘数据不会说谎’吗?那我就用数据打她的脸。”

挂了电话,她打开抽屉,拿出王大爷的档案夹。最上面那张是顾氏AI的诊疗建议截图,红色字体刺眼:“患者空腹血糖8.5mmol\/L,建议24小时内增加胰岛素剂量22%,联合SGLt-2抑制剂,降低低血糖风险”;下面紧接着是她的手写方案:“脉沉细、舌淡苔白,气虚型消渴,减胰岛素10%(18→16单位),日揉足三里3次(每次5分钟),每周针灸2次”;最后一页是王大爷的血糖监测表,用红笔圈出的曲线一路下降,从8.5到7.3,再到6.3,每一个数据都标着日期,旁边还有王大爷的签名确认。

苏砚拿出手机,对着这些资料拍照——特意隐去王大爷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只保留关键数据和方案。她打开朋友圈,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配文直接又犀利:

“有人说‘大病靠数据,小病靠手艺’,说‘中医是经验主义,不能信’。

那请问:

AI建议加药22%,患者心慌失眠;

中医减药10% 穴位按摩,患者一周血糖从8.5mmol\/L降至6.3mmol\/L(正常范围)。

这组‘数据’,算不算‘精准’?

患者的好转,算不算‘科学’?

别拿‘数据’当遮羞布,也别拿‘经验’当贬义词——行医者,看的从来不是‘数据多厉害’,是‘能不能让患者少受点罪’。”

配图按“AI建议→中医方案→血糖曲线”的顺序排列,每一张都清晰可见。

点击发送的瞬间,苏砚的心反而静了下来。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巷口——那个穿黑夹克的盯梢者还在,却低头对着手机不知道在跟谁汇报,大概是顾母的人也看到了采访,在催他盯着自己的动静。

没等五分钟,朋友圈就炸了。

第一个点赞的是市一院的李主任,还评论:“中西医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才是好的诊疗方案。苏医生的方案我看过,辨证准确,调整合理,值得肯定。”

紧接着是公益课的老人们:“苏医生说得对!我家老头子就是靠揉穴位调好了失眠,不是‘感觉’是真有用!”“王大爷的事我们都知道,顾母就是在瞎扯!”

姜瑶更是直接转发,配文:“用事实说话,比空口白话强一百倍!那些说‘中医不靠谱’的,先看看这组数据再说!”

连之前采访过苏砚的“都市健康报”记者林杉都评论:“这才是真正的‘精准医疗’——精准到每个患者的体质,精准到让患者少吃药、少遭罪。”

苏砚刷新了一下,发现朋友圈已经被转发了几十次,评论区里,之前顾母的水军还想反驳,却被一堆“我是苏医生的患者,我能证明”“我家老人学了穴位按摩,现在不用吃安眠药了”的评论淹没,连一句完整的抹黑话都发不出来。

她正看着,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是顾氏集团所在的区。苏砚接起,听筒里传来顾母压抑着怒火的声音:“苏砚,你发的朋友圈是什么意思?故意跟我作对?”

“顾总夫人。”苏砚的声音平静无波,“我只是在分享一个真实的诊疗案例,不像您,在论坛上拿着‘科学’当幌子,暗讽中医不靠谱。”

“你!”顾母气得声音发颤,“你以为靠一个病例就能扳倒我?就能否定AI的价值?苏砚,我警告你,别太得意,你母亲的事还没完,你再这么闹下去,对你没好处!”

这句话像根刺,扎得苏砚心口一疼,却也让她更坚定:“我母亲的事,我一定会查到底。您要是真有底气,就别靠水军抹黑,别靠采访暗讽,咱们光明正大地把2022年罕见病项目的原始数据拿出来——看看是谁在‘拿健康当儿戏’,是谁在篡改数据、诬陷好人!”

顾母大概没料到苏砚会这么直接,愣了几秒,随即恶狠狠地说:“你别想查!那些数据早就销毁了,你就算找到天上去,也找不到证据!”

“是吗?”苏砚冷笑一声,“那可不一定。我母亲留下的东西,说不定就有您想销毁的‘证据’。”

说完,她直接挂了电话,把顾母的号码拉进黑名单。

窗外,穿黑夹克的男人突然慌慌张张地打起电话,没一会儿就快步离开了巷口——大概是顾母被怼得气急败坏,要召他回去商量对策。

苏砚走到诊桌前,拿起青铜罗盘。银质指针在阳光下轻轻转动,最后稳稳地指向阁楼的方向——那里藏着母亲留下的硬壳文件袋。她指尖抚过罗盘上的梅花纹路,轻声说:“妈,您听到了吗?顾母已经慌了,她怕我找到证据。我会尽快拆开文件袋,一定帮您洗冤。”

就在这时,姜瑶的微信弹了进来:“砚砚!好消息!小李说顾母的水军已经全撤了,还有几个之前抹黑你的账号,主动删了评论道歉!李主任还跟我说,下次他的健康讲座,想让你当主讲嘉宾,专门讲‘中西医结合调理慢性病’,让更多人知道中医的价值!”

苏砚看着消息,嘴角终于露出一抹笑。她知道,这只是和顾母较量的第一回合,接下来还有更难的仗要打——拆开文件袋、找陈默要数据备份、查清2022年的真相。但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人,有老人们的支持,有李主任的认可,有姜瑶的帮忙,还有母亲留下的线索,她一定能赢。

她把王大爷的档案重新锁回抽屉,又看了一眼朋友圈——转发量已经破百,评论区里全是支持的声音。其中一条评论让她眼眶发热,是王大爷发的:“我就是那个糖尿病患者,苏医生没骗我,我的血糖现在很稳,谢谢苏医生,也谢谢中医!”

苏砚拿起手机,给王大爷回复:“谢谢您的信任,咱们一起加油,让更多人知道中医的好。”

阳光透过木窗,落在诊桌上的青铜罗盘上,银质指针泛着淡淡的光。苏砚知道,这场“中医vs AI”的舆论战,她暂时赢了,但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剧情诊疗提示】:本书中“中医调理糖尿病”案例及相关数据为剧情设定,现实中糖尿病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需在专业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 饮食 运动 监测”的综合管理,患者不可自行根据单一案例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中医调理需由执业中医师辨证施治,作为辅助手段,不可替代规范的西医治疗,避免引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