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骨架在沙漠的苍穹下一日日拔高,如同巨兽的银色肋骨,勾勒出“星芒”未来恢弘而独特的轮廓。工地的节奏并未因之前的危机而放缓,反而在林微光更加严苛的要求和韩峥密不透风的监管下,呈现出一种近乎军事化的高效与秩序。
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哈立德亲王那不请自来的“巡视”和他的警告,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林微光知道,苏曼妮绝不会坐视项目顺利推进,她一定在酝酿着更致命的攻击。
这天下午,林微光正在与埃米尔复核一组复杂节点大样图,周景明的内部消息以一种加密的紧急通道传来。内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体,也更令人心惊:
「苏氏通过第三方,接触了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地平线’,准备以‘破坏脆弱沙漠生态’‘过度消耗水资源’为由,发起联署抗议,并计划在项目结构封顶仪式时组织现场示威。据查,‘绿色地平线’中东分部新任项目官员,与苏氏有长期利益往来。」
环保议题!这真是一张歹毒的好牌!在中东这片水资源极其珍贵、生态敏感的地区,这个指控一旦坐实,引发的舆论海啸和国际压力,将远比之前的“文化殖民”指控更具毁灭性!甚至可能直接导致项目被当地政府叫停!
林微光的心沉了下去。苏曼妮这次,直接攻击的是项目在这个地区最根本的生存合法性。
“我们必须在他们发动之前,掌握主动权。”林微光对闻讯赶来的韩峥说道,声音冷冽。
“证据呢?”韩峥言简意赅,“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无法指控‘绿色地平线’被收买,反而会打草惊蛇,被反咬一口。”
“证据需要找,但防御工事必须先建起来。”林微光走到电脑前,调出项目所有的环境评估报告、水资源循环利用设计方案、以及为保护本地植被和动物栖息地所做的额外投入资料,“我们需要一份无可挑剔的、面向公众的环保白皮书,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同时,主动接触几家真正有公信力的国际环保机构,邀请他们前来实地考察,用第三方的嘴,为我们正名。”
“可行,但需要时间。”韩峥指出关键,“对方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那就双管齐下。”林微光眼神锐利,“你负责通过你的渠道,尽可能收集苏氏与‘绿色地平线’官员勾结的证据,哪怕只是间接的。我来负责白皮书和接洽可信的环保机构。”
分工明确,两人立刻行动。
林微光召集了项目组内负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连夜奋战,将原本用于内部审批和合规的环保资料,重新整理、提炼,转化为一份通俗易懂、数据翔实、图文并茂的《“星芒”文化中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融合报告》。报告中详细阐述了项目如何采用最节水的滴灌技术维护绿植,如何通过冷凝水回收和灰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如何利用建筑自遮阳和高效隔热材料降低能耗,以及如何专门划出区域保护原有的沙漠植被和沙狐栖息地。
同时,她通过周景明,联系了与陆氏有过良好合作记录的、声誉卓着的“世界生态保护联盟”(WEPA),发出了诚挚的考察邀请。
就在报告初稿完成,WEPA方面也表示出初步兴趣时,韩峥那边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我们查到,‘绿色地平线’中东分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韩峥将一份简短的人物资料放在林微光桌上,“这位,娜迪亚·贾马尔博士,是分部的高级研究员,以学术严谨和独立性强着称。她曾多次公开批评某些大型项目‘漂绿’(greenwashing),与那位新任的、与苏氏关系密切的项目官员理念不合,据说在内部受到排挤。”
林微光眼睛一亮!内部裂痕!这或许是突破口!
“能接触到她吗?”林微光立刻问。
“有一定风险。如果被对方察觉,可能会加速他们的行动。”韩峥提醒。
“风险与机遇并存。”林微光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我们需要一个足够有分量的、中立的中间人。”
她想到了埃米尔。埃米尔在本地学术界和工程界声誉极高,与不少国际学者也有交流。
听完林微光的计划和顾虑,埃米尔几乎没有犹豫。“娜迪亚博士我听说过,是个有风骨的学者。我愿意尝试联系她,以探讨沙漠地区可持续建筑技术的名义,邀请她来进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不提项目争端。”
这是一个完美的掩护。
在埃米尔的牵线下,一次极其隐秘的会面,安排在了首都一家不起眼的、注重**的学术书店的咖啡区。林微光只身前往,没有带任何与项目明显相关的资料。
娜迪亚博士是一位四十岁左右、戴着眼镜、气质知性干练的女性。她听完林微光谨慎的、仅限于技术探讨的介绍后,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看着她:“林小姐,埃米尔教授说您对沙漠生态保护有独到的见解。但我很好奇,您作为‘星芒’项目的设计师,在这个时候私下找我,真的只是为了讨论滴灌技术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